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挖坑》看晓苏小说风格的新变

时间:2022-09-22 05:04:27

从《挖坑》看晓苏小说风格的新变

内容摘要:晓苏的短篇小说新作《挖坑》讲述的是一个叫做赵腊梅的女人,为了金钱,先后三次设局骗婚,蓄意制造建筑工地灾难,谋财害命,骗取巨额赔偿金的故事。读后实在是令人感到惊悚与不安!而在《挖坑》之前,晓苏曾毫不掩饰地表达他对“温暖叙事风格”的迷恋与偏爱,在他看来,“温暖是一种感觉,温暖是一种姿态,温暖是一种情怀。”坦言说,这几年来,晓苏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在写的。本文就谈谈晓苏小说风格的这种新变化。

关键词:《挖坑》 温暖 惊悚

读了晓苏的短篇小说新作《挖坑》(载于《文学界》2014年第8期),我感到很震惊,也很愤怒!小说讲述的是一个叫做赵腊梅的女人,为了金钱,先后三次设局骗婚,蓄意制造建筑工地灾难,谋财害命,骗取巨额赔偿金的故事。

堂弟石高,因为家中贫寒,人又老实,长得也不帅,所以年过四十,还在打光棍,与年迈的母亲,相依为命。单身堂弟的婚事,成了“我”与婶婶的心病。而这桩难了的婚事,随着家门口一条高速公路的兴建,出现了转机:一个因为工地安全事故丧偶不久的工地寡妇,如七仙女下凡,住进了光棍堂弟的家中。没多久,就成了“我的”弟媳妇。如女人“前夫”一样的结局,婚后不久,堂弟与女人在一次工地桩基的挖坑过程中,被石头砸中,死于非命。女人骗取了巨额赔偿金后,从人间蒸发。由于“我”的警觉,从一开始就对送上门的女人心存警惕,对于堂弟的死感到蹊跷。在高速公路上出现了第三起同样的工地事故后,我顺藤摸瓜,终于让这个蛇蝎心肠的女人现出了原形。――一个貌似善良的女人,为了追求金钱,不惜伤天害理,一而再,再而三地地谋财害命,实在是令人感到惊悚与不安!

在我的印象中,晓苏笔下四、五百万字的作品中,很少将女性写得这样的坏,写得十恶不赦地坏。晓苏的作品中,女人大多是善解人意的,温柔多情的,宁可伤身体、不可伤感情的平凡女性。当然,他也写了大量的“问题女性”,但顶多也就是有些缺点的普通人,如为了虚荣而投怀送抱的高校美女老师;或者是因为家境不好误入歧途最后又选择从良的乡村女子;或者是写女人间的争风吃醋与工于心计;或者是写油菜坡上好逸恶劳、为了贪图一件廉价的新衣裳、为了那少得可怜的几十块钱的“陪睡费”而殒命鸳鸯枕的女财迷等等。但总的来说,在《挖坑》之前,晓苏作品中的女性,绝大多数都是善良的,善解人意的。因为虚荣、世俗与贫穷的原因,尽管她们不可避免地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缺点,但是她们的缺点似乎都可以理解,值得原谅。在他的笔下,始终大张旗鼓地,始终浓墨重彩地,始终不动声色地,始终温情脉脉地,始终冷峻幽默地对象牙塔下与油菜坡上的女性,一以贯之地寄予了深情的赞美与深切的同情。而到《挖坑》中出现的这个叫做“赵腊梅、赵薇、赵小薇”的三易其名的十恶不赦的坏女人止,晓苏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出现了新变!

在《挖坑》之前,晓苏曾毫不掩饰地表达他对“温暖叙事风格”的迷恋与偏爱,在他看来,“温暖是一种感觉,温暖是一种姿态,温暖是一种情怀。原来我的小说以冷嘲见长,现在岁数大了,突然喜欢温暖的东西了。我想,我今后的作品可能会越来越温暖。”(引自《晓苏答杜雪琴博士问(代序)》,晓苏著《我们的隐私》第16页,湖南人民出版社2010年12月第1版)坦言说,这几年来,晓苏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在写的。如《花被窝》中独居乡下的单身女性秀水与婆婆秦晚香之间因各自的婚外情所引发的婆媳冲突以及心照不宣;以弱女子之身与四个光棍孤独农夫共同抗击干旱的花嫂(《花嫂抗旱》);油菜坡上的老石匠温九与老伴金菊尽释前嫌、相濡以沫的乡村老人的爱情故事(《回忆一双绣花鞋》);假扮夫妻、弄巧成拙、假戏真做、弄假成真最后真心爱上了穷打工仔余孝成的按摩女阿茭(《皮影戏》);因驴及人容忍丈夫廖道言与邻居朱碧红的养驴的女人韩修竹(《养驴的女人》)……这些个女性,的本性都是善良的,都是热爱生活的,通情达理的,憧憬快乐的。只不过是受到贫瘠生活与躁动灵魂的驱使,一个个主动或被动、有意或无意地陷入了世俗生活的漩涡,捉弄生活或被命运所摆布,――无一例外地,晓苏对她们多取歌颂与同情或爱莫能助的态度。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一向宽容敦厚的晓苏,忽然笔锋一转,下了狠手,写出了这么一个罪大恶极的坏女人的形象来呢?我看原因大致有二:一是社会现实的折射,拜金主义无孔不入,社会风气有些糟糕。为了追逐钱财,一夜暴富,有些人不惜铤而走险,伤天害理,人为制造矿难、精心设局工地事故的假恶丑的现象时时见诸网络报端,屡屡触碰社会道德伦理底线。作为对社会生活始终保持高度敏感的现实主义作家,这些不可避免地引发了晓苏的思考与关切;二是作家自发主动地寻求创作风格上的突破。或许,念念不忘温暖如春的叙事风格,只是有着浓重“油菜坡情节”的作家所表达的一种一厢情愿的社会理想。面对光怪陆离、错综复杂的现实世界,偶尔流露出忧时伤世的情绪乃至保持适度的愤怒姿态,或许这更能抵近雨雪阴晴的真实生活。

(作者介绍:刘赋,作家,学者,现居北京)

上一篇:潜心走进文本,提高语文素养 下一篇:转变学习方式,从“文本”走向“生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