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那些事,那些人,那些戏

时间:2022-09-22 11:13:59

“一轮明月啊,照、西、厢啊――”,沁心的唢呐一响,一句《大西厢》的胡胡腔,瞬间将我的记忆带回到了那尘封的二十多年前……

深冬,寒冷的黑龙江,在我家房后推平的粪堆上,村里的男女老少拥挤地围在一起,不错眼珠地观看着一场热闹的地方戏演出。那年月的冬天咋那么冷,人们穿着棉大衣,顶着棉帽子,带着手闷子,依然无法抵御严寒。可人们的心是暖的,丝毫没有回家上炕、围着火盆烤火的意思。台上上演着东北二人转,演出者是南北二屯分布的几对民间艺人,估计年纪都在五六十岁的样子,显得很苍老。这些人农忙种地,农闲演出,两份职业,现在想想也算走在时代前列的兼职人士。在土台子边的前排小板凳上,坐着一个4、5岁的孩子,被各种保暖衣物裹得严严实实的,只漏出了两只睫毛上带霜的眼睛,目不转睛的观看着演出。这个孩子就是我。

上世纪80年代初就已经有了14寸彩色电视和双卡录音机,因此记得那时太多人每到夏天傍晚聚集在我家炕上观看着港台武打片《霍元甲》、《陈真》、《再向虎山行》。书归正传,最使我痴迷的不是彩色电视,而是家里的放磁带能唱歌的“匣子”。除了妈妈作为文艺青年愿意听的当时的流行歌曲外,还有几盘效果不太好的二人转磁带,能记住的好像有一盘《劈山救母》――“张三姐正在昏迷之处,忽听得耳旁啊有人声……我问你是谁家的儿来谁家的子,为什么口口声声管我叫娘……”,还有一段《楼台会》――“祝英台一见我的梁兄慌忙跪倒啊,哎呀梁兄啊,不住啊二目落下了泪来啊……”(哭糜子)。每当家里来个亲戚赶着大车来串门的时候,我都能绘声绘色、像模像样的唱上这几段,必定博得大家的赞美与喝彩,小孩子那心里美啊,开心啊!

不过,观看现场的演唱,现在叫“真人秀”,还就从这次“粪堆演出”开始。看着“舞台”上的民间老艺人表演着各式各样的人物角色(分包赶角,跳进跳出),那头上的装饰(头面),那身上的花衣服(彩衣),叫这些老头老太太化妆前后判若两人,刚才在后台还抽着旱烟、咳喽气喘的老人家,转眼间在舞台上精神抖擞、光彩照人。现在回想,那时的演出是原始的、粗俗的,绝对民间的田间地头唱法。演员们演唱过程中互相骂着娘(粗口),讲着黄嗑(粉口),手脚并用、拳打脚踢的表演着,博得了台下人阵阵掌声、欢呼雀跃。虽然我不懂他们说的是啥,为啥要打人,但从大人的反映里我感觉到一点,身为农民的大人们喜欢地方戏,喜欢这种热闹的表演方式。记忆里演员们大多嗓子不太好(比较“糠”),有的鬓发花白,如果没记错,当时可能演出了《王二姐思夫》《狠毒记》等,不过扎根在我脑海里最深的就是唢呐一响(尖板),开唱第一句的后来知道叫“胡胡腔”的曲调,啥戏不记得,或者当时也叫不上名字,但这个曲牌我终生难忘!

走过了童年的辉煌,讲过了我与二人转的不解之缘,似乎我的故事可以就此结束了。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二人转确实影响了我以后的人生。由于我从小学唱二人转,作为“唱戏的白搭、听戏的外捞”,我学会一些其他剧种的片段,而且有些到目前依旧会唱,如评剧《小女婿》《三春杨柳》《报花名》《李月娥用目打量》《见皇姑》《劝千岁》《何支书吃元宵》《春红报喜》等,京剧《贵妃醉酒片段》《沙家浜选段》《杜鹃山选段》《红娘选段》,黄梅戏《打猪草》《夫妻双双把家还》,豫剧《花木兰选段》《穆桂英挂帅选段》《花打朝选段》,河北梆子《大登殿选段》等等。在从小到大过去的这些年里,不同场合的卖弄过,也算是对这份爱好的执着吧。

