那些中国百岁画家

时间:2022-09-22 11:17:58

那些中国百岁画家

晏济元:任我纵横

晏济元(1901―2011)是当代著名书画家。名平,别号素贞老人、老济、济公、江州散人,四川内江人。上世纪60年代,曾赞誉“海外有个张大千,国内有个晏济元”。晏家是一个耕读世家,其父晏辉廷为清末秀才,长于书画治印。受家庭熏陶,七岁即从父学习诗书画印。早年求学期间曾东渡日本,就读于早稻田大学、东京大学等。

回国后与张大千在北京、成都、重庆多次联合办展,在画坛上享誉一时。1957年被错划为,受到不公正待遇,1964年起又因车祸而卧床八年,近半个世纪以来,晏济元先生淡泊名利,大隐于市,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一度销声匿迹。

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的复苏,艺术的开放和繁荣,晏老先生重回画坛,遍游各地,佳作迭出,展出不断。晏老长于山水、花鸟、人物,他的作品集各家所长,融诗书画印为一体,他不仅具有深厚的传统功力,而且对工笔、重彩、写意、泼墨、白描等多种绘画技法无所不能,无所不精。

近两年,其人其画不断在一些媒体上展示,书画艺术被世人所认识,很快受到画界和藏家的广泛关注。晏济元的书画艺术有着独特的风格,他历来主张“学古敌古,创新破新”,在绘画上强调“学画必先学书,书成而后学画,必有所成”。

晏老认同“书画同源”的观点,特别强调书法与画法的关系。那么晏老书法的渊源何在呢?据晏老自述,他是“先由魏晋入手,上溯篆隶,然后临历代名碑法帖”,所以晏老的书法和国画一样,集前人神韵于笔端,熔碑铸帖,妙趣盎然。百岁高龄仍能作丈二的巨幅画作,如此澎湃的创作能力在中国美术史上实属罕见。

刘海粟先生曾称晏老先生的画“绝去笔墨畦径,一扫四王习气”。张大千先生评晏老的画说:“作家士气兼到。”晏老的国画作品以山水、花鸟、仕女最负盛名,而花鸟中最精湛的当推晏济元的工笔花鸟画,荷花则是他重点关注的题材之一。

晏老笔下的荷花淡雅脱俗,清新可人,仿佛蹁跹于宣纸之上的灵秀女神,令观者无不屏息静气,以免惊扰这一份宁静与高洁。篆刻方面,晏老也研究颇深,他所刻的白文印得汉印之精髓,凝练大方,内涵丰富,所作虫篆肖形印则可玩可赏,惹人怜爱。据其家人介绍,晏老的金石作品多达400余件,而且他对篆刻的兴趣并未消退。

晏济元先生从艺一生,继承传统,师法自然。他的画早期简练、古朴,中期工整、严谨,晚期苍劲、奔放,晚期作品用笔变化无穷,出神入化,达到了随心所欲,高深莫测之境界。尤其在晚年的创作中,工笔与写意相结合,不墨不华,更见骨气与潇洒。特别是山水画大变其法,一方面泼墨兼顾,使画面结构不仅有其形,而且重其意,大大丰富了山水画的诗情画意,对传统做出了大胆创新,体现出大师级人物的气魄与风采。

宋美龄:消遣也练真功夫

提起宋美龄(1897――2003)恐怕无人不知,她是一位跨越三个世纪的名人,“中华民国”前第一夫人。她是海南文昌县人,出生于上海浦东。20世纪中国政坛的风云人物,也是国际上最具影响力的女性,1949年美国艺术家协会曾颁布宋美龄当选为“全世界十大美人”之一。宋美龄名列榜首。

1943年2月18日宋美龄在美国国会发表演说,成为第一位在美国国会发表演说的中国人,也是第二位女性(第一位是荷兰女王),并在美国刮起“宋美龄旋风”。她还持续数十年被美国刊物选为“十大最著名的女性”,多次登 上美国《时代》杂志封面。

宋美龄的书画,尽管是消遣,但功力非常深厚,悟性很高,个性鲜明。少年时赴美学习,毕业于美国卫斯里女子学院,获得文学博士学位。1917年返回上海,1927年与结婚。曾任中国中央评议委员会主席团主席、中国中央妇女工作委员会指导会议指导长、辅仁大学董事会前董事长与名誉董事长。1975年4月,蒋去世后不久赴美隐居;2003年10月24日在美国去世,享年107岁。

宋美龄自小喜爱绘画,早在抗日战争时期,张大千由同乡张群介绍,在重庆当了一段时间宋美龄的国画导师,宋美龄受益匪浅。据悉,蒋家一直珍藏着那时张大千和宋美龄的师生合作山水图。

1949年宋美龄随去台湾后,宋美龄业余消遣最喜欢的、也是她最下功夫的应该说是学画画,主要以国画为主。据说宋本来想拜溥心畲为师,但溥拒绝。溥是清朝遗族、王爷之后,他以个性古怪、气节刚烈闻名,他表示清朝就是被“中华民国”的,一旦教宋美龄成何体统,岂不愧对祖先。宋美龄听了之后忍俊不禁,只有求教别的大师。

