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铺就小学数学教改之路

时间:2022-09-22 01:40:54

用心铺就小学数学教改之路

【摘要】面对新形势,小学数学教师应以新课改理念为行动指针,进一步强化“生本”观念,站在学生全面发展的全局高度,在正确把握教材、深入剖析教材的基础上,大力推行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强力推动学生个性化发展,从而拉动学生的数学素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教材 教学 学生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8-0123-02

当前,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和教学新情况的层出不穷,小学数学教学改革渐渐进入瓶颈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新形势,小学数学教师应以新课改理念为行动指针,进一步强化“生本”观念,站在学生全面发展的全局高度,在正确把握教材、深入剖析教材的基础上,大力推行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强力推动学生个性化发展,从而拉动学生的数学素养水涨船高。

一、正确审视教材

小学数学教材中的知识分布条理清晰、布局合理,对基本概念、公式及法则的讲解深入浅出,教学节奏感适度,知识分布主次各得其所,系统性较强。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正确审视教材,准确把握教材,对内容抽象,不易被学生理解的内容应着重讲解,可以借助多种教学方法的相互穿插,联合发力,放缓难点的理解坡度,将易混淆、易出错的部分做简单明晰的讲授,教学学生区分领会技巧。由于学生个性化差异明显,教师在施教中,可尝试设计多种层次、不同梯度的教学形式,帮助学生准确把握教材,深入领会教材,找准学习的切入点。

小学数学教师在窥探、研究教材时,应从教材内容的“活”上做文章,找准教材“活”的引线,用力牵引,创设“活络”有效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从感性思维向理性思维的过渡。此外,课后练习题也应引起足够重视,因为课后练习题往往是与当堂教学内容最为贴切的“练兵”形式,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习题解析提醒时,应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善于读题,正确理解题意,从中抽取出用价值的解题信息,并进行整合统筹,从而梳理出正确的解题路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同时,通过对课后习题解题思路的正确领悟,学生对教材的编排意图有了一定的了解,对教材知识的学习思路更加清晰了,整个小学知识体系架构在学生心中隐约可现,运用教材、分析处理教材的能力大大增强。

二、注重反思教育,让反思成为学生学习的内驱力

小学数学学习不是简单的“物流运动”,而是通过“知其所以然”的过程性探讨,让学生的数学素养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形成自己独具个性化的学习理念和学习方法,促进自身自主学习能力的跃升。小学数学知识体系虽然相对简单易懂,但其抽象性仍不可小觑,小学生身心发展尚待完善,感性认知占据主体地位,对数学知识本质的领悟不可能一蹴而就,这决定了小学生必须要经过多次思考、反复探索才能达到特定学习目标。反观当今小学数学课堂,反思的元素虽然星罗棋布,但未形成一定规律性,合力释放不够明显,经过认真窥探,小学数学课堂的反思节点还是可以清楚罗列的:第一,在思维横飞的小学数学课堂,小学生对问题的思考过程反思意识不强,教师可在一些解题思路、过程分析或运算过程表述中进行适度提醒,促使小学生反思意识觉醒,从而积极主动的进行大胆反思,让反思成为小学生学习数学的方法利器;第二,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当学生对一些拔高应用题或思维拓展题百思不得其解时,教师可适当做一些启发式的说明或点拨,引导学生对其解题思路进行重新梳理检查,找出症结所在,从而突破思维“桔梗”顺利找出解题突破口,这对学生的成功经验的收集总结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如,在学习完“分数的基本性质”这一章节后,教师可创设一些针对性较强的习题供学生思考,为反思造势:请简述分数的基本性质推导衍生过程,你从中获得何种启示?通过对分数基本性质的学习,你觉得它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这些带有思维延伸和拓展意味的问题,霎时点燃了学生的思维运行欲望,促使学生沿着反思的方向驰往,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大幅提升。

三、关注教学评价机制的优化

学生的学习过程需要教学评价机制的检验,教师根据教学评价机制的运行情况,从中窥探出学生学习状态、学习效率等方面信息,既注重教学的过程性矫正,又对学生的学习水平作出了科学的判断。评价方式种类繁多,检测、阶段知识小结、自我评价及提问反馈等多种形式次第上场,优势各显,甚至交互作用、联合发力,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甚嚣尘上。学生在教学评价机制正常运行和加速推进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所见长,创新思维意识和实践能力潜滋暗长,并且,随着新课改被逐步引向深入,一些新的教学评价形式更是脱颖而出,为教学评价的长远发展填注了新的动力。

总之,小学数学教学改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小学数学教师应在素质教育理念的正确指引下,以新课改为契机,强化教育发展观念,以发展的眼光看教育,以发展的思维审视教育研究,做与时展同步的教育改革先锋。

参考文献:

[1]李丽丽,浅议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构建[J],基础教育论坛,2014.10.

[2]孙康,浅析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创新[J],小学科学,2013. 03.

上一篇:典例勘误与解析 下一篇:高师院校高等数学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