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装备制造业发展研究

时间:2022-09-22 03:48:10

西安装备制造业发展研究

摘 要: 近年来,西安市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依托传统产业基础优势,大力推进装备制造业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优先发展高新技术、战略新兴等先进装备制造业,装备制造业经济实力迅速增强,特别是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保持平稳增长,为西安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重大贡献。本文对西安市2011年装备制造业发展状况进行了研究,分析了装备制造业的产业机构特点,并对西安装备制造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西安市; 装备制造业; 产业结构; 经济增长

中图分类号: F4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3)01-0008-02

一、西安装备制造业运行情况

装备制造业平稳发展,实力逐步增强。2011年,西安装备制造业企业积极应对压力和挑战,克服重重困难,工业生产继续保持了平稳增长态势,对西安工业经济的拉动作用进一步增强。西安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企业达405家,占规模以上工业的45.4%,其中大中型企业达97家,占装备制造企业数的24.0%;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实现工业增加值476.78亿元,占西安GDP的比重为12.3%,比上年降低1.2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47.1%,比上年增长14.3%,对规模以上工业的贡献率达到40.1%,拉动西安工业增长6.9百分点;装备制造业资产总计2513.75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的63.2%,比上年增长13.6%;从业人员数28.70万人,占西安规模以上工业从业人员数的56.9%,比2006年增长1.9个百分点。

(一)装备制造业生产平稳较快增长

2011年,西安装备制造业虽然经历了波动,但总体上呈现前低后高、逐步回升的运行态势。2011年,西安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工业增加值总量为476.78亿元,比上年增长14.3%。分季度看,一季度增速为10.3%,上半年增速为11.6%,前三季度增速为13.4%,全年增速为14.3%,呈现出逐步回升的态势。分行业看,装备制造业六大行业全部实现增长,六大行业增幅与上年同期比呈现“三升三降”。其中,增幅同比上升的行业是:专用设备制造业同比增长26.0%,比上年提升6.2个百分点、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增长36.4%,比上年提升33.7个百分点、金属制品业增长27.0%,比上年提升16.9个百分点;增幅同比下降的行业是: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同比增长13.4%,比上年下降12.5个百分点、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增长1.8%,比上年下降14.3个百分点、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19.5%,比上年下降9.3个百分点。

(二)装备制造业经济效益同步增长

在装备制造业生产、销售实现平稳较快发展的同时,装备制造行业运行质量进一步改善,工业主要经济指标保持了稳步攀升的态势。2011年,西安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854.53亿元,占西安的比重为54.88%,比上年增长9.4%;实现利税156.34亿元,占西安的比重为50.0%,比上年增长9.4%;实现利润88.42亿元,占西安的比重为51.1%,比上年减少22.7%。其中,通用设备制造业实现利润15.05亿元,占装备制造业利润的比重为17.0%,比上年增长25.5%;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实现利润6.16亿元,占装备制造业利润的比重为7.0%,比上年增长62.5%。

(三)主要产品产量增长迅猛

伴随着近几年来装备制造工业的平稳较快发展,西安主要产品产量也同步出现快速增长态势。汽车、变压器、压缩机等装备制造产品呈现迅猛增长态势。2011年,铁路货车产量达到0.36万辆,比上年增长15.4%;变压器11428万千伏安,与去年持平;气体压缩机712.36万台,增长32.3%;金属冶炼设备2.30万吨,增长11.0%;高压开关10840面,增长2.4倍。

二、装备制造业产业结构特点

(一)装备制造业企业产权组成多元化

西安装备制造企业改革以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和鼓励发展个体私营等民营经济为目标,不断促进企业产权制度优化。随着大量民间资本和外来资本的进入,西安装备制造业产权和投资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原有的以国有和集体工业为主、产权结构较为单一的格局被逐步打破。2011年,西安装备制造业中,国家和集体资本所占比重为43.7%,其他资本比重达56.3%,其中法人资本占41.1%,“三资”资本占5.7%,个人资本占9.4%,装备制造业企业产权组成多元化。

(二)装备制造业区域集中度高

西安装备制造业区域集中度较高,主要集中于高陵县、莲湖区、长安区和未央区。2011年,这四个区县分别有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企业28家、22家、32家和69家,分别实现工业总产值477.82亿元、353.52亿元、256.40亿元和250.61亿元,占西安装备制造业产值的比重分别为24.1%、17.8%、12.9%、12.6%,分别比上年提高3.4、5.6、1.1和0.3个百分点。四区县装备制造业总产值占西安的比重达到67.5%;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398.94亿元、330.48亿元、242.51亿元和252.28亿元,占西安装备制造业收入的比重分别为21.5%、17.8%、13.1%、13.6%。四区县装备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占西安的比重为66.0%。装备制造业区域布局的相对集中,使它们成为西安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技术源和辐射源,有利于技术的交流、扩散,转移和产业升级,有利于带动西安装备制造业的发展。

