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计算机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时间:2022-09-22 08:28:35

浅析计算机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计算机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已渗透到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这就要求我们在给学生传授计算机知识的同时,要与学生所学专业结合,与社会需要结合,采取科学的先进的教学方法,有针对性地激发学生创新能力和加强学生创新能力,让学生在校期间成为知识的主动学习者而不是被动接受者。

一、更新教育观念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

计算机本身的特点决定了计算机教学在加强学生创新能力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如何才能在教学中不断地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最关键问题的就是要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首先要进行教育理论和教育思想体系的变革。

二、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考核方式老套

我国高校考试系统中对计算机科目的成绩评定都是将理论考试成绩作为最重要的部分进行考核,实习和实验考核成绩占最终成绩的一小部分。这种考核方式对那些动手能力强,具有创新能力但死记硬背能力差的学生而言是不公平的。因此这种老式考核方法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理论和实践脱节

计算机是一门以实践为主的学科,只有在实践中反复运用所学知识,才能真正达到计算机教学的目的。当前计算机教学存在理论脱离实践的现象,很多学生理论考试成绩非常好,但到了实际操作中往往无从下手。为了改变这种局面,我们需要增加实践课的次数,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计算机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

1.建立健全合理的教学评价系统

在考核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主体性和创新性密不可分,创新性是主体性的最高体现,但是没有积极主动的学习,就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当前单一的考核形式严重制约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

所以,学校应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系统,在考核内容中充分体现学生的创新能力,从多个层面综合考评学生,使学生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敢于创新、勇于创新,能够大胆地对问题提出质疑,为学生的创新能力的构建创造良好的平台,进而有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

2.确立全新的教育观念,创设良好的环境氛围

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着。在计算机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要求具有较高业务素质和全新教学理念的计算机教师。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导阵地。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充分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为学生创造良好的环境氛围,形成一种没有束缚的空间,从而唤起学生的创新能力。

3.及时更新教材编写内容,合理设置教学课程

计算机技术是信息技术,其更新速度较快。在现代化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及时更新教材内容才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是否合理安排计算机课程教学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关键因素。因此,我们应根据当前重理论轻实践这一普遍现象,合理设置课程比例,使学生学习到的理论知识能够在实践中充分发挥,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挖掘学生的创新思维。计算机教学应该是一个开放的教学体系。教师要注意计算机发展的最新动态,并把它及时反映到平时的教学之中,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他们的发散性思维和创新思维。

4.积极开辟第二课堂,发挥学生创新能力

开展第二课堂打破了课堂教学的局限。学生可以通过交流、讨论等方式,开阔学生视野。第二课堂主要开设软件设计、网页制作、动漫设计、编程训练等,主要通过此类活动扩展学生知识面,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培养学生合作意识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轻松的环境中,学生的创新能力将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在活动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师要适时引导与学生一起解决遇到的难题。

5.训练学生发散思维和收敛思维,培养创新能力

在计算机教学中进行创新设疑启思,不仅培养学生们的发散思维,而且还培养他们的收敛思维。收敛思维是在解题中,尽可能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众多的方法进行比较,从中确定出最佳方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从不同方向利用其他学科的理论,开阔思路,找出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然后在众多的解法中,经过归纳、判断和比较,最终得出最优化的结论。这种教学方法,学生掌握得很好,能深刻地、高水平地掌握知识,并能把这些知识广泛应用到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举一反三,提高了对知识的理解能力,使学习活动顺利进行。因此,在计算机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收敛思维,对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很大的帮助,有利于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作者单位:河北省廊坊市高级技工学校)

上一篇:从数学建模引发数学教改 下一篇:中等职校语文作业策略探究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