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对香港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时间:2022-09-22 04:39:41

【摘要】1.香港经济整体衰退,经济增长速度大幅下滑。金融危机爆发后,香港大部分行业的经济活动趋向疲弱,其中以金融、保险、地产、运输及零售批发等最为严重。相关数据显示,香港2009年首季GD...

金融危机对香港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摘 要] 金融危机造成了香港经济整体衰退,金融业、房地产业、贸易等都受到重创,但同时“危中有机”,金融危机使得欧美金融规则的崩溃,加上香港自身优势,以及中国大陆的支持,为香港的金融业发展提供了历史性的机遇;同时利用此次金融危机,香港有机会重新审视自身产业存在的问题,及时改变产业结构,推进新兴产业发展,走产业多元化的发展道路。

[关键词] 金融危机 香港 机遇 策略

由美国住房市场泡沫破裂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使发达经济体纷纷陷入衰退,同样实行开放型经济发展的亚太各国和地区卷入此次金融危机中。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又是世界最自由的小型经济体,无可避免的受到此次金融危机的冲击。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金融危机对香港多个经济环节产生的影响已经逐渐明显,香港经济放缓,消费和投资信心减弱,面临较为严峻的经济形势。

一、金融危机对香港之“危”

金融危机对香港经济造成了极大的影响,经济增长速度大幅下滑,就业市场萎靡,失业率上升;并且对香港经济的主要引擎――金融、房地产和国际贸易都造成了较大的冲击。

1.香港经济整体衰退,经济增长速度大幅下滑。金融危机爆发后,香港大部分行业的经济活动趋向疲弱,其中以金融、保险、地产、运输及零售批发等最为严重。相关数据显示,香港2009年首季GDP跌至-7.8%,创1998年亚洲金融风暴以来新低。其中整体货物出口按年急跌22.7%,创55年以来最大跌幅,是令香港经济疲软的主要原因;首季整体投资大跌12.6%,本地私人消费开支下滑5.5%,连续三季收缩。另外,货物进口、服务贸易输入输出的额度都有大幅下滑,香港经济整体受到较大冲击,经济形势不容乐观。

2.金融危机引发香港企业倒闭潮。相关数据显示,2009年前4个月申请破欠基金人数为2788宗,较去年同期的2283宗上升22%,涉及审索款项总额1.57亿元,较去年同期的1.15亿元升幅37%。已处理的申请高达3093宗,较去年同期增加108%,基金已支付7220万元,按年增加209%,平均每宗个案所获赔偿高达25860元,较去年同期的18975元上升36%。以上数据显示,金融危机对香港企业冲击较大,许多企业生存陷入困境。

3.香港金融业受到冲击,股市成为“重灾区”。作为香港支柱产业之一的金融业首当其冲受到冲击,香港的银行如汇丰、星辰,投资银行如高盛,均已在香港的分支机构进行裁员。随着危机的深入,香港银行业将面临信贷成本上升,非利息收入减少等问题,会对金融业造成更大的冲击。另外,香港市民的金融投资意识极强,且投资呈现国际化,随着金融危机造成的经济大衰退,全球的股市、汇市先后出现大规模的崩溃式下跌,港股不例外的成为重灾区,香港投资者损失惨重。

4.金融危机重创香港房地产业,楼市出现萎缩。香港房地产业也在所难免,楼市市值出现萎缩低迷。从2008年10月份开始,香港整体房价加速下跌,成交数量明显减少,投资商纷纷撤离以求自保。靠获取佣金收入维生的地产业的成交额也大幅减少,个人收入实时大减。2009年首季建筑业的失业率高达12.7%,属于失业率的重灾区,更明确的显现出金融海啸对香港房地产业的冲击。

5.旅游消费疲软,零售业绩下滑。金融危机已经影响到香港的实体经济,很多中小企业陷入财务周转困境,零售商户倒闭。仅去年10月份,香港就有48家企业申请破产清盘,在倒闭的企业中,既有名不见经传的小型企业,也包括历史悠久的电器老店。经济的不景气严重影响旅客的外游意欲,与往年相比,旅行社接到的内地团体客有较大比例的下降,游客的消费欲望和体现的消费能力大不如前,原本拉动香港零售业销售额主力的内地旅客消费下降,很大程度上造成了香港零售连锁业业绩的下滑。

