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变式训练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

时间:2022-09-22 05:21:41

利用变式训练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

随着新课改的进一步深入,怎样利用好教材例题、习题进行变式,培养学生思维、巩固学习方法、体会数学精髓(数学思想)是全面贯彻新课标的有效手段。现我就对人教版中的一道习题及其变式题的心得与同仁们分享,还请大家多多指正。

例:(人教版九年级上第103页)如图AM、DC、BN,分别与☉O相切于A、E、B,且AM∥BN,DO=6 cm,CO=8 cm,求DC的长(利用整体思想求出∠DOC=90°,再利用勾股定理求出DC)

变式1:连接AB,求证:AB是☉O的直径(利用转化思想,先证明∠AEB=90°,从而说明AB是☉O的直径)

变式2:(1)梯形ABCD的面积与三角形DOC的面积有什么关系?分别计算出来。(此题利用化归思想,计算出三角形DOC的面积即可。24;48)

(2)能计算☉O的半径吗?(利用等积方法解决,OE=4.8)

(3)求阴影部分的面积?(把不熟悉的图形转化为熟悉图形的和或差,11.8)

变式3:如图AM、DC、BN,分别与☉O相切于A、E、B,AB=12,设AD=x,BC=y,写出y与x的函数关系式?

(利用勾股定理建立关于x、y的方程,体现了函数思想y=,x??0),

变式4:求四边形ABCD的最大值

基本知识的拓展:无理式的配方解决最值;S=×12(x+y)=6(+)=6(-)2+72

变式5:如图AB是☉O的直径,AM、BN分别是☉O的切线,若DC=AD+BC,求证:DC是☉O的切线(此题考查切线的证明及综合应用知识能力:作OECD于E,证明OE=OA即可。利用全等、等腰三角形知识)

变式6:如图,AB是☉O的直径,AM和BN是它的两条切线,DE切☉O于点E,交AM于点D,交BN于点C,F是CD的中点,连接OF,

(1)求证:OD∥BE;(综合应用知识能力:2∠ODC+∠DCB=2∠BEC+DCB=180°)

(2)猜想:OF与CD有何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通过猜想,证明,得出结论是数学研究的常用方法:∠DOC=90°)

变式7:如图AB是☉O的直径,AM、BN分别是☉O的切线,若∠DOC=90°,求证:DC是☉O的切线(此题对初中的图形作了一个全面考查:作OECD于E,证明AOD≌BOG,OC是中垂线,CDG为等腰三角形,所以∠CDG=∠CGD,再证明AOD≌EOD,可得OE=OA,∠OED=90°)

变式8:如图(1),AB为☉O的直径,AD与☉O相切与点A,DE与☉O相切与点E,点C为DE延长线上一点,且CE=CB。

(1)求证:BC为☉O的切线;(连接OE、OC证明CEO≌CBO即可)

(2)连接AE、AE的延长线与BC的延长线交于点G(如图2所示)AB=2,AD=2,求线段BC和EG的长。(方程思想的考查:连接BE,DFBG于F,利用勾股定理建立方程可求出BC=2.5,再证明∠GAD=∠DEA=∠G=∠GEC,CE=CB=CG=2.5,利用等积求出BE=,再用勾股定理得EG=)

变式9:如图,在直角梯形ABCD中,AD∥BC,∠ABC=90°,AB=12 cm,AD=8 cm,BC=22 cm,AB为☉O的直径,动点P从点A开始沿AD边向点D以1 cm/s的速度运动,动点Q从点C开始沿CB想点B以2 cm/s的速度运动,点P、Q分别从点A、C同时出发,当其中一个点到达端点时,另一个动点也随之停止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s),求:

(1)当t为何值时,四边形ABQP的面积最小,最小值为多少?

(2)当t为何值时,PQ与☉O相切?(动点问题是考查学生在变中找不变的能力即事物的内在联系,此题还考查了数学建模思想,以及学生探究问题的方法和能力,对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要求较高)

由此可见,利用好教材资源,认真开发例题,习题将其变式,可以很好地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激发探究兴趣,对巩固双基,训练数学思维,体会数学思想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也是全面贯彻新课标的有效手段。

(作者单位 四川省江油市小溪坝中学)

上一篇:我的演说 天使的舞蹈 下一篇:影响英语听力理解的因素及解决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