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工育人训练学员意识释解

时间:2022-09-22 09:55:43

校工育人训练学员意识释解

学校不仅让校工参加学校的各种大小会议,让校工全面了解学校工作,在各种会议中学习、提升、受到感染,不知不觉修炼自己的个人素养,更每月定期召开校工会议,听取校工对学校工作的建议和意见,让校工参与学校重大事件的规划与决策。校工独特的生活视角让学校从课堂之外反思我们的公民教育应当从知识走向生活,校工的智慧也为我们的公民教育提供了许多新的思路。这些举措让校工意识到他们是学校重要的一员,他们的工作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全面培养,影响着学校的发展。这样的平等参与让校工有了主人翁的感觉,也更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工作的价值,更积极地投入到日常工作中。专业培训,制度保障——提升校工公民素养学校有专门的校工交流制度、培训制度、读书制度,考核制度。学校希望通过制度的建设让校工在工作之余,不断学习,促进自身的发展。定期交流制度让校工们经常聚在一起,分享彼此的工作智慧与情感,形成团队,不断提升每个人的集体意识与集体责任感。定期培训制度,让校工在专业技能之外,了解法律,学习电脑,掌握消防,熟知急救——这让他们的工作更加专业,技能更加娴熟,发展更加全面。充满人文气息的心斋读书制度,让校工们能常常静下心来阅读,积淀自身的文化修养。这样的情景感染着每一个实小的师生,成为雅教育潜移默化的一个课堂。这些制度让校工明白自己不仅仅是一个服务者,更是自我发展的一个成就者,校工工作也变得格外有价值。

校工走进课堂,传授公民生活基本技能校工们有着非常丰富的生活实践经验,他们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培养小公民们的基本生活技能。班级的班队会上经常可以看到校工的身影,他们教孩子们打扫教室、整理书包、照料植物、学习做菜等等。比如,为了培养学生节约粮食的习惯,校工们让小公民们参加一日帮厨活动,共同参与进菜、择菜、烹制、分餐、洗碗、整理等流程。并将参与过程录制成VCR播放给同学们观看,让学生们通过真实的观摩了解,更进一步了解每一份饭菜的背后,都是劳动的付出。校工们的工作付出使得平面的课本内容变得立体,午餐食物的浪费情况得以更有效地控制,学生对校工劳动的珍惜有了更深的体会,学生的公民意识慢慢生长。

校工参与研究,创设公民培养新路径校工在学校《小学生公民意识培养的实践研究》课题引导下,通过积极为学生创造和谐成长环境,主动开辟广阔的后勤育人渠道,实施后勤育人。比如清理班级校产是每学期由校工承担的一个繁琐工作。工作中发现的学生不爱惜公物、损坏校产日益严重的情况让校工痛心。公民意识培养课题的研究让校工改变思路,校工与班级合作清理校产,校工通过参与班级主题班会,正式向全班学生交接班级校产,落实校产管理,期末让学生干部代表与校工一起清理校产,了解学校校产损耗、破坏情况,通过此过程参与培养学生的爱护公物意识。学校的许多后勤工作都在这样的思路引领下发生改变,校工的后勤服务由此走到前台与育人功能紧密结合。

校工协助评价,构建积极参与的公共氛围校工育人还表现在他们参与学校教育评价。最干净的教室、最整洁的餐车、自理小明星、清洁小明星、文明小明星等评比,都离不开校工们的参与。他们指导孩子们制定好习惯标准,学习生活技能,学习日常管理,他们既是评委,更是学生日常行为的引导者。在学校浓厚的文化氛围中,校工们的积极参与让他们体会到工作不仅仅是为了生存,也为了校工也有教育的理想和情怀,立己立人。他们用自己的劳动和智慧把自己和学生都变得美好,并为公民社会的建设踏实奉献着自己的力量。

作者:刘毅 付涛 田勤 单位:成都市实验小学

上一篇:校园后勤事务合同管制分析 下一篇:校园后勤管制中的德育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