二、金融危机对香港之“机”

金融危机对香港经济造成很大的冲击,使香港经济步入衰退,但同时“危中有机”,香港应该审视这次危机中暴露出的问题,加紧与内地合作,巩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走产业多元化的发展道路。

1.中央政策的支持、背靠大陆的优势以及欧美金融规则的崩溃,都为香港加强港深共建和粤港合作,进一步巩固香港的金融中心地位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金融危机爆发后,以美国为主的金融规则已经崩溃,新的规则体系需要重构。香港作为唯一与伦敦、纽约鼎足而立的国际金融中心,拥有健全的法制,低资金自由出入,信息发达,人才荟萃,经济充满活力,并且有祖国大陆的强力支持,如中央同意中国人民银行与香港金管局签订货币互换协议,为香港提供资金支持;鼓励内地机构利用香港平台开展国际金融业务;支持内地企业到香港上市等,这些优势和政策都为香港金融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因此,香港应利用这些优势,同时利用《珠三角发展规划纲要》,加强粤港合作,进一步巩固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

2.利用金融风暴显现的问题,重新审视香港优势产业发展道路,积极巩固香港金融中心地位之外,应利用自身条件,推进香港产业多元化,继续走高产值发展道路。

通过这次危机,香港应该重新审视独沽一味搞金融业的思维和实践。走高产值道路,大力发展金融业,积极巩固香港金融中心地位无可厚非,但金融业只是高增值、高附加值产业之一,并非全部,一味搞金融业非长治久安之计。通过这次危机就可以看出,金融业起落较大,稍有风吹草动,经济就会出现下滑,因此无论从政策的制定还是从产业发展的角度,都应积极拓展香港经济的多元化。

但从香港现有的产业结构来看,香港原有的优势产业部分已经失去了优势,且未出现新旧交替,只见产业走向末路,却未见新兴产业成为新增长点的趋势。尽管香港早在几年前已经与深圳达成共识,在河套地区建立以高等教育为主体、混合高新技术研发设施和创意产业用途的教育枢纽,但由于没有认真推动,教育枢纽发展速度缓慢,特区政府应该积极推进教育枢纽计划的发展。除此之外,香港拥有良好的信息网络、技术平台和基础设施,以及汇合的中西文化和法治精神,这些条件使香港中医药产业规范化以及认证、信誉保证和建立品牌方面拥有极大的优势。另外,《CEPA补充协议六》的签订,以及《珠三角发展规划纲要》的颁布都为香港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更加良好的政策支持和发展平台,香港要积极把握机会,发展金融业的同时,改弦更张,发掘和发展新兴产业,推动香港产业的多元化,为香港经济开拓更多新的增长点。

三、香港应对金融危机的策略

危机爆发后,面对经济整体下滑、企业破产数量增加、失业率上升、旅游消费疲软、零售业绩下滑、房地产市场萎缩等问题,香港采取了积极有效的措施,但经济危机对香港经济影响的深度和程度仍不能乐观评估,应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推动香港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使香港经济早日摆脱金融危机带来的消极影响。

1.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和港珠澳大桥建设,推动经济增长,带动就业。特区政府应“大干快上”,利用“反周期”作法,加大基础设施工程的投入,加快基础设施的建设,积极推进“十大基础工程建设”和各类工程建设,尽快上马“规模大,见效快”的基建工程,全力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刺激经济的发展。同时,加快推进港珠澳大桥的建设,增进物流和人流的畅通,进一步促进香港经济的回升。

2.采取有效措施,增强企业竞争力。香港政府应采取措施加强金融服务、贸易物流、旅游及零售、地产与建筑等行业的竞争力。对中小企业提供信贷保证和存款保证,确保融资渠道畅通。积极推进知识资本管理计划,免费为中小企业提供顾问服务。企业本身也要充分认识到知识产权的重要性,好好利用自身的知识资本,同时认清外在的竞争压力,找出需要引进的新知识和专门技术,发展未来业务,再有,对高效员工采取留用措施,保留部分加薪预算予高效员工,为其提供额外发展和学习机会,提高自身竞争力。

