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媒体环境下的动画教育变革初探

时间:2022-09-22 03:44:54

数字媒体环境下的动画教育变革初探

摘 要:为了满足社会需求,顺应政策导向,在数字媒体的大环境下,高等教育动画专业教学必须进行变革。中国动画多年来成绩甚微,甚至动画专业多次被列为红牌专业,而邻国韩国的动画在短短十几年以其鲜明的特色成功跃升为世界动画大国。本文通过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两个方面研究中韩高校动画专业的教学模式,促使我国高校动画教育形成不断出精品、出人才的生动局面。也希望国产动画能够制作出既能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成功,又能在市场上受到欢迎的动画作品。

关键词:数字媒体 动画 韩国 教学模式

基金项目:西安工业大学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资助,项目名称:中、韩高校动画专业教学模式比较研究(立项编号:15JGY27)

中国和韩国有相似的历史背景和文化背景,其成功经验值得借鉴,同时中国人口红利所带来的庞大市场空间以及尚未对外完全开放的市场保护机制形成的绝对动画市场规模促使我们要对动画教育进行变革。

一、数字媒体环境下的动画发展

数字媒体是指利用数字技术记录、处理、传播、获取过程的信息载体,这些载体包括图像、声音、影像动画等逻辑媒体,以及存储、传输、显示逻辑媒体的实物媒体。随着社会的不断变革,数字媒体的发展冲击着各个行业,已然成为全产业未来发展不可缺少的中坚能量,在此大环境下,动画的发展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很大影响。

早在1926年中国动画就开始发展,至今整整经历81载。中国是全亚洲最早制作动画的国家,动画《小蝌蚪找妈妈》、《哪吒闹海》等给国人留下了深刻的记忆,早期国产动画凭借明显的中国水墨动画的特色风格获得多项国际大奖,但随着数字媒体的不断发展,中国动画在国际上的影响已经淡然匿迹。反而作为后起之秀的日韩动画屡屡在国际上大放异彩,多年来,韩国的网络动画与日本的电视动画在全球引起了很大的反响。相对于日本动画,韩国动画因其与中国相似的背景文化,其发展经验与教育模式更值得我们探讨学习。仅有5000万人口的韩国,其动画业在发展历史上比中国起步晚,但其今日的动画产出量是中国的20倍。韩国动画构思独特,用色鲜明大胆,整体和谐统一,层次丰富,韩国动画片《五岁庵》、《倒霉熊》、《流氓兔》、《pororo》、《中国娃娃》等多次在全球创下名列前茅的点击率。

关于动画业的发展,中国政府与韩国政府进行了多次交流,多次在两国举办中韩动画合作工作联席会议,促进企业交流、院校交流以及企业与院校的交流。在我国政府出台关于动画产业的政策后,此项措施推动国产动画的快速发展,在近几年里,国产动画多角度迅速发展,动画《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大鱼海棠》等又重新燃起了我国动画人心中的希望之火,国产动画的复兴指日可待。

二、中、韩两国的本科动画教学比较

高校每年为动画业输出大量人才,如何做好高校的动画教学才是我国动画复兴的最基本也是最主要环节。中国与韩国高校的教学模式相差较大,特别是动画这门创意性与实践性并行的学科,以下通过课程设置、教学方式两个方面研究中韩高校动画专业的教学模式。

(一)中、韩高校动画教学的课程设置

韩国高校将多样化分散式课程与深入式纵向课程相结合,给学生更广泛更先进的知识体系。高校注重培养学生的动画能力,同时亦注重学生的艺术文化修养,同时在纵向上进行深入教学,采取目标教育,得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调查发现,韩国动画专业的专业课程主要包括影视剧作、影视声音、动画技法、影视动画创作、多媒体技术及应用、动画设计、动画导演、素描、速写、人物设计、场景设计、动漫设计与创作、动画色彩、动画配音、动画短片拍摄、动画表演、试验动画技术、布局和背景设计、数字化色彩和着色、特殊效果制作、音效设计、数字化合成、三维电脑动画等。学生在大学一年级进行公共课和必修课的学习,进行基本的学科了解,二年级和三年级的学生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向进行多样化的专业课学习,四年级的学生进行毕业设计制作与公演以及毕业实习。

我国普通高校的动画专业相对来说在动画专业的主干课程设置上,主要包括影视制作、动画技法、影视动画创作、视听语言、动画导演、动画素描、动画色彩、速写、造型设计、动漫角色创作、动画配音、动画短片拍摄、动画表演、原画设计、布局和背景设计、数字化色彩和着色、特殊效果制作、音效设计、数字化合成、二维动画、三维电脑动画等。