(三)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

近年来,西安装备制造业始终把提高技术创新能力作为转变工业发展方式的重要环节,在先进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和二次创新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积累了一定的技术基础。2011年,西安装备制造业企业所办科技机构数为151个,占规上工业企业科技机构数的比重为62.7%;科技机构人员数为15466人,占规上工业企业科技机构人员数的比重为76.8%;装备制造业研究开发费用为52.63亿元,占规上工业研究开发费用的82.8%;装备制造业R&D人员合计数为20519人,占规模以上工业R&D人员合计数的比重为80%;装备制造业专利申请数为2144件,占规上工业专利申请数的比重为77.3%。西安装备制造业企业具有一定的技术创新能力,技术开发投入有一定的保障,产品科技含量和装备现代化程度有所提高,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有效机制初步形成。多数企业在生产能力扩张的同时,形成了一定的研究开发再创新能力。

(四)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专业化程度远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一个区域的优势产业,并不能简单地以各类产业所占份额来确定,而应该从产业的专业化角度来衡量。一般来说,区域优势是相对于其他地区而言,某个产业在区域内所占比重较大,但在全国却可能是微不足道的;某个产业在区域内所占比重较小,而在全国却可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根据区域经济学理论,可以通过区位商来测定区域内各类产业在全国的相对专业化程度,从而确定区域的产业分工优势,并最终反映区域间经济联系的结构和产业发展方向。

2000-2010年,西安装备制造业区位商从1.845提高到2.229。这表明,西安装备制造业专业化水平稳步提高,专业化程度整体来看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区位商分别从2000年的2.841、2.229和1.528上升到2010年的4.100、2.304和1.707,这三大行业的专业化水平呈现稳步提升态势。

2010年,在六大装备制造业行业中,4个行业的区位商大于1。其中,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的区位商为4.100,这个行业在全国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专业化程度远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产品具有较高的外向度,属于区域专业化部门;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区位商分别为2.308、2.304和1.707,这三大行业在全国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产品有一定的外向度。金属制品业的专业化水平低于全国,区位商从2005年的0.356一直下降到2008年的0.298,2010年略有回升达到0.406;通用设备制造业区位商从2005年的1.284一直下降到2010年的0.902,其专业化水平从高于全国变为现在的低于全国。

三、存在的问题

近五年来尽管西安装备制造业发展成绩显著,但在产业发展过程中,还存在很多不足和制约因素。

(一)劳动生产率有待提高

在发达国家和我国的发达地区,装备制造业属于技术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产业,而西安装备制造业仍处于劳动密集型产业阶段。一直以来,西安装备制造业劳动生产率不仅达不到发达地区的水平,甚至低于西安规模以上工业平均水平。2011年,西安装备制造业劳动生产率为16.61万元/人,比西安平均水平低5.36万元/人。其中通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金属制品业劳动生产率分别为25.31万元/人、24.27万元/人、16.89万元/人,分别高于装备制造业平均水平8.70万元/人、7.65万元/人、0.27万元/人。

(二)大型企业偏少,经济规模偏小

2011年,西安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企业中,大型企业数为50家,中型企业355家,分别占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企业总数的比重分别为12.3%和87.7%,大型企业数量偏少,中型企业数量偏多,且占绝对优势。大型企业中收入过百亿元的企业仅有五家,分别为陕西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比亚迪汽车有限公司、中国西电集团公司、西安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陕西法士特汽车传动集团公司,企业数占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的1.2%,然而创造的工业总产值和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978.27亿元和870.52亿元,占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的49.3%和46.9%。主营业务收入过20亿元的企业有14家,占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企业数的3.5%,实现的工业总产值和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1325.06亿元和1223.25亿元,占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的66.8%和66.0%。西安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企业数虽较多,但大型企业偏少,盈利能力强的企业偏少,导致西安装备制造业经济总规模偏小。

(三)产业附加值不高

西安装备制造业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代表的现代先进制造产业的比重不高,高加工度产业成长不足,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供给不足,突出表现在工业增加值率低。目前发达国家工业增加值率一般在50%左右,而2011年西安装备制造业增加值率仅为24.0%,其中增加值率较高的通用设备制造业和金属制品业分别为33.5%和30.8%;而作为西安传统主导产业的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和专用设备制造业的增加值率分别为21.2%、29.3%和25.1%;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增加值率最低,为16.9%。

(四)装备制造业投资不足

装备制造业投资作为企业扩大再生产和技术更新改造的根本手段,对于装备制造业增长的拉动起着至为关键的作用。近年来,西安装备制造业投资由于项目、土地、资金等因素的制约,装备制造业投资总量与装备制造业产值的规模不相适应。2011年,西安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投资总量为215.29亿元,占西安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6.6%,而装备制造业的增加值占西安GDP的比重为12.3%,装备制造业的投资规模和其所创造的附加值不相称。2011年,装备制造业投资增速为20.7%,低于西安固定资产投资平均水平9.2个百分点,装备制造业投资作为能够有力促进经济增长的实体经济,较低的投资增速对于西安装备制造业当前增长和后续发展都将造成不利影响。

上一篇:我国电子商务发展对社会物流需求的影响研究 下一篇:西部高校物流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