3.积极开拓新的经济增长点,发展创意文化、创新科技、教育医疗、中医药等新兴产业。香港现行的向金融业倾斜的政策存在的弊端在金融海啸爆发后已经逐渐显现,香港原有的优势产业日渐式微,但又无新的增长点,如果特区政府依然故我,死抱金融业“一柱擎天”的迷思,不及时调整香港的经济结构,从长远而言,香港经济难以乐观。香港应当及时改变产业结构和经济基础,采取合理的政策和措施,积极推进如创意产业、创新科技产业、中医药产业、教育枢纽产业等新兴产业的发展,力争成为香港经济新的增长点。

4.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增强金融和经济机构的管理能力,采取积极的金融和财政措施。香港特区政府向来奉行“积极不干预”、“小政府、大市场”的施政理念,但随着金融危机的到来,市场“无形之手”失效的非常时期,就需要政府“有形之手”适度合理的干预。从宏观角度来讲,香港的金融体系较为健全,银行资本充足率高,没有过度信贷,外汇储备较充裕,具备完善的金融监管体系。在这些优势的基础上,采取积极的金融和财政措施,会有效降低金融危机带来的冲击。比如为银行存款提供充足保障;向银行提供流动资金,加强资产管理及风险披露,保持银行系统的稳健;充分发挥监管体系的作用,对外资银行进行严密监管,要求各家银行保持规定的资金额度,对于在香港运营的外国银行,不允许因母国需要而随意抽调资金等。

5.借助《CEPA补充协议六》的签订和《珠三角发展规划纲要》中赋予的“先行先试”的政策优势,加快港深共建、粤港合作的速度,加紧与内地的融合,积极开拓内地市场,使其合作产生的商机成为香港经济新的引擎。

新签订的《CEPA补充协议六》是在CEPA协议以及原有的5个补充协议的基础上,是内地对香港进一步扩大的政策支持,包括服务贸易开放、金融合作和专业资格互认方面等多项措施。CEPA协议以及CEPA补充协议的相关措施,有助于支持香港在金融服务、物流、旅游等多个方面的发展,进一步巩固香港作为国际金融、贸易、航运、物流等高增值服务中心地位。另外,在《珠三角发展规划纲要》中也提出支持珠三角地区与香港在现代服务业方面的深度合作以及赋予粤港合作有关产业“先行先试”的政策优势,因此,香港应积极把握当前机遇,为开拓内地市场做积极周详部署,加强与内地的紧密合作,加快港深融合与粤港合作,使开放措施得以有效落实,使两地合作产生的商机成为香港经济新的引擎。

6.充分利用中央支持香港应对危机的政策措施,加强与内地机构合作,维持香港经济的繁荣和可持续发展。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央政府在香港与内地金融合作、加快香港的基础设施建设、香港与珠三角地区经济合作、缓解港资中小企业困难、扩大内地居民赴港个人游等7个方面采取了多项具体措施支持香港经济,特区政府要充分利用中央实施的政策措施,制定详细的实施细则与中央的相关措施对接,实现政策效果的最大化。同时加强与中央政府相关机构的合作,特别是与人民银行、证监会、银监会、保监会等监管部门的沟通联系与合作,要更加注重信息交流,保证正常的金融秩序与经济秩序,进一步保证金融危机下香港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港府预警全年经济受挫6.5%”[N].香港:经济日报,2009年5月16日。

[2]骁 骏:“香港沉着应对金融危机”[N].法制日报,2008年11月9日。

[3]胡 艺 沈铭辉:在变革中摆脱困境――亚太国家与地区的国际金融危机应对之策[J].国际融资,2009年第1期

[4]“香港失业率继续攀升创新高 近万人加入失业大军”[N].香港:大公报,2009年5月20日

上一篇:浅析外资对我国产业结构发展的影响 下一篇:小型企业薪酬制度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