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兴趣

时间:2022-09-22 01:04:09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兴趣

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作为一名教师,其任务首先就是教。现在的小孩,早已不能用过去的单纯的说教式教学了。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人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活动的心理倾向,是引起和维持人的注意力的一个重要的内部因素。一旦学生的兴趣激发出来,教学就会取得事半功倍之效。

学生的兴趣点在哪,又如何把学生的兴趣点应用好,我认为首先就得从学生成长的兴趣入手。每一个学生,在他们的成长中,其实都是在潜意识下对知识的吸收。在愉快中学习 ,能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思维敏捷,从而更容易接受知识,迸发出智慧的火花,焕发出语文课堂的活力,进而开发智力,陶冶情操,优化教学效果。课堂作为主要的师生之间传教授业的地方,自然成为学生知识吸收的主要战场。在多年的教学课改实践中,我主要做了几个方面的探究:

一、互动交流

传统的课堂教学,学生是桶,等着老师不停的往里灌东西,往往在四十分钟里,老师累得满身疲惫,学生也一样,灌输成了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途径,效果倒成了其次。建立活跃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 以生动有趣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就成为新课标下教师要做的首要事情。早在明代,教育家王阳明说过:“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 说的就是教学的情趣,寓教于学。教师可以设置一些有趣的,带有挑战意味的,悬念式的情境,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让课堂气氛活泼起来。教师让学生大胆发言,组织讨论学习,课堂气氛活跃,激发了学生的思维,碰撞出灵感的火花。让学生成为一堂课的主体,沉浸在学习的乐趣当中,学生在悬念下产生认知矛盾,对疑问有了探究的欲望,自觉地去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二、融合

记得曾经在学生的一篇习作上,有过对自己上课时的情景描述:铃铃铃,上课了,熟悉的高跟鞋声再次响起,我们立刻回到自己的座位上,期待着小吴老师美妙一“课”的开始……我看到后不禁一笑,原来学生们竟然有了我“小吴老师”可爱的称呼。微笑是人际交流中一种最好的方式,微笑让学生对教师没有惧怕感,课堂气氛温和。如果教师板着脸孔,摆出高高在上的姿态,让学生感到压抑,学习有紧张感,课堂气氛变得生硬、冷漠,不利于教学的开展。 其实成功的一堂课,不仅需要的是课上的互动,课后的师生融合更能激发起学生持久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我经常教导学生:教师不是万能的 ,也是会有犯错的时候,一起进步,我们才是真的进步。师生之间是融合的关系,学生应当敢于质疑。在这种坦率的学习气氛中,教师非但不会降低自己的威信,反而会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一种发自内心的敬意。师生之间的关系会更和谐融洽。师生的融合是创造愉悦和谐的课堂气氛的基础,也成为教学乐趣的基础。

三、提问

提问是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教学方法之一。 因此,教师提出问题时要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体现出教师对学生的殷切期待。有了师生之间暧暧的情谊,学生的回答就会更加的主动,活跃。例如:在《小露珠》一课中,设置情境提问:“青蛙会如何赞美小露珠呢?要是你来,你会怎样问候小露珠?”其声调表情都要像日常问话,而不应是审问。学生回答时,教师可适时运用鼓励性语言(如:“嗯,很有个性的问候噢。”“你的答案很有启发性。”)或适时地插话,进行圆场和启发。

四、游戏活跃课堂

小孩子天性好玩,对游戏有着强烈的兴趣。将学与游戏结合,学生对喜欢的东西学得就快,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游戏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的学习情感,从而快乐、有效地学习语文。教师在课堂创设游戏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情况来选择,用生动活泼的形式,恰当的手法表现出来,让学生真正地体会到其中的乐趣。例如在《小露珠》一课中,我就采用了小朋友游戏的方法,课前布置学生手工制作课文中出现的动物头像,而在上课后充分利用好道具,在板书中,只列出“闪亮、透时、圆润”三个词组,让学生感知后,开一个小小的舞台剧,学生上台角色扮演小露珠、青蛙、蝴蝶、蟋蟀模仿着文中的对话,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让课堂气氛活泼起来,让学生快乐的体验着课堂所带来的乐趣,也收获了课堂带来的丰富的知识。营造良好课堂氛围的方法有很多,还需要我们在教学中不断去发现和总结,相信这样的教学能把孩子们引入学习的自由天地,让他们快乐地邀游在知识的海洋。

五、课堂里的民主

教师是为了教会,学生是为了学会,学生对知识的获知其实就是一个从学到学会,到会学的过程。如在新课开课之前,要学生提前“温热”课文——给学生事先把课文关键词、句准备好;回答时,允许他们看这些“纲要信号”,这样,学生就胸有成竹,良好的心理状态更能使他们发挥出水平。自信,也能成为他们乐于学的动力源泉。让学生在自信这样的动力源泉下,加上教师的引导,有的放矢,在作评价时,学生自己充当评委给自己和同学评分,教师只是作为指导者和观众,教师的充分信任,必然会得到学生的回报。一定程度上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掌握的情况来评价自己或同伴,这种民主的评价方式更会增进师生间的信任感,并能够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下充分地展现自己,发挥出应有水平。

六、运用多媒体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恰当结合教学内容创设情景,必将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多媒体的特点是通过一些视频剪辑,用图象、声音、动画、游戏等形式,可以直观的把课材中要体现的东西生动的展现出来,对具有强烈好奇心的学生来说,具有极强的吸引力。创设情景,从而诱发学生学习兴趣。

社会的发展,正在引发教师教学的新的变革。新的课标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师道尊严”的旧观念中走出来,运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创造民主、轻松、和谐、浓郁的课堂氛围,建立一个接纳性宽容性的课堂气氛,形成一个互教互学的“学习 共同体”,尊重学生的学习体验,使学生无拘无束地大胆质疑、发表见解,学生才会以愉快的心情钻研问题、启动思维、驰骋想象。

(作者单位:542800广西贺州市新宁路小学)

上一篇:小学语文质疑答疑的训练之我见 下一篇:高三化学复习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