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激励点燃学生心灵的智慧火花

时间:2022-09-22 03:34:24

用激励点燃学生心灵的智慧火花

摘 要: 激励艺术能最大限度地提高班级工作效能,在实践中班主任应掌握六种调动学生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激励艺术:工作制订中的协商式激励,下班沟通中的融通式激励,满足学生要求时的层次性激励,管理活动中的授权式激励,严谨治学中的影响式激励,学生犯错时的宽容式激励。

关键词: 班主任 班级管理 激励艺术

在不排斥纪律约束的前提下,班主任如果能把激励艺术充分地运用到班级管理工作中去,则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甚至创造性就可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一、工作制订中的协商式激励

人在青少年时代,虽然思想还不完全成熟,但其思维的渴望却十分强烈。心理学认为,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丰富,青少年的思维能量总是处在动态的发展变化之中。其表现是,什么事都希望亲身体验,体验不到的,便急于去了解,而且追根究底,“为什么”特别多;之后,还要评说议论一番。和成人一样,他们也有一种自我实现的需求,不少学生的参“政”意识十分强。所以,班主任在制订班级工作的过程中,要注意讲究民主的作风,让尽量多的学生想办法、出主意。会上,班主任要少讲话,说精炼简短的话,关键在于明确每次会议的方向。那种一人说到底,一人说了算的“一言堂”会风,是很难激发起学生的责任心、荣誉感和主人翁精神的。让学生参与,一般会有两种结果:有的学生,建议被采纳,自然高兴;有的学生建议没被采纳,显得不高兴。前者是我们的目的,对于后者班主任要做好说服工作,使之口服心服,不能任由他去,以免以后在执行计划、班规时产生抵触情绪。总之,让学生参“政”,激发起学生内心的欲望、需要,让学生自己提出合理、适合的奋斗目标,更容易被学生认可和接受,然后满足学生的需求,让学生看到自身价值的存在,获得心理上的自我满足或获取他人的肯定承认。此时班主任要指导学生学会民主协商,学会碰撞、妥协,使班级的民主文化真正在学生心灵中扎根,班级工作的顺利开展也就有了保证。比如,利用班会让学生自己举行学生论坛、诗歌朗读会、演讲比赛,开展墙报、手抄报比赛,给具有不同才能的学生搭建参与展示的舞台,对学生兴趣的激发和自信的建立,以及成功的体验作用是强大的,甚至会让学生终生愉悦感。

二、下班沟通中的融通式激励

现代中小学生,特别希望能得到班主任的理解和信任,而班主任也总希望能了解到学生自己的所想所为。班主任经常下班了解情况,便使师生之间得到了沟通。当学生觉得班主任尊重理解自己,心目中有自己时,学习和工作便会更加努力。班主任了解了学生所想所为,发现了他们的兴趣、爱好和某些能力,工作中就会扬其所长,避其所短。相互了解程度的加深,缩短了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就必然增强了彼此间的依赖感。有时,我们常常莫名其妙地发现学生产生对立情绪,问问自己,就可以发现,我们对学生的接触和了解太少了。相反,有不少后进生,一旦我们多和他们交往,经常以各种方式谈谈心,并同他们一道出主意、想办法,帮助他们走出“困境”,便不难发现,他们不仅不再“后进”,而且可以成为自己的得力助手。

这里提示班主任必须注意,师生之间,在做人上应该是平等的。因而作为班主任是不应该有任何架子的。学生把心交给我们,我们也应满足他们的期望,把心交给他们,这样融融相处方可使情感不断深化,理解得以升华。同时要认识到,在知识水平、处事能力上,师生之间是有高下之分的。因此,我们不能忘记我们是一个教师,是以“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身份出现的。我们既要让学生了解,也要了解学生,平等对话和相处;既要让学生不感到我们难以接近,又要让学生从我们身上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工作的知识和能力,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三、满足学生需求时的层次式激励