记得2004年,中考结束之后,放松的我有一天闲来无事逛起夜市。那时候路边卡拉OK特别火,马路歌星随处可见,一块钱唱一首。我对那个是不感兴趣的,除非父母为了让我在人前显一手、砸人家一下,否则我是不会主动去唱的,说白了,不在一个重量级上。走着走着,路边传来一阵久违了却又那么熟悉的乐曲,我定睛一看,原来是一群中老年人围着路边一破电视在看二人转,估计是卡拉OK无人唱,没生意,放段二人转解解乏,缓和下尴尬气氛。我想离开,听自己曾经深爱但放弃二人转,闹心;但离开,又迈不动脚,那旋律确实挺好听,好像是喇叭牌子……“孟姜女出走正是中秋佳节后,满山遍野一片黄啊;也不知啊孟姜女啊走了多少日啊,浑身地衣服挂地就像乱麻秧――”声音不是特别亮,但是很有味道,很有穿透力,不知不觉中我走到电视跟前,后来知道是郑桂云和崔涛在辽源曲艺厅录制的《孟姜女哭长城》。效果不十分好的录像片,叫我感受到艺术家的表演太到位了,刚好接下来唱到“腰窝硬肋”上了,也就是“戏胆”,孟姜女开始哭夫了,“孟姜女听此言如雷轰顶啊,天啊,就好像万把的钢刀刺我的胸膛啊。孟姜女我跪爬呀半步啊我把范郎来喊啊,夫啊,哭了声范郎范郎埋在那堵墙啊,哎呀我的范郎啊……”(哭糜子,苦戏中常用的、我认为最感人的曲牌)高亢洪亮的唱腔,声嘶力竭的哭喊,声泪俱下的表演,唱的在场的人心都碎了,我也深深的被感染了。从那一刻起,我深深地崇拜上了这位演员,也通过她的这出戏教我重燃了压抑已久的、自以为淡忘了的二人转情节。那一年我14岁。

随后的几年里,我搜集了所有郑老师的演出光盘,后来又搜集了所有红旗曲艺厅的光盘、大部分莎梦音像和东北人音像公司的正戏光盘,可以说这其中集结了几乎全东三省最优秀的演员的经典剧目,让我真正的投入到了二人转的大海洋里,尽情遨游。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地域的关系,我从小接触的多为吉林的戏(因为铁岭甚至辽宁后来自称“小品之乡”),所以对黑龙江的戏了解的不多,尤其是对以海伦为代表的北派戏(二人转在东三省分为东、西、南、北四派,各自以不同方面见长)。只是觉得北派的戏词全、词好,背道剧目多,海伦赵晓波的戏还是不错的,年富力强,或许能真正起到其国家传承人的作用。未来我也会进一步学习、了解北派艺术,毕竟对于东北民间艺术来说,二人转是没有真正地域区别的,是我们东北人共享的精神食粮。虽然我现在不能再次登上舞台表演这门艺术,但是我愿为推广、宣传这门艺术尽一尽我的微薄之力。

然而,大概去年八月份,不知什么渠道我加入了一个QQ群,群名为“北派二人转”。说实话,我的Q龄也有十多年了,不再相信网络的东西,太虚幻,以玩的心理加的群,本想看看就撤,不料想中了这个群的“戏毒”,且中毒颇深!“排王表”是群主,最高首领,群内下设十个管理。群友们很积极,除了侃大山以外,都很愿意参与群里的日常活动“视频演唱”,在公屏上,跟着伴奏唱上几段,以获得大家的赞许和鲜花。起初我认为,无非就是几个人在玩,就像我们大学寝室的“走廊麦霸”、“厕所歌神”一样,唱不出啥名堂。后来渐渐的发现,这群里人才济济、藏龙卧虎,用大家常说的一句话就是“高手在民间”!

我这篇文章里不得不重点指出的是北派群主、网名“小破鞋”、北派备注“排王表”的陈洪阳!

洪阳恐怕是我在群里绝无仅有的能聊点“私房嗑”的人。这取决我对他的欣赏和信任,他是一个单纯、阳光、刻苦、向上的孩子,很懂事,因为是文学院的大学生,所以跟我这个即将毕业的文科生,在文化程度上、语言交流上没啥障碍。他对群视如己出,精心投入,且管理有方,这方面显得少年老成,估计经验来自实践,入行比较早,经历比较多。他对二人转文化痴迷,尤其是以海伦为代表的北派戏,不辞辛劳的整理戏词,收集资料,其精神可歌可泣,真心祝福他,心想事成,未来一片大好!

“宁舍一顿饭,不舍二人转”。现在社会发展了,经济条件好了,作为我们土生土长的的东北人,饭也得吃,戏也得看!社会发展不能没有文化,引用赵本山老师的一句台词,那就是“没文化、多可怕”!我们希望政府高度重视属于东北这块黑土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加大支持力度,推广艺术惠民政策,引导这门艺术;呼吁所有二人转从业者尤其是部级、省级传承人,克服困难、勇挑重任,真正把老祖宗留下的“九腔十八调、七十二嗨嗨”传承下去,把关东文化发扬光大;提倡所有二人转戏迷们,从现在做起,从你我做起,以各种形式力挺咱东北二人转,把它当成关东三宝外的“第四宝”,珍视咱自己家的这个精神“土特产品”!

作者简介:

杜 佳(1992-),女,绥化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2011级学生。

上一篇:大师的柔情 以爱之名 下一篇:拿了诺奖又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