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初中思想品德课有效教学中的教师执教行为

时间:2022-09-22 04:21:44

论初中思想品德课有效教学中的教师执教行为

论述了在新课程条件下的有效教学中,教师应做好充分的教学设计,开展多样化教学、有效任务导向教学,引导学生投入学习过程,从而使初中思想品德课取得实效。

思想品德课有效教学执教行为有效教学就是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在特定的时间范畴,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斯金纳认为,“教育就是塑造行为”,如何通过强化去塑造行为,斯金纳采用连续接近(successive appoximation)的方法,对趋向于所要塑造的反应的方向不断地给予强化,直到引出所需要的新行为。教师有效教学行为体现在:做好充分的教学设计;教学应促进所有学生学习;创设和维护良好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评价学生的学习。

一、做好充分的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教师实施教学之前的准备阶段,教师不仅要备文本(包括教学大纲、课程标准以及教材等),还要备学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体现了新课程提出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的要求。

1.搜集材料

课前可组织学生通过调查、采访、观察等途径,直接搜集信息,或布置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获取时政信息,多阅读各种有益报刊杂志,提倡收看“新闻联播”“今日一线”等节目,了解国内外、省内外,甚至区内外的时事新闻。这样,既能丰富学生的社会生活知识,增加教育内涵,激起学习兴趣,同时也才能让学生在课堂上有话可说,有事可做,收到事功倍的效果。

2.筛选材料

树立以学生为本的观念,切记教学是为学生服务的,要选取内容贴近学生,形式为学生喜闻乐见的材料。

3.整合加工材料

把材料按照教学实际需要进行合理分解或压缩,使材料有机融入教学过程中。例如,在备课《我们维护正义》这一课时,我的教学设计是,我从正义女神的图片导入,让学生列举由正义想到的词语,接着出示几个正义化身的人物,通过一步步提示,让学生猜猜他是谁?然后引导学生从他们身上寻找共同点,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出正义的基本要求。接下来展示任长霞的颁奖词,讲述她的感人事迹,分析应该怎样维护正义的?然后展示漫画让学生明白维护正义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进而出示和未成年人生活比较密切的几种情形,让学生进行分析这样维护正义是否可取?从而得出青少年学生在维护正义时既要做到见义勇为,更要做到见义智为,并掌握一些自我保护的方法。最后让学生找找身边的正义力量在全班交流,让学生找到前进的动力。我精心设计整节课,使学生在一系列活动中掌握了所学知识,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教学清楚和易于理解

教学清楚和易于理解就是教师清楚地讲授、解释教学内容,从而使学生达到正确的理解、牢固的掌握和顺利的应用或迁移。Rosenshine&Furst将清晰授课简单地定义为:“教学清楚和易于理解。”教育实践和大量研究表明,教学清晰明了能促进学生更好的学习,提高和改善学生的学习成绩,是有效教学的最重要特征。清晰的教学表现如下:通过教学使学生明确课时目标,包括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向学生指出所学课时内容将以什么方式运用,哪些内容或方法可能会出现在今后的考试、考核或作业中;把课时内容放在过去和将来课时的背景下,即弄清本节课需要哪些先前的学习内容,以及将来课时所需要的先前学习内容在本节课体现了多少;在上课开始时,通过提问或有规律地检查作业,弄清学生是否已经掌握了与学习任务相关的先前学习内容。比如,弄清学生对于必备事实或概念的理解水平,如有必要就对它们重新讲授或作一些必要的复习;缓慢而明确地发出指令,在需要时可重复指令,或者把指令划分成若干小指令;通过多种方式如举例、图解和示范等来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充分利用教学媒体,利用视觉、动手操作来辅助解释和强化重点;在每一节课的结束时进行回顾总结,帮助学生有效地储存和日后回忆内容。

三、灵活多样的组织教学

多样地或灵活地呈现课时内容。丰富教学的最有效方法之一是提问题,许多不同类型的问题,如果把它们与课时节奏和序列结合起来,就可以产生出富有意义的多样化教学。因此,教师需要掌握提问的艺术,能够区分出问题的类型,包括事实问题或过程问题,聚集性问题或发散性问题。多样化教学的表现如下:在上课一开始就灵活运用各种技巧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比如用挑战性问题、视觉刺激、有趣的实例、新颖的活动等来开始一节课;通过变化目光接触、语音和手势来展示教师的热情和活力,通过改变语速或音量来表示不同的内容和活动;变化呈现教学内容的方式,例如通过讲演、提问、合作讨论、独立练习等方式来呈现新内容。变化提问的问题类型,使问题与课堂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复杂性相匹配;在运用课堂独立练习等强化学习的同时,适时运用口头表扬、肯定优点等积极方式;在教学中注意纳入学生的想法,注意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四、有效任务导向教学

