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数学常态课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时间:2022-09-22 04:14:39

构建数学常态课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摘 要]小学数学常态课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应通过研读教材,研究学生,研究目标进行精心预设,创设贴近自然且富有挑战性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态度和程度决定课堂教学成效,教师可以运用激趣导入、巧设提问、有效合作等促进学生参与课堂学习。

[关键词]小学数学;常态课;教学

当新课改走到今天,我们惊喜地看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确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无论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在向我们展示着它全新的一面。然而,当我们走出热热闹闹的公开课,用一种冷静的目光来审视课改,小学数学常态课究竟该走向何处?课堂教学的成败并不在于教师有没有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或教得认不认真,课堂教学有效性主要是看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获得了哪些具体的进步和发展。

一、精心预设:吃透教材,把握主体,准确定位

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教师对教学因素的认识层面至关重要。教师如果课前对教材理解不深刻,主体预设不到位,目标定位不准确,课堂教学就难免会出现手忙脚乱,造成教学效率不高。

第一,教师课前要认真研读教材,全面系统地了解教材。认真钻研教材是教师最基本,也是必备的教学素养。教学中要想对教材作出合理、适度的加工与改造,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乃至“超越教材”,就得吃透教材,理清思路,明确教材的编排线索,把握知识点在单元、章节中的目的和作用,既要“瞻前”又要“顾后”。

第二,教师要把握好教学的主体,了解学生,理解和关注学生。建构主义理论指出,学生学习数学不是知识的外部传递过程,而是学习主体基于自身原有生活经验与知识基础的主动构建的过程。了解学生,把握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是教师开展有效教学的重要前提。只有准确地掌握学生的学习现状,才能确定课堂教学的重点。如在教学“混合运算”时,由于笔者没有充分考虑到在二、三年级时学生对加减乘除的混合运算已有一定的知识经验,就按部就班、不厌其烦地设计了一系列的情境、环节引导如何计算。这样既浪费了时间,又使学生疲于学习,教学效果很不理想。

第三,教师要有强烈的目标意识,能准确地定位教学目标。目标是课堂教学的灵魂。对照课程标准和教材制定准确、具体的教学目标是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的关键。如“长方形面积计算”的教学目标应定位为“掌握和运用”,着力点在运用而不是理解;“升和毫米”的教学目标只是“认识”就可以,因为学生现实生活中触及甚少,因此就不能强求学生“掌握”。教学环节中的各项活动都是为落实教学目标服务的,教师只有绷紧教学整体目标之弦,时时对照目标,把握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才能驾驭好课堂教学,引领教学走向成功。另外,目标的预设应关注学生的数学思考,提高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

二、情境创设:淡化形式,贴切自然,激活思维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课程内容要贴近学生的生活,有利于学生经验、思考与探索。”创设情境是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重要教学手段,创设情境的本质是为数学教学服务,形式是情境的外部因素,其目的是为帮助学生思考与探索。情境创设要注重实效,要有“数学味”。

第一,创设情境要淡化形式,要有针对性,按需而设。情境创设是基于生活的原形,如果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自然的找到,并且引入教学确实能有效地增进和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这样的情境就是合适而有价值的。如果数学学习的内容本身并没有直接的现实存在,并且从内容本身或数学旧知引入反而更清晰明了,就没有必要“为生活而创设”,“为童话而情境”,我们需要的是情境对课堂教学的实效。

第二,情境创设要贴切自然,要有生活原型和学习模型。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它必然与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是,数学又是一门严谨的学科,有着高度的抽象性和严密的逻辑性,绝不简单地等同于生活,而是超越生活。数学教学中创设情境则是两者之间沟通的桥梁,应该深思熟虑,情境不能偏离教材所体现的意图,要自然真实,不能刻意去“拉郎配”地创设情境。如一位教师在执教“倒数”一课时,师生先玩一个“倒着说”的游戏(“1、2、3”反说为“3、2、1”),接着教师又让学生做“分数倒着说”的游戏(“二分之一”反说为“一分之二”),教师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几组分数,引导学生观察比较理解倒数的意义,探索求倒数的方法。乍看这名教师是创设了“倒着说”的游戏情境,以求突破教学重难点。细看后,发现这个情境则是失败无效的,原因就在于教师没抓住教材中概念的本质,反而使学生为情境所误导,导致学生误认为2.3和3.2也是倒数关系。

第三,创设情境要有挑战性,能激活学生思维,促进探索。创设情境不只是绚丽多彩的生活画面,还要能引发学生思维冲突,激发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有效的数学情境不仅能拉近学生和数学之间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将学生置于“愤悱”状态,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使学生处于最佳的思维状态,从而使学生由此进行深层次的探索和思考。

三、促进参与:激趣导入,巧设提问,有效合作

课堂是学生学的主阵地,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态度和程度决定了课堂实效。教师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是要实现学生在课堂上思维总量的最大化。这就要求对每一节课教学的导入、问题设计以及学生合作等方面都要做合理的安排。

第一,激趣导入是让学生快速融入课堂的催化剂。教育家斯卡特金认为,教学效果取决于学生的兴趣。有兴趣的学习不仅能使学生全神贯注,积极思考,甚至达到废寝忘食的境地。好的开头等于成功的一半。要让学生快速融入课堂,教师要精心设计导入。在“智力发展最佳状态”中学习,才能使学生获取更多的有效知识。所以,教学一开始就要千方百计地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带着兴趣学习是教学的一个最简单的有效法则。

第二,巧设提问是活跃学生思维促进参与的兴奋剂。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开始进入学习的疲劳期,有的学生也会出现走神现象。这时候教师就要适时帮助学生调整,激活学生的困倦情绪,通过设计巧妙的提问,把学生调动起来。因此,设计问题要反复推敲,使所提问题既能体现出教学的重点,又符合学生认知水平,能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使学生思维充分展开。还要预先考虑问题提出后,学生可能会生成哪些新的问题,教师应如何帮助学生解决这些问题。如对于枯燥的问题教师可以给它设计生活实际背景,使问题鲜活起来,让学生感受得到,也便于提高学生的讨论热情和兴趣;对于思维含量较高,学生直接体会困难较大的问题,教师可以先作适当铺垫,搭好梯子,让学生能够攀缘而上,化枯燥为有趣,化抽象为直观。这样,课堂教学的气氛会真的活起来,每个学生也会积极参与,彼此交流,展示自我,课堂教学也能真正实现预期目标。

第三,有效合作是让学生在合作中优势互补的粘合剂。合作学习是现代社会所必须的能力,也是数学学习过程应当提倡的学习方式。在教学设计和组织课堂教学中教师有必要建立有效的合作方式。合作学习之前,首先要有一个估测:提出的问题有没有合作的必要。对于那些学生能独立解决的问题,就不须安排合作学习。只有那些学生不能独立解决的并能最大限度发挥学生之间优势互补的问题,才有合作的价值。具体操作中至少应注意这样几点:1.分工明确。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都有事可做,让人人都参与合作学习。2.建立机制。必须有意识的强化合作学习的集体意识,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别人的述说,尊重别人的意见,从而使组内出现“互动、互助、互勉、互进”的局面。3.适时引导。合作过程中学生活动相对分散,干扰因素相对增多。教师要成为学习小组的一员,参与学习活动,并通过提示、点拨、引导等形式,保证合作为提高课堂效率服务。

上一篇:高效利用英语早读课 下一篇: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