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

时间:2022-09-22 02:59:04

浅析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

摘要:目前,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是非常必要的,也是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必由之路。二十一世纪是信息化的世纪,而工业化是我国的工业基础,也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部分,因此两者的结合就非常重要。实现工业化与信息化的融合也是促进我国经济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由之路,我国目前在工业化以及信息化方面都有一定的发展,可以说工业化已经进入中后期,但是我国的工业化以及信息化融合工作有待加强本文对此进行分析。

关键词:工业化;信息化;融合

中图分类号:F224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13-0000-01

前言

可以说信息化与工业化是目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两个动力,党的十提出信息化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我国经济工业化、信息化是必由之路,所以工业化与信息化相当重要,二者的融合才能够促进经济发展。

一、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意义

工业化与信息化相互依赖、相辅相成,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意义丰富,信息化是工业化的一个衍生,工业化与信息化联系密切,可以说没有工业化就不会产生信息化。当然信息化的产生也促进了工业化的发展,信息化不仅仅是工业化的附属,而且是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工业化发展的必然选择,信息化对工业化有极强的促进作用。

二、我国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发展

早在2005年,国家就在《2006―2020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中提出,充分利用信息化资源促进我国经济的增长,2014年又提出了工业信息化的工业2.0,到2025年我国实现工业信息化、现代化。可以说我国历届政府都把工业化发展放到显著位置,尤其是最近,更是提出注重信息化的发展,把工业化与信息化相结合,相辅相成发展。

三、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基础

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有非常深厚的基础,可以说促进工业与现代信息技术的融合发展,首先是工业化达到一定阶段,不仅仅是简单的机械化大生产,而是工业化达到非常先进的阶段,才能把信息技术与工业化相结合。我国目前处于工业化的中期,一部分产业的工业生产甚至在工业化后期,可以说这是工业化与信息化结合的一个重要基础。另一方面我国不断对外开放,全球化的信息技术发展也促进了我国的经济发展,这样使得我国信息化发展有一定规模以及能力。总体而言我国工业水平达到世界中等水平,信息化也不断发展,这两点是促进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的必然条件。

四、促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的对策

(一)管理与决策信息化

信息化使得各个环节都能够紧密地联系起来,工业化中的每个生产环节都可以第一时间发现问题,领导据此作出相应的决策与区分。还有工业企业通过快速的区分与比较,对于市场的多方面信息有一个很好的了解,尤其是在实施推广企业的整体资源计划以及业务流程等等方面。比如很多公司都成立了信息资源部、信息规划部等等,就是为了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发展。

(二)培养信息化管理人才

要实现信息化与工业化可以说加强相关的人才培养是十分必要的,如果没有能够同时精通信息化与管理化人才,使得我们在进行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时候难以准确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两者的融合是需要人才作为基础的,通过国家的政策方针进行引导,工业化和信息化的融合有一个很好的人才基础,国家加强培训,并且规范相关人才的培养,建立一个完整的系统的工业化与信息化的交流体系。我国目前关于这一方面的法律有《电子认证服务管理办法》,以及《信息系统工程监理单位资质和监理工程师资格管理办法》,这两个文件就是对于工业化相关的各个技术人员、管理人才等等进行很好的整合与培育,实际培养的人才工作中需要总结相关的问题,并且进行及时的宣传,使得教育部门知道工业化与信息化的好处,确定行业内管理人员以及在职员工对于工业化与信息化相关的认识、使得培养更加的完善化,并且通过多个途径的教育对于工业化的人员尤其是信息化方面的管理人员应该有一个更加针对性的培养,简而言之建立一个工业化与信息化的学习组织至关重要。

(三)提升信息化技术含量

还有一个方面是提升信息化本身的技术含量以及工业增加值,工业化是一个现代化的基础,通过增加信息技术含量使得工业化更加具有现代科技含量,具有一个很好的产品附加值,包括提升信息化的智能化的水平,这样不仅使得工业生产过程中的信息化得以提升,并且能够提升工业产品的信息化水平。

提高产品附加值。从整体上看, 是增加信息产业占工业的比重, 如数控机床、汽车电子、信息家电等, 一般可用现代装备产品的信息技术含量与消费类产品的信息技术含量进行衡量。

(四)产品设计的信息化

创意是产品的灵魂。促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的第二步, 是在工业产品设计阶段广泛采用信息技术手段, 将电子信息技术嵌入工业产品, 促进产品的更新换代。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个性化定制等技术进行产品创新和设计,进而推进CAD/CAM一体化, 降低设计成本, 提高设计效率。目前, 我国航天、电气设备、轨道交通装备等工业领域的研发设计信息化已经取得一定成绩, 将信息化要素融入到研发设计工作, 今后的重点工作是普及、推广、应用。

五、结论

目前, 我国“五化并举、两化融合” 的时间还不长,如何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还存在诸多问题和制约因素。如何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因地制宜发现问题、分析问题, 进而切实解决问题, 是今后进一步深入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1]王金杰.我国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实现途径及其对策选择[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4(4):103.

[2]姜爱林.论工业化与信息化的关系[J].上海经济研究,2013(7):38-40.

[3]俞立平,潘云涛, 武夷山.工业化与信息化互动关系的实证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9(1):39.

[4]陈国新,雷先明.产品数据管理(PDM)在制造业中的应用与发展[J].邵阳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6):102.

[5]邹生.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内涵、难点和对策探讨[J].机电工程技术,2014(7):14-17.

[6]童有好.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工作研究与建议,2014(8):19.

上一篇:生态文明背景下消费主体生态化转型的系统化思... 下一篇:农村金融规模、资本投入与农业经济增长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