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柯达 KODIAQ

时间:2022-09-22 11:07:12

暂且称呼这款车叫科迪亚克(KODIAQ)吧,KODIAQ的名字来自于动物,它是生活在美国阿拉斯加南部科迪亚克群岛上的一种棕熊(KODIAQ Bear),科迪亚克棕熊的体形甚至已经超过了我们熟悉的北极熊,是目前现存最大的陆地食肉动物。

当我在柏林参加斯柯达 KODIAQ全球之时,网友们已经给这款车起好了一个非常有说明性的昵称―“大棕熊”。其实关于起名这件事上,斯柯达的SUV历来充满了故事性,之前的紧凑级Yeti则是取自传说中喜马拉雅山脉的一种雪怪,而大棕熊按照尺寸级别上来说算是Yeti的大哥。

斯柯达科迪亚克基于大众汽车集团的MQB横置发动机模块化平台,该平台下还有大众汽车Tiguan。从已经的车身数据上来看,科迪亚克的车长4697毫米,高1676毫米,宽1882毫米,轴距和将要国产的长轴距途观一样,都是2791毫米,因此科迪亚克也提供了7座版车型,这也是斯柯达历史上第一款7座中型SUV。

从最早的概念车Vision S上我们已经看到了斯柯达全新的设计语言,设计团队受捷克传统水晶工艺的启发而获得了灵感,这从科迪亚克的大灯上就能有所体现。看上去,两组水晶元素的前灯犹如人的睫毛,官方的解释是象征幸运的四叶草。尾灯还是继承了斯柯达传统的C型设计,新的线条呈现形式同样与水晶设计密不可分。

车身整体造型张显力量感,也是起名科迪亚克的寓意。方形轮罩是斯柯达SUV的主设计元素。长轴距与短前悬带来了宽敞的内部空间,这将是科迪亚克的卖点之一。前排的横向宽度有1527毫米,后排内宽1510毫米,中高配车型将提供7座,通过滑动第二排座椅可进出车内,这个滑动距离可达18厘米。会上,各国记者最感兴趣的就是第三排座椅,排队进车体验,坐两个大人应付短途没有问题。翻折座椅后行李厢的最大容积为2065升,从行李厢边缘到第一排座椅靠背有1.9米长。通过选装还能获得电动尾门,可通过脚踩虚拟踏板开闭。

内饰布局还是斯柯达一贯的规整,仪表台中间是8英寸电容触摸屏,两侧是纵向垂直的出风口,这使得内饰观感十分硬朗。信息娱乐系统可通过蓝牙将手机与车辆进行连接,兼容苹果CarPlay、安卓系统以及MirrorLink镜像连接。

现在可以肯定的是,国产的科迪亚克将有三款涡轮增压发动机,但具体型号和参数并未公布,估计会是1.4TSI、1.8TSI和2.0TSI。传动系统会有6速手动变速器和7速DSG,低配版会是前驱,高配则是电控液压多片式离合器的四驱。

这款车带有普通、节能、运动和个性化几种驾驶模式,跟Yeti一样,四驱的科迪亚克也有一个越野按键,按下此键后,动力系统、底盘和刹车都将自动适应在复杂地形下的通过性,从之前Yeti上的体验来看该功能还是相当不错的,相信科迪亚克也差不了。在驾驶辅助系统方面,带有可自动刹车的城市安全系统,时速34公里/小时可激活该系统。除此之外还有ACC自适应巡航、车道保持、盲点监测等。

在今年11月份的广州车展上,科迪亚克将会在国内首次亮相,明年三月份先在欧洲上市,第二季度才是最重要的国产版发售。根据经验,斯柯达的定价往往都会比大众品牌要低一些,实用性的功能配置也要更丰富,即所谓的性价比更高。加之人们对这个百年品牌的认知度逐步上升,以国内市场对7座SUV的热度,国产的科迪亚克将会是一款非常值得期待的SUV。

小机关体现大智慧

无论是轿车还是SUV,斯柯达的每一款车型都能找到与众不同的实用主义设计和配置,KODIAQ同样如此,斯柯达称其为“Simply Clever”智慧解决方案。其实这里有些设计之前我们在斯柯达的速派和Yeti上就已见过。驾驶侧车门上专门放雨伞的槽,油箱盖里用于铲雪的刮板,行李厢内便于更好固定物品的挂钩、车门上的橡胶垫(防止开门时磕碰邻车)、可拆卸也能吸附在车身上的行李厢照明灯(能当手电用,夜晚换胎时可吸在轮拱处)、车内手机无线充电等,这些都反应了斯柯达在人性化和实用性上的考虑。

斯柯达汽车设计部主管 JozefKaba

AF:捷克水晶工艺在这款车型的设计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Kaba荆 我们车型设计的每一个细节都在讲述一个故事,这就是斯柯达品牌的情感力量。受到捷克传统水晶工艺的启发,我们将水晶元素运用到斯柯达KODIAQ的设计之中,比如精准、犀利、干净利落的线条。在凹凸有致的车身表面,光与影灵动交替。细节部分也同样采用了水晶设计,如前大灯和装饰边。

AF:您认为斯柯达KODIAQ内饰设计中最有趣的特征是什么?

Kaba荆耗谑蜗咛跹有了外饰简洁、明晰的风格。注重功能与形式以及沉静和明晰的和谐统一。对我而言,一部汽车不仅要具有完美的功能性,而且还要散发出优美的魅力。内饰应该传递给用户一种信赖感和安逸感。基于这一理念,我们营造出了一个同时兼具优雅、舒适和功能完备的独特氛围。

上一篇:管理哲学视野下企业战略管理问题分析 下一篇:子宫内膜癌的病理学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