对两国大学进行对比后发现,课程设置的主要方向差距不是很大,其中值得关注的是韩国的课群更全面,特别是影视声音、动画配音、音效设计等声音类课群的设置。声音类课程的设置对动画学科来说非常重要,关乎成品动画的质量好坏,能够更好地表现动画剧情,帮助观众更好地体会动画索要传达的情绪,对整个作品起到非常正面的作用。

(二)中、韩高校动画教学的教学方式

通过研究发现韩国高校的教学方式相对于国内来说差异较大。动画专业因其特殊性,需要更多的创意空间与完成时间,以下通过教学方法与教学时间安排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在韩国高校的动画专业中普遍采用研讨会式教学法。课程开始前教师会列出相应课程所需要学习的必读书目,学生依据书单进行课前与课下学习,课上由任课老师主持,对学生分组进行相应课题的讨论与发言,课后再由任课教师进行总结,学生提交课题报告或课题作品。研讨会式教学方法能够增进教师与学生的交流,让大家了解彼此的想法,分享更前沿的专业知识,开阔学生视野,提高教学质量。正因为这种教学方法,韩国高校的大小图书馆里经常座无虚席,挤满了对知识如饥似渴的学生。而在中国高校大多采用注入式教学法,多数课堂都是以教师讲授为主,W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很低。

因韩国高校的课程设置全面,课程内容充实,韩国的教学时间安排也出现了相应的变化,教学时间非常紧凑。在韩国每年有四个学期,包含寒假和暑假两个小学期;课程安排也是全天式教学,午休时间和晚自习时间段也有相应的课程可供学生选修;所有的实验室、教室都是全天段开放。这样的教学时间安排能够给不同接受能力的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学生在白天学习动画专业的主干专业课程,晚间可以选修技能性课程,寒暑假小学期里可以选择更多相关课程。这样的时间安排让学生在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艺术修养以及学科前沿知识方面都达到了较高的标准。在国内,大学校园里时常见到到处溜达的大学生,动画专业的学生在完成课程作业之后无事可做,更有大批学生浑浑噩噩地过完大学之后继而面临失业的窘态。

在国内,动画专业多次被列为红牌专业,动画专业学生就业困难,并不是社会不需要动画,而是我们的学生知识储备与专业技能不过关。社会需要更多更精尖的动画人才,而我们的学生在现有的课程安排时间里学习知识有很大的局限性,这种矛盾性造就了现阶段的就业困难。

三、数字媒体环境下的动画专业教学模式变革

为了满足社会需求,顺应政策导向,在数字媒体的大环境下,动画专业教学必须进行变革。促使我国动画能够制作出既能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成功,又能在市场上受到欢迎的动画作品。形成不断出精品、出人才的生动局面。

(一)课程设置方面,增加配音课程以及人文类课程。动画作品的影响力非常大,一部好的作品必须声情并茂,声音作为视听媒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动画中对内容的诠释作用非常重要。高校动画教学上应该适当加入声音类课程,让学生能够了解并基本协调声画关系。动画作品的社会影响力不容小觑,其传达的内容与思想必然包含了制作者的思维方式以及文学修养,文艺作品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我国高校动画教学过程中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修养,这样制作出的作品才能够传达积极健康的思想。

(二)教学方法方面,注入式教学与研讨会式教学并行,提高课堂效率。为了最有效地利用课堂时间,为学生列课前必读书单,课上适当采用研讨会式教学方法。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提高知识积累。在文艺座谈会上指出,精品之所以“精”,就在于其思想精神、艺术精湛、制作精良。动画专业因其学科综合性,特别是在数字媒体的环境中,需要学生具备更高的专业素养。大多高等院校在专业课程的授课过程中出现专业知识与学生相应软件技能的掌握程度不同步的情况,在有限的课程时间内很难无法合理协调理论讲授和实践练习的时间分配问题。为了解决此类问题,建议高校在动画教学过程中最大化安排教学时间,利用正课以外时间增开专业技能选修课程,给学生更多的选择空间,让学生自己选修各自的知识短板。确保最有效地利用学生的课堂教学时间,使学生在有效的时间内接受到更精良的知识,拥有更高的艺术造诣。

上一篇:《远山淡影》的空符号研究 下一篇:从《满井游记》谈比喻修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