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宝刚与北京青年的对话

时间:2022-09-22 10:30:08

赵宝刚与北京青年的对话

电视剧《北京青年》已在北京卫视播出,作为继《奋斗》、《我的青春谁做主》之后赵宝刚“青春三部曲”的压轴之作,该尉非常吸引观众的目光。1955年出生的赵宝刚已经年近60,但是他却跟“青春”较劲。在剧中提出“重走青春路。改变中前行”的理念。并称该剧是一个50后和80后的对话。日前,记者采访了赵宝刚。并结合对他的采访内容。以及该尉的一些情况。采访了数位现实中的80后北京青年,从而拉开了这场对话。

电视剧《北京青年》以土生土长在北京的四个堂兄弟为主角,分别由李晨、任重、贺刚、杜淳饰演,名字叫何东、何西、何南、何北。故事开头讲述的是人生的迷茫,老大何东过了五年波澜不惊的公务员生活,即将结婚时,却陷入思想斗争;何南是个海归,回国创业却四处碰壁陷入种种尴尬:何北既没文化也没能力,却总是怀摧不切实际的梦想……何家四兄弟的出场状态反映了现在部分青年人的生活现状:在现实与理想的冲突中不得志,在父母的期望与自己的心愿背离时犹豫徘徊。在人生的瓶颈期,何东放弃了安稳和熟悉,辞去职务。成为“重走青春路”的领头人,开始了一场充满未知的勇敢冒险。烟台是重走青春路的第一站,他们在这里进行了生存初体验:从底层做起。从挣第一口饭算起。深圳一站。兄弟几个开始做事业。在这个过程中虽然屡屡碰壁,却也让他们认识到自身的局限和能力。在丽江的森林里。这群年轻人经过了惊心动魄的“生死局”后,他们大彻大悟。认识到。要改变心态。积极地去面对生活中的所有困扰。

赵宝刚很善于讲话,你会不知不觉地被他说的话吸引,作为目前在电视领域的领军人物之一,赵宝刚在自己的作品中加入了很多值得思考的东西,他也常常在创新,如《男人帮》,如这部相较于《奋斗》、《我的青春谁做主》更加具有“思考性”的《北京青年》。

人不要成为追求、物质的奴隶

记者:您制作《北京青年》源于什么样的原因?

赵宝刚:我拍摄这部电视剧的理念来自1998年,那时候我拍摄《永不瞑目》,走了25个城市,一天在我夜里睡不着,爬上小山,漫天的星星,突然我心中有一个感悟,我们平时沉醉于城市中的惯性中,人生应该给自己安排一点无聊时间。人不要成为你所谓理想、追求、物质的奴隶,如果你看不出问题,你可能陶醉其中而不自省。

这次感触特深,1998年之后我开始给自己留下生活的空间和时间,后来我做的一些戏都源于那次思考,像《奋斗》、《我的青春谁做主》等都是这种思考的结论。当《奋斗》中的陆涛、“我的青春”中的钱小样像当下的年轻人一样接部就班工作了三五年之后,或许这个时候再回头看看,可能又会发现所争取来的并不是自己想要的了,那么这个时候怎么办?《北京青年》正是想为大家讲述这样一个“青春重新走一回”的故事。“重走青春路”并不是号召大家都辞职

记者:那这个故事主要是想告诉观众什么东西?

赵宝刚:拍摄《北京青年》的目的就是人在年轻阶段要勇于挥霍一下自己的青春,我说的挥霍不是瞎挥霍,而是有目的的挥霍,现在的年轻人对于青春可能太保守了,固守在一个固定的环境、一个空间里面去生活,为了吃住行的改善,其实这对于你未来自身的价值的实现是没有意思的,在年轻的时候你多挥霍一下,去尝试一下很多事,进行其他的挑战。这对于自身价值的体现是非常有意思的,《北京青年》这部片子真正想告诉你,生活中应该用不同的角度去审视一下我们自己,然后你走出去看一看,是不是外面的世界还有你想不到的东西。那个时候你再回到你的工作岗位上的时候,你眼界不一样,你对生活的态度也会改变的,遇到一些原先以为苦恼的事情,你的感受也许完全不一样,你算一下,你从1岁生长到18岁,之后,只有3到5年的青春期,剩下忙于工作,让你喘不过起来,到30岁你成家之后,你身上肩负的责任更大,人们应该算下这三五年的青春期怎么过,不要过早地固守在一个平台的模式里面。

还有我们这个戏的另外一个主题,改变从自我开始,我们现在特别想改变其他的人,也特别想改变这个环境,那你为什么不从改变自己开始呢。

在伦敦威斯敏斯特教堂旁,矗立着一块墓碑,上面的一段碑文令我印象深刻:“当我年轻时,我梦想改变这个世界;当我成熟后,我发现我不能改变这个世界,我决定只改变我的国家;当我进入暮年,我发现我不能改变我们的国家,我的最后愿望仅仅是改变一下我的家庭。当我现在躺在床上,行将就木,我突然意识到:如果一开始我仅仅去改变我自己,然后。我可能改变我的家庭;在家人的帮助和鼓励下,我可能为国家做一些事情;然后,谁知道呢?我甚至可能改变这个世界。”

《北京青年》中我用何家四兄弟的视角,诉说当下一代年轻人对于青春的憧憬和追求。放弃了没有激情的爱情,放弃高薪的工作,放弃在北京的人脉关系,去陌生地方重新开始,也许有人会认为这是疯狂,但我们这部剧告诉你,这才是人生,一个充满激情的人生。我现在特别想给青年人一个引导,一个启迪。

记者:剧中何东几人辞职了,“重走青春路”,您觉得现实吗?

赵宝刚:“重走青春路”并不是号召大家都辞了职、为所欲为。现在的年轻人太保守了,为了各种目标不敢去做一些事情。希望人在青春期时思想要禁锢,准确地理解自己,用各种方法重新过,—切都还来得及。我只不过提倡了这么一种理念,并不是说一定要接照剧中的所有人物的做法,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情况,我是提醒你们往这儿想一想。

我18岁时12磅的大锤能抡100多下。

记者:现在的北京青年在你眼中是怎么样的。

赵宝刚:现在的北京青年还不如我们那代青年,我们那代人,很多的东西,我们往自身身上寻找,我们寻找自己的娱乐方式,那时的我们很平和,欲望没有那么高,现在的生活对于年轻人充满各种欲望,诱惑力特大。年轻人的娱乐方式是卡拉OK、饭局。其实生活说穿了就是穿衣、吃饭、睡觉……可是现在的很多年轻人为了物质变成物质的奴隶了。我认为现在的北京青年不缺少有志者、优秀者,但大多数人可能有一点不快乐,又找不到一个真正的原因。

现在的青年文化上足够,但生存能力上缺乏,现在的孩子老实得一塌糊涂,太温室了,不叛逆了。很多城市中的青年圈在父母身边,自身生存的价值没法检验。大学毕业能不能养活自己?很多人不行,进一个单位应聘进不去,托个关系能进去。造成了他们的能力的不够,也许当你闯荡一番后,这些能力增加。

上一篇:浅析当今社会的人才浪费十大现象 下一篇:宠物:BTV主持人彩虹:我家Rita是个乐天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