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林业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时间:2022-09-22 10:58:45

建设林业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摘要:在工业文明的带动下,现代社会的经济水平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条件、物质条件实现了本质性的提升。但同时由于人们当时的目光过于狭隘,过于注重眼前利益,将所有的工作重心都放在了工业发展与经济发展上,严重忽视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使自然生态环境受到了较大的破坏,对整个人类社会的长期发展造成了极大的阻碍。为改变的这样的不良局面,本文主要从林业事业的角度出发,对如何构建好生态环境提出了部分探讨性意见,以期为整个社会长远可持续发展的实现起到促进作用。

关键词:林业;生态环境;建设;可持续发展

1 重塑林业事业的发展观

首先,要重塑林业事业发展观,在整体上以人文本、以自然为本,使人类与自然能够双双获得长远的可持续发展保障。

1.1 要为人类后代的生存与发展予以保障

当前,我们不能够再将目光局限在眼前的利益上,不能再一味的因为经济发展,而过度的消耗资源,破坏环境,使人类后代的生存与发展陷入山穷水尽的局面。从林业的角度上来讲,当前我们不能只顾着砍伐、利用林业资源,同时还要注重保护林业资源,培育林业资源,为人类后代的生存与发展予以保障。

1.2 要与自然协调发展

要使人类社会实现长远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要改变工业文明下人与自然相互冲突的发展模式,与自然协调发展。从林业的角度上来讲,从育苗、造林到采伐都有着非常强的自然规律,而我们应当在这个规律之下,最大限度利用自然所提供给我们的契机,提升林业生产力,这一方面对于林业经济发展有益,另一方面也有利于生态环境的建设。我们应当将林业资源作为人类发展的一项基本条件,以自然为本,并在自然科学的指导下,因地制宜的恢复在工业文明下被破坏的森林植被,尊重自然、爱护自然,与自然实现协调发展。

2 将现代科学知识与技术应用于林业生态建设

现代科学知识与科学技术的发展,能够对林业生态的建设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所以我们应当将现代科学知识与技术应用于林业生态建设。第一,面向整个社会进行宣传教育,提高大众对于自然生态的重要性与科学性认识,让他们能够具备一定程度的水土防治与植树造林等方面的科学知识;第二,要针对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的需要,结合现代科学知识与技术针对性的进行人才培养,组建一批能够科学化推动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的人才;第三,从科学的角度出发,进行林业生态环境建设设计,提高设计的科学性;第四,完善林业生态环境监控体系,利用现代技术减少森林资源受到来自认为或是自然灾害的破坏,保障林业生态环境建设成果。

3 提高造林质量,加强森林经营和保护管理

在造林工作中要制定出具体和可操作性强的规划,用于指导生产,在造林生产中要严格按照规划设计组织施工,确保规划落到实处。要规范造林技术,完善造林机制,提高造林质量,充分调动群众造林积极性。造林后的管护工作要及时跟上,建立健全管护机构,组建管护队伍,购置管护设备,建立管护制度,确保管护工作落到实处。做好资源培育、资源保护和资源管理工作,严格林地和森林采伐利用管理,真正实现越采越多、越采越好、青山常在、永续利用。

4 完善林业生态环境建管理体系,改进管理办法

当前,我国在进行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的过程中,由于责权的划分不够明确到位,所以导致了一些建设管理方面的问题出现,比如不同部门只专注于自身的工作内容,造成了责权重叠或空隙的现象出现。要改变这样的局面,必须要完善林业生态环境建管理体系,改进管理办法,以提高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的综合治理效益。总的来说,各个部门应当一致遵循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的“整体性”原则。比如江河上中游的林业生态环境建设有关部门,要将水土治理作为重点的建设工作内容,主要针对江河的大支流进行治理,以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为基础,以县为基本管理单位,以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为中心,在小流域综合治理规划指导下,各种农牧措施、工程措施、生物措施相互协调实施,农业部门、水利部门展开与林业部门的积极配合,健全、完善管理体系,进行综合建设与治理,提高综合效益。

5 动员社会力量,提高林业生态建设的有效性

林业生态环境建设工作造福的是所有人类,所以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也需要所有人类的行动支持,如果单方面依靠政府或是公益机构来进行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一方面建设速度很慢,另一方面也很难取得较高的有效性。所以应当加强宣传,主要以学校、企业以及社区等为主要的宣传单位,以黑板报、宣传画、知识手册、科教影片等为主要宣传方式,动员所有的社会力量一同参与到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中,形成以政府为主要领导,社会成员大力支持的宏观建设体系,加快林业生态环境建设速度,提高林业生态环境建设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郦明慧.加强林业生态建设促进林区经济可持续发展[J].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10,(05).

[2] 杜永安.林业生态建设项目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安徽农学通报,2009,(05).

上一篇:农作物种子质量管理的综合技术研究 下一篇:黑龙江省奶牛养殖小区发展现状及解决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