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医药利好炒作难掩财务风险之忧

时间:2022-09-22 10:41:28

浙江医药利好炒作难掩财务风险之忧

3月23日探下2.75元的低点后,仅用14个交易日就强劲飙升至4.74元,最大涨幅72.36%―浙江医药(600216)近日吸引了众多投资者的眼球。

浙江医药股价暴涨的背后主要是有“公司业绩将来会出现爆炸性增长”的传闻。仅几天时间,公司的产品“本芴醇”这个原本抽象的医学名词就被许多投资者所了解。

公司辟谣

4月7日,因股票价格已连续三个交易日达到涨幅限制,根据相关规定了澄清公告,浙江医药对近期市场传闻“公司有两个产品市场前景喜人,预计公司未来二年业绩会爆发性增长”的说法进行了专项说明:

1、FED是一种新型辅酶类添加剂,可以应用于药品、保健食品、食品添加剂、化妆品等领域。目前公司产品FED处于试产试销阶段,产能规模为月产1吨左右,其盈利前景尚有重大不确定性。

2、本芴醇是复方本芴醇制剂的主要活性物质,它与蒿甲醚一起制成的复方本芴醇制剂,对于治疗重型疟,并发疟疾恶性疟,包括脑疟等疾病非常有效。公司本芴醇车间正在建设中,预计8月投产,年产规模为150吨。

3、公司预计由于上述产品的陆续投产会对公司未来二年的主营业务收入和净利润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但不会发生传闻中所说的爆发性增长的情形。此外,由于原油价格的持续上升,基础化工原料价格不断上涨,公司主导产品VE的原料成本将持续上升。

综合各方面的情况来看,公司董事会的这则公告是比较客观和可信的。对上市公司而言,能适时推出新产品,无疑可能会对公司今后业绩产生良好影响,也增添了投资者的持股信心。但这则公告与市场离谱的传闻相差甚远,正如公司所说,其中一个产品盈利前景尚有重大不确定性,同时公司主导产品VE利润压缩。这些情况折射出近期市场投机资金疯狂追逐浙江医药存在较多不理。

迟到的价值挖掘

浙江医药的相关市场传闻主要来自某券商近日的一份研究报告。该报告对公司FED和本芴醇两个产品的市场前景和对公司经营业绩的影响进行了乐观的预期。但该报告大大滞后于“本芴醇”利好公布日期,这不能不使人多少感到有些“意外”。

查阅浙江医药的公开资料,市场热烈追捧的“本芴醇”题材早在去年12月20日就已经为市场知晓,主要内容是公司与诺华公司有关本芴醇项目的合作事宜谈判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公司与诺华公司签定了一份关于诺华公司购买公司本芴醇的重大合同,合同约定公司投资建设的本芴醇新车间如在2005年8月前验证合格且完成相关的国际注册文件,诺华公司将按确定的价格和数量购买本公司本芴醇产品,合同总金额为2589万美元,产品交付期:2005年9月―2006年8月31日。由于本芴醇复方制剂已列入WHO世界卫生组织基本药物核心目录,公司认为本次合同的签订,将为公司带来较好的经济效益。

从投资的角度来看,这则合同至少应包含三个需要考虑的点:一、浙江医药能否在2005年8月前验证合格且完成相关的国际注册文件,主动权不在上市公司;二、产品交付期为2005年9月―2006年8月31日,2006年8月31日以后可能的合作呢?没有交待清楚;三、尽管合同金额相对诱人,但利润率到底如何,一般投资者也无从知晓,难以准确判断对公司经营业绩的影响。

这三点均存在不确定性。对投资人而言,只看到项目的前景而看不到其潜在的风险是投资的大忌。公司刊登这则公告时,市场的反应是比较理性和谨慎的,只是在去年12月20日、21日稍做反弹就重归跌势。

同样的基本面,同样的题材,如今却吸引了大量资金蜂拥而入,公司股价出现了罕见的放巨量上升,超过当初利好公布时的价格。难道仅仅是因为这家券商的一份报告吗?

有市场人士分析,综合近期浙江医药的走势,更大的可能是庄家的自救行为。截至去年9月底,公司第一大流通股东天一证券持股1888.13万股,持股比例为4.20%。天一证券成立于1991年,原名宁波证券公司,可查的资料是2002年初持有295.8万股浙江医药,至2002年底猛烈增仓1485.46万股,使持股总量达到1781.26万股,其后动作较小。但由于2002年浙江医药股价尚在下跌中部,其后天一证券被套应该是不争的事实。虽然不能断定天一证券是这波行情最大的赢家,但股价上涨的背后可能藏有旁人不知的故事。

财务风险之忧

浙江医药主营业务收入主要来自于原料药、制剂药、食品药等,但是这些业务由于毛利率偏低,特别是占比重较大的原料药毛利率仅为7.06%,表明公司盈利手段有限。公司业绩2001年每股收益0.036元、2002年为0.042元、2003年为0.013元也侧证了这一点。因坏账计提比例调整因素,公司 2004年年报预期不会太高。

公司“三项费用”居高不下:2004年前三个季度主营业务利润为1.355107亿元,而经营费用、财务费用、管理费用就达1.286043亿元,占主营业务利润的95%。

偿债压力巨大:截至去年9月底,公司货币资金297,652,478.89元,而短期借款竟然达到970,262,566.00元。资产负债比率为67.1%,流动比率为0.88。

巨额担保不容忽视:公司2004年上半年累计担保发生额3.4455亿元,公司对外担保总额5.1701亿元,远远超过期末净资产6.1728亿元的50%的“警戒线”,且对外担保仍在增加,2004年11月底公司对外担保余额增为5.25亿元。其中对浙江昂利康制药有限公司的1106万元担保因该公司的资产负债率高于70%,不符合中国证监会2003年8月的《通知》的有关规定。被担保单位的前三大单位是升华集团控股有限公司1.85亿元、新昌国邦化学工业有限公司6495万元、浙江浙大网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亿元、康恩贝集团有限公司1.5亿元。

上一篇:中成药国际化危而生机 下一篇:要在中国做第一必须涉足O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