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有效作文课堂之初探

时间:2022-09-22 04:21:22

构建有效作文课堂之初探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我们在阅读教学总能很好地实现平等对话,使学生得到了来自文本又高于文本的收获。而作文教学中我们若能很好的实现这其中的“对话”,将会实现作文教学润物无声的最佳效果。以下是我的几点粗浅的认识。

1在审题中落实学生与文本的对话。

作文的谋略主要表现在审题和构思方面。文本即习作要求的呈现,审题的过程就是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也正是学生打开思路的过程, 我们与命题者的对话其实就是揣摩命题意图,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根据自己的生活积累,去审视题目。

比如,在语文S版我所执教的《的自述》中,习作要求中这样指出: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们接触和使用过许多物品,如食品、文具、电器……这次习作,让我们用物品自我介绍的方法,以‘的自述’为题,写一篇说明文,文章不少于300字。在指导审题中,我以“从习作要求中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一问,引导学生实现与文本的对话,从而理出习作的对象——生活中接触和使用过的物品、理出习作的方法——用物品自我介绍的方法、理出习作的体裁——说明文等。在对话中实现了在审题中学会审题。

2在指导中落实学生与生活的对话

如何能让学生有更加宽泛的选材,有更加明确的写作内容,我想:这正依托于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实现与自己生活的对话。在对话中捕捉思想火花,通过交流、引导,使学生萌生创作欲望,变“要我写”到“我要写”。比如,在第六单元习作训练中,习作内容是写写自己和书的故事,我在课堂上,和学生在自由、平等而又开放的对话环境中,谈起了自己小时候读书的趣事,工作以来从书中获取到的宝贵的知识财富,谈起了自己对某部书籍的评议……我适时地与学生对话:“还记得哪部书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吗?”“你对哪本书的阅读最让你欲罢不能?”“你偷偷地在晚上妈妈命令熄灯后看过书吗?”……在我的问题导向下,学生对于这些跟自己生活息息相关的关于读书细节的交流对话中,正是他们对习作内容的挖掘与呈现。从言语间明显地感觉到他们蠢蠢欲动的笔尖,一泻之下,定能流淌出他们内心对于书的故事的记忆与挥洒。

如此这般,在教师的指导下,实现学生与自己生活的对话,既是对习作要求的再审,又是对习作素材的发现与挖掘。

3在习作指导与评价中落实学生与心灵的对话

在与心灵的对话中让学生的真情涌动。如,在习作指导课上,当学生在讲述自己为了能够买到自己渴望已久的书,在家里做家务挣钱,拖地五毛钱,洗五件衣服以上一块五毛钱,有空就抱着存钱罐数钱时,我适时与其交流:“当时的感受如何呢?”“每多一毛钱我都很高兴!”学生答。我及时点评“这让我想起了《为了五美元的礼物》里的主人公,那是妈妈的爱带来的力量,你呢?”,生笑答“是这本期待已久的书给我的巨大吸引力”;当学生讲到自己终于攒够买书钱,一路狂奔买到自己喜欢的书,迫不及待地翻阅时,我及时与其交流“此时的阅读,什么感受?”“幸福!”学生神情中流露着满足与欣喜。在与学生的交流中,实际也是引导学生与自己心灵对话的过程。

我还常在习作的批语中,实现与学生心灵的对话。如,《我的自传》中,刘浩楠写道自己从幼年到自己十二周岁,文末感慨到了父母对自己的养育是多么的不易。我在批语中饱含真情地写道:“懂得感恩的你,正是父母最大的幸福!”让学生在轻松、自由的对话氛围中,使学生思考、完善自己的习作。

4在自评、互评中落实多元对话

在作文的评议中如果我们能够很好地落实作者与习作内容的对话、读者与习作内容的对话、读者与作者的对话等多元的对话形式,将会使学生在交流中实现自我审视、自我修改、自我提升。

如:在《的自述》一文,我在班内采取小组互评的形式,由小组成员根据老师给出的评议标准(如:是否能以第一人称的形式叙述?是否能够按照一定的顺序介绍物品?是否运用了一定的说明方法将物品介绍清楚?……)在小组评议的过程中,实现了读者与习作内容的对话,这其中的对话无疑也带来了读者对自己所完成习作的一种反思,为进而在互评后的自改过程中,有效实现作者与习作内容的对话奠定了基础。在评议中,读者可以就文中的某些章节的意图、文章布局、详略安排的理由等向作者发问,在读者与作者的对话交流中,给出读者更为中肯的评价意见,同时也是促动读者反思自己习作的过程。这种多元化的对话交流打破了老师的单一评价,更体现了民主与平等、沟通与合作,可以说在多元对话的落实中使作文的评议更加有效!

有了作文教学课堂上民主、平等的多元对话,作文的“真实、自主、创新”才能真正得以实现。只要我们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特征,走近学生生活,走进学生心田,注重落实对话,就一定能够构建更有效的作文教学课堂。

上一篇:“最美司机”吴斌 下一篇:浅析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