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早衰24例临床分析

时间:2022-09-22 11:16:34

卵巢早衰24例临床分析

【摘要】 目的 总结卵巢早衰的临床资料,探讨卵巢早衰的治疗。方法 对24例卵巢早衰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24 例患者中,有生育要求4 例,随访至今尚无1 例妊娠。其余20 例患者经治疗后,治愈3 例(12.5%),有效11例(45.83%),无效8 例(33.3%) 。总有效率为58.33%。人工周期治疗半年后复查血清FSH、LH、E2水平有效组FSH 及LH 均较前下降,FSH 较治疗前明显下降。E2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卵巢早衰是一种多因素引起的疾病,治疗困难,需要重视和研究。

【关键词】卵巢早衰;不育症;治疗

卵巢早衰(premature ovarian failure ,POF)是指40岁以前的妇女出现持续性闭经,雌激素水平低下和促性腺激素水平升高,与绝经妇女相似的病症。患者多以闭经、不孕及低雌激素引起的症状就诊。2003年7月至2007年12月,本院收治卵巢早衰患者24例,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24例,年龄23~39岁,其中25岁以下者2例,25~30岁13例,30~39岁9例。月经初潮年龄平均为11.8岁(11~19岁)。继发闭经的妇女在停经以前平均行经9.5年,闭经期限平均为2.4年(5个月~6年)。其中突然闭经9例,月经稀少渐至闭经者15例,初潮后只来过2~3次月经者4例。24例中未婚3例,已婚21例,其中6例有分娩史。诊断标准:40岁以前闭经达半年以上的妇女,至少2次(其中间隔至少1个月)血清促性腺激素(FSH)>401 U/L或促黄体激素(LH)>301 U/L,雌激素(E2)

1.2 方法 24例患者均行人工周期(雌激素替代)治疗,方法为: 戊酸雌二醇2 mg ,4次/d连服21 d后,加用安宫黄体酮6 mg,10 d ,或黄体酮胶丸100 mg ,4次/d,停药7 d 重复用药,连续3~6个月为1个疗程。有生育要求者用药3个周期后,于停药10 d监测卵泡,或于月经第3天用枸椽酸克罗米酚50~100 mg/d ,连用 5 d,停药5 d后监测卵泡,或用促排卵针剂(HMG)2~4 支/ d ,从月经第3 天起肌内注射,连用7 d ,第10 天起监测卵泡,如无卵泡发育则HMG可加到6支,再用 7 d 仍无卵泡发育则放弃本周期治疗。

1.3 疗效判定标准 治愈:潮热、出汗、眩晕、心悸等缺乏雌激素的症状消失,生殖器萎缩及性生活恢复正常,月经来潮或妊娠分娩;有效:自觉症状明显减轻,生殖器萎缩及性生活得到改善,服药期间有规律的月经周期;无效:自觉症状无改善或轻微改善。

2 结果

本组24 例患者中,有生育要求4 例,随访至今尚无1 例妊娠。其余20 例患者经治疗后,治愈3 例(12.5%),有效11例(45.83%),无效8例(33.3%)。总有效率为58.33%。人工周期治疗半年后复查血清FSH、LH、E2水平有效组FSH及LH均较前下降,FSH较治疗前明显下降。E2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POF是一种病因复杂,给患者造成很大痛苦的妇科内分泌疾病。POF病因包括①X染色体数量和结构异常; ②原始卵泡储备过少; ③泡闭锁或耗竭过快;④高促性腺激素血症和卵泡刺激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 ,FSH) 受体缺陷; ⑤存在卵巢自家免疫性抗体,如抗卵巢抗体,抗颗粒细胞抗体,抗透明带抗体,抗核抗体;⑥存在酶学障碍,如半乳糖212磷酸尿嘧啶转移酶(galactose-1-phosphate uridyltransferase,GALT) 缺陷和甾体激素17α-羟化酶缺陷[1]。

对无生育要求者可选择激素替代疗法(HRT),以改善低雌激素水平引起的各种并发症。对于有生育要求患者,治疗则复杂的多,且尚未取得突破性进展,本组4例有生育要求患者,随访至今尚无1 例妊娠。诱导排卵、免疫抑制治疗、赠卵治疗,赠卵治疗是目前POF 的可行性选择。卵巢移植则有可能在未来成为治疗卵巢早衰的理想方法[2]。

有关卵巢局部多因子调节系统或网络失调和环境因素特别是有机持续污染物、环境类激素物质与POF 的关系已引起多方面的足够重视[3]。卵巢早衰发生与婚姻状况、人工流产、蔬菜的摄入频率、吸烟、染发、心情、腮腺炎病史等有关[4]。因此,今后应加强健康教育的力度,提高女性自我保健意识,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戒烟、少饮酒、避免接受化学因素的刺激,如染发、美容等,改善膳食结构,保证足量的蔬菜水果,增加豆类食品,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心情舒畅、情绪稳定等将有利于防止卵巢早衰的发生。

由于POF 病因多而且复杂,确切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因此治疗上分歧众多,还没有明确有效的、针对恢复卵巢自然功能的治疗措施,早期预防、早发现、早治疗在延缓患者病情发展、缓解临床症状方面就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 王伟.卵巢早衰的病因学研究进展.现代妇产科进展,2002,11(2):136-138.

[2] 丁淑瑾.卵巢早衰的病因与治疗.海南医学,2008,19(1):125-126.

[3] 谢梅青.卵巢早衰的病因.实用妇产科杂志,2003,19 (4):193-194.

[4] 蒋利华,姚珍薇,张新华,等.卵巢早衰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06,31(3):424-426,445.

上一篇:腰-硬膜外联合麻醉应用于子宫切除术效果观察 下一篇:中西医结合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的临床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