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大地震

时间:2022-09-22 12:52:59

走出大地震

常听人们这样强调:不要复原,而要复兴。诚然,但方向呢?复兴不应仅停留在城市规划这一层面,更应从日本经济整体出发来考量。即便没有这次大地震,日本经济也理应顺着这条路走。不过大地震的出现及其带来的一系列形势变化(尤其是电力制约),加快了这一进程。

构思经济政策时,很少有机会在白纸上构图,因为经济政策总要考虑现实因素。产业结构也是如此,尽管人人都知道改革的必要性,但要缩小现实存在的产业规模,又谈何容易。所以,手术虽不可少,止痛针也缺不了。但这次的东日本大地震破坏力实在太大,震后的灾区如同白纸一张。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英国保留了大量战前陈旧的设施、设备。日本和西德则不然,战争摧毁了过半工厂设施,新设施的建设成为主要课题,因而当英国在过去的传统中束手束脚时,日本和西德则手持白纸,开始绘图。开端不同,后来的经济表现也不同。日本在1947年实行“倾斜生产方式”,为后来以重化学工业为核心的产业结构奠定了基础。

现在的状况其实同当时很相似。大地震摧毁了大量的生产设施,造成巨额损失。但是完全可以借此转变经济结构,转祸为福。当然,日本不是计划经济,政府不可能画好蓝图再强力执行。引导复兴方向的是市场价格,尤其是一些关键性的价格因素,如电力价格、利率、汇率等。这些因素的变动将深刻影响并塑造日本今后的产业结构。

在此过程中,政府可以做的就是尽量引导要素向积极方向转移,尤其是向公共金融资金方向转移,这对当前产业的复兴方向及今后的产业结构影响很大。但问题在于往哪个方向复兴。方向错了,再怎么努力也没有用。

大地震后,面对东日本电力缺乏的困境,如果在该地区推行电力税,就有望实现资源自动转移。东西日本电力使用成本不同,耗电型产业会自动迁往低成本地区。届时,政府若能利用公共金融加以推动就更好了。

东日本大地震没有直接对西日本服务产业带来影响,不可能指望它们自发东移。因此,需要税收、补助政策等诱惑手段加以推进。而引导民间服务产业,难度估计会很大。所以,这次迁移应当以公共实体或半公共实体为主。鉴于护理服务业可吸收大量劳动力,可以考虑将其引入东日本,届时还可通过提高补助推进护理设施在东北地区的建设。而且,地址不一定要在城市内部,土地资源丰富的农村也在考虑范围内。

海外生产也是如此,经济发展方向要求生产设备向海外(尤其是亚洲)迁移。其实在大地震之前就已经存在海外迁移的趋势了,地震加快了这一速度。

受限的不仅是电力,供给面还存在一大制约就是投资。今后两年的投资额较灾前会增长一成左右,投资增加将引发挤出效应,很有可能带来利率的上升,然后汇率变动,日元升值。这样一来,日本出口产业的收益率就会降低。从这点来看,投资最好也放在海外进行。

制造业向海外转移的趋势在2010年就已有所显现,这是顺应经济发展要求的结果。由于日本人整体偏内向,再加上外语不太好,所以还是有留守国内的倾向。日本制造业在海外市场的比例同欧美相比有很大差距。东日本大地震后,日本国内经济形势剧变,之前留守国内的倾向或许也会因此完全改变。这种产业结构上的变化带来的不仅是生产率提高,还将有利于单位GDP耗电量下降。

大地震过后,日本步入投资加速的关键时期,同时这一时期也是产业结构转换的历史契机。产业结构转换要求提高电价,要求放下对日元走高的固有偏见。这一发展方向是一定的,唯有顺应潮流、掌握先机的企业才能制胜。

但制造业转移海外,不是说就和日本没关系了。生产据点向海外转移是利用海外的劳动力和工厂为日本提品。早在20世纪90年代,家电类企业就已实现了这种生产方式的转换。现在我们买的很多日本产品都由韩国或中国等国外企业生产(OEM)。

这几年日本企业极力争取亚洲各国的中间层。这样发展下去很有可能卷入低价竞争,届时日本企业的利润率会进一步下滑。实际上,最值得重视的市场是日本自身的国内需求,这也是日本企业最擅长的领域。

海外制造,再返回日本,初看似效率过低,其实并非如此。经济高速发展时期,日本就是利用海外资源在国内进行加工制造,因为海外资源的运输及其他成本低于国内资源的开采总成本。“没有矿物资源”反而刺激了日本制造业的发展。很多人都说“日本资源缺乏,不利于经济发展”,但事实恰恰相反。

《日本复兴逻辑:大地震后的日本经济》,(日)野口悠纪雄著,胡文静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年1月

上一篇:“掏空”财技 下一篇:追求质量:重构教育均衡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