人都各有自己的实际和需求,因而总是不断地提出种种要求。而作为体现人的特征的需求,又总是由较低层次向较高层次发展的。应该承认,我们对于自己,每一次需求得到满足后,是决不会从此再无他求的,而会出现更新更奇的需求,人的需求是永无止境的,因而这又不足为怪。明白了这一点,班主任是有责任满足和帮助学生满足其正当而又实际的不同层次的需求的。否则,学生的内驱力就难以实现,消极抵触的情绪就会产生。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需要确定分层教育目标,可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跳一跳”都能摘到自己想要的“苹果”,获得自己心理需要的满足,并可以进一步激励他向更高层次的需求进步。这种需求激励,是需要“精心策划”的,有时会让教师花费更多的精力认真“备课”,有时会让教师投入更多的时间给予指导,但对学生学习动力的激励和健全人格的塑造是非常积极的,甚至会让学生终身受益。

四、管理活动中的授权式激励

一个班主任,他的职能不在于是“家长”,是“保姆”,是“警察”,直至对学生学习和生活的细节实行紧盯不舍的战术,而在于自己埋头苦干做了多少事,在于如何用人,在于如何进行宏观决策,即分工授权。搞活动可以授权,其他任何管理工作同样可以授权。学生有了授权,就有了责任;有了责任,对做好工作就有了保证。因为班主任的授权,其实就是表现出对学生的信任,学生获得了信任感,就会尽职尽责地去大干。

要说明的是,所谓授权,并不是说班主任可以不要或可以成为局外人,学生本领再大,其考虑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都是有限的,当学生在这些方面考虑不周、处理不当时,班主任就应当及时出来提醒指正并适当点拨。另外,让更多的学生来做班级管理工作,形成“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格局,既是一种激励,又是一种能力的培养,其间班主任的正确引导是不可缺少的。

五、严谨治学中的影响式激励

我们常常要求学生勤奋学习,遵守班规校纪,例子举了不少,但有不少学生对此还是甚为茫然。“教师的影子,就是学生的样子;教师的步子,就是学生的路子。”这就要求班主任要做学生的表率,严于律己,不断学习,不断提高综合素质,特别要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治学态度在学生中树立良好的形象,影响、带动学生跟着自己正确的“路子”走。班主任若能课前悉心准备,课上尽心讲授,课后倾心交流,科研潜心研究,班级精心管理,及时吸纳新知识,做到精、新、博、深、活,使学生学有所得,惑有所解,疑有所释,终身受益,不放过任何一个言传身教、以身作则的教育机会,从一点一滴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学生就不会再无动于衷了。班主任自身的严谨治学这种非说教性的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和感召力,能对学生产生课堂教学所难以见效的强大的情感激励作用。

六、学生犯错时的宽容式激励

要想学生不犯错误是不可想象的。青少年学生不成熟的地方还很多,往往嘴巴里有道理,行动上却无道理。有时犯了错误不仅不认错,反而与班主任顶撞。一旦顶撞发生,对于原则上的东西,班主任就要抓住不放,对于一些属于感情用事的行为则可显得豪爽一点,不必去计较。一个聪明的班主任,首先能够宽容学生所犯的错误,待其冷静下来后,再加以严肃的批评和正确的引导,能使学生的积极性得到更大的激发。对于犯错误的学生,班主任要想方设法使之动情,在思想上贴近他们,在生活上关心他们,使他们为之感动而愿意接近你、信任你,把你当做知心人。这种情感的触动就是对犯错误的学生转化的一种情感动力,一种宽容激励。同时,班主任讲道理一定要具体、明了、形象、生动,感人肺腑,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持之以恒,用足够的耐心和恒心,一步一步地帮助、促进、激励其逐渐转化,直至彻底转变。

学生需要激励,班主任应该去激励。没有激励,就不会有学生的进步,也不会有学生的健康发展,更不会有学生的主动、全面、和谐发展。

上一篇:学校图书馆在教学科研中的作用 下一篇:生命化课堂的特征与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