有效的课程设计是根据学生的特点把课程目标具体细化为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对教学内容进行规划,目的在于使学生获得有效学习和应用知识的有益体验。表现如下:制订的单元和课时计划能反映课程标准或教材的最重要特征;在教学时间内能有效地避免外界的干扰,尽量把所有非教学任务推到课外进行;为教学目标选择最合适的教学模式,比如对事实、规则和操作等内容采取直接教学法,对概念、模式等知识采取间接教学法;制定进度表,定期对单元教学成果进行总结、反馈、考核。例如在教《拥有财产的权利》的探究活动《智力成果有什么价值?》时,教学意图就是引导学生从生动的故事中去感悟、认识智力成果的重要价值。教师的有效任务导向执教行为就是:课前教师安排学生要充分搜集智力成果促进社会发展的素材;教师安排学生认真阅读故事情节;教师安排几道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故事的寓意;教师安排学生分成几组进行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安排各小组归纳总结。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智力成果对个人生存、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不要仅仅局限在教材提供的两个故事中,要从更多的资料和事实中认识智力成果的价值。

五、引导学生投入学习过程

学生实际投入学习的时间,称为投入率。有效引导学生投入学习过程的表现如下:在教学过程中,及时的安排练习或问题,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能够及时得到操练;在一种非评价性的气氛中提供反馈机会,比如在指导学生练习开始时,可以让学生不受约束地集体回答,或者让个别学生悄悄地回答,或者进行小组反馈;通过有意义的口头表扬和鼓励,维持热烈的课堂气氛,引导学生积极投入学习过程并保持积极性;监督课堂作业,在独立练习期间频繁地检查进展情况,照顾全班,尽可能限制花在单个学生身上的时间。例如,我讲《珍惜学习机会》时采取变式练习,强化认识,引导学生投入学习过程。首先,我引用教材中的材料:在旧中国,只有20%的学龄儿童能够入学读书……引导学生从上述材料中感悟到了什么?学生认识到国家和家长无论多么困难都非常重视我们的教育问题,受教育的机会来之不易,我们要珍惜机会,努力学习,报答国家和父母、认真履行受教育的义务。然后,我通过小刚的故事帮助学生认识到受教育不仅是公民应该享受的权利,也是公民必须履行的义务,进而认识到不完成义务教育是违法的,学生及家长都应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因此我设计两种观点引导学生判断:小刚不服从家长的安排,在家庭贫困的情况下还坚持学习,不为家里挣钱;小刚坚持完成学业,是对自己、家庭和社会负责的行为。学生在分组讨论后,能够再次强化他们的维权意识。在分析小刚拒绝辍学的好处时,我引导学生从接受义务教育对个人和家庭以及社会的短期利益和长远利益两个方面去看,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全面地看待和分析问题,增强学生认真履行受教育义务的信心。

六、确保学生学习的成功率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成功带来的愉快是股强大的情感力量,儿童想当一名好学生的愿望就是依靠这股力量。教学和教育的艺术就在于发挥每一个儿童的力量和可能性,使他们感到脑力劳动中取得的成功的喜悦。”有效教学就是组织和安排能产生中高水平成功率的教学,并向学生提出超越给定信息的挑战。有效教学的学习成功率表现如下:在独自练习之前,提供有指导的练习,示范正确回答,并告诉学生如何达到正确回答,在练习的间隙提供自查方法;分层教学,把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划分为小块,使学生在当前水平上轻易消化学习内容;以容易掌握的步骤安排向新内容的过渡,根据先前内容的教学模式改变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使每一节课看起来都像是先前课时的延伸;通过运用复习、反馈和测验等手段,变换刺激的呈现节奏,使学生处于积极学习的状态,持续不断地为教学目标做准备。

总之,在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有效教学中,做好充分的教学设计,进行清晰的授课、开展多样化教学、任务导向,引导学生投入学习过程,确保学生的成功率这六种教师执教行为,对于有效教学至关重要,在教学实践中我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克服高耗低效因素,遵循学生的学习规律,精心设计、改进活动,真正做到适时适度,取得切实可行并更有效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斯金纳.学习的科学和教学的艺术.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2]吴海荣,全.数学新课程标准下教师有效教学行为分析[J].数学教育学报,2002,(8):16-20.

[3]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4]T.J.Shuell.Teachingandlearninginaclassroomcon-text.HandbookofEducationalPsychology.Simon&SchusterMacmillam,1996.

上一篇:浅谈农村中学英语创新能力的培养 下一篇:天津滨海新区的极地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