于是,士林官邸特地聘请了当时台湾最知名的黄君璧和郑曼青两位名家,黄君璧教她山水,郑曼青教她花鸟。最初以为她是闹着玩的,不意好强的她越画越认真,废寝忘食,画艺渐为成长。蒋大为惊喜,就常把夫人的作品秀给国际友人欣赏。

有趣的是:一度宋美龄绘画被外界认为是郑曼青,为了改变这一看法,宋美龄出面请台湾有名的画家一起到士林官邸吃饭,而后郑曼青提议大家一起作画。于是,在众目睽睽之下,宋美龄从容作画。从此,再没有人怀疑宋美龄画的真伪了。

张大千居住台湾后,张群请张大千收宋美龄为关门弟子。晚年,宋美龄经常在她的住所举办个人画展,邀请张大千、郑曼青、黄君壁等著名画家到士林官邸对她的作品进行点评,在餐桌上画家们谈古论今,饭后茶余一起挥毫泼墨,其乐融融。

1975年赴美隐居后,尽管年事已高,仍对绘画一往情深,时常拿出作品细细欣赏。宋美龄去世后,香江文化交流中心举办的“世纪之爱――蒋夫人宋美龄女士生平回顾展”,盛况空前。出版的《宋美龄画传》很受海内外读者的欢迎。

宋美龄擅长山水和花卉,尤以山水享誉画坛。她的山水功力极其深厚,她早年曾临摹历代名迹,到台湾后,她经常从博物院借出古代名画临摹。宋美龄的绘画讲究布局,用色,意境。她的山水疏密有致,山川俊美,如诗如画,欣赏她的山水犹如身临其境,美不胜收,让人流连忘返。对宋美龄的绘画艺术,老师黄君壁赞誉宋美龄画作豪迈而具个性,不似一般闺秀柔腻,称她的松针和湍流画得最好。

上世纪70年代后,台湾省邮政总局先后三次将宋美龄的山水作品搬上邮票,分别是1975年、1977年、1987年,每套四枚一组,气势恢弘,壮观极为,其中《双松图》邮票在1975年台岛《邮票选美》中被选为最佳邮票,她的绘画艺术之高可窥一斑。遗憾的是这三组邮票没有以《宋美龄山水画》命名,而是采用《蒋夫人山水画》。

徐邦达:书画鉴定齐头并进

在画界提起徐邦达,可谓无人不知。他的古书画鉴定和绘画在画坛享有很高的声誉。据说只要将古代名家的字画展开半尺,就能辨别其是真迹还是赝作。徐邦达因此被称为“徐半尺”。

徐邦达(1911―2011)是当代书画家和书画鉴定家。别名李庵、蠖斋。1911年出生于上海,浙江宁海人。年轻时从苏州李醉石(名涛)学画山水,不久又从赵叔孺学习古书画鉴别,后入梅景书屋,拜海上名家吴湖帆为师。名师指点,鉴定、画艺大进。1947年徐邦达就在上海举办了个人画展,成就斐然,颇受好评。

上世纪50年代,历任上海市“文管会”顾问,文化部文物局秘书,后任职于故宫博物院专事古书画鉴定及理论研究。徐邦达原本可以在书画创作上取得更大的成就,但为了集中精力贡献于国家文物事业,甘心放弃书画创作近30年,先后走遍全国各大博物馆,潜心古字画的鉴定。现经他过目的书画藏品不下三四万件,并将研究成果编成书,著有《古书画伪讹考辨》、《古书画过眼要录》、《古书画鉴定概论》等。直到上世纪80年代初,徐邦达才重新拿起画笔。

徐邦达学习鉴定和绘画也是从临摹入手的,并为此下过很深的功夫。他曾说:“从临摹中使我逐渐广泛、逐步深入地了解熟悉了一部分古书画家的艺术形成特征,因为要临的像,非一点一画得细瞧捉摸不可,临摹一遍真比欣赏一百遍还要记得清楚,搞得明白。”所以,尽管徐邦达的鉴定名声要大于书画的名声,但其书画的成就也很高。

笔者曾在一朋友家中看到一幅徐17岁为陈巨来创作的安持精舍图(此画系徐赠送给沪上篆刻家陈巨来先生),工写结合,极为精到,根本看不出是出自一位17岁的青年画家之手。徐邦达擅长山水、人物、花卉、书法。他的绘画吸取了我国古代书画的精华,融会贯通,“我自我法,天心一体”(徐邦达题画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画风。他的书法初从柳公权,其后泛学无宗,自成风格。

尽管徐邦达以鉴定著称,但他的书画功力很深,并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近几年,他的书画在收藏界很受各路藏家的欢迎,尤其是中年时期的书法和绘画更为海内外藏家青睐和追捧。有专家认为,徐邦达不仅享有高寿,而且是一位懂画、绘画的高手,收藏他的书画自然很有意义的。

上一篇:西方国家加紧对俄罗斯制裁 下一篇:一块柔软的“铁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