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期肺癌也会成“慢性病”

时间:2022-09-28 04:45:19

肺癌是一个致死率极高的恶性疾病,是全球头号癌症杀手。我国每年因肺癌死亡的人数超过60万人,其中非小细胞肺癌约占80%。

肺癌是最常见的肺部原发性恶性肿瘤,严重威胁人体健康和生命。近年来,世界各国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逐渐上升。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肺癌死亡率已跃居各种恶性肿瘤死亡之首。非小细胞肺癌是一种恶性程度较高,容易复发、转移的恶性肿瘤,超过半数以上的患者在确诊时已属相对晚期。失去了手术治疗的机会,即便能手术的患者也容易发生复发转移,加上放、化疗的疗效不甚明显,因此,患者的生存期并不理想,晚期肺癌的中位生存期一般只有8~10个月,不少患者一经确诊,就已经进入了生命的“倒计时”。

根据不同患者的不同情况,参照体质、年龄、肺癌类型、分期等实行个体化治疗,是晚期肺癌生存期大幅延长的重要原因之一。随着创新抗癌药物的应用和个体化治疗、靶向治疗等,将使更多肺癌患者看到“带癌生活”的前景和希望。目前针对不同病情的晚期肺癌患者,制定包括手术、化疗、放疗、靶向治疗等多种治疗手段在内的个体化综合治疗方案,多管齐下,使肺癌治疗更科学、更有效。

据晚期肺癌病人调查结果显示,患者总体生存期明显改善,获得大幅度延长。五年前,晚期肺癌患者的平均生存期是9个月,现在平均生存期提高到18个月,2年生存期提高到30%。

6年前,一位65岁的山西病人哭着来就诊。他因为发高烧,查出左肺有一个15厘米大小的肿瘤,已经侵犯心包并且出现了胸水,诊断为肺癌晚期。当地医生告诉他只能活几个月,病人和家属抱着最后一丝希望来到北京。根据穿刺结果,这个病人病理诊断为“低分化鳞癌”。考虑到病情已属晚期且不宜手术,我先给他进行了3个周期的化疗,肿瘤明显缩小,然后做了手术,术后再追加化疗。如今,病人已经平稳地度过了6个年头,达到了无瘤生存状态。

还有一位54岁的北京患者,发现右上肺有个11厘米大小的肿瘤时,伴随高烧、憋气等症状,影像学检查提示已经有了骨转移。对于这样的晚期肺癌患者,虽说手术难以达到根治的效果,但当务之急是缓解病人的症状,于是先给他做了切除肺原发灶的姑息手术,减轻了肿瘤带来的痛苦。接下来再给他6个周期的化疗,肿瘤彻底消失了。从第一次见到这个病人到今天,11年过去了,病人生活得很好。

在临床实践中,以上两个病例并不是凤毛麟角,随着个体化综合治疗研究的不断深入,这样的奇迹已经越来越多。调查表明,七至八成的肺癌患者被诊断时已经是中晚期,通常这样的病人就如同被“判了死刑”。但临床实践表明,晚期肺癌患者也有了长期生存的可能,对于相当一部分病人来说,肺癌已经不再是“绝症”,而转型为像糖尿病、冠心病一样的“慢性病”。

中晚期肺癌患者,可以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完全不能手术的,往往有多器官的广泛转移,这样的病人一般选择个体化的非手术治疗;第二类病人可以先化疗,等肿瘤被控制住了,再进行手术,术后再追加化疗来“巩固胜利果实”;第三类病人则要先进行姑息性的手术,以解除症状,提高病人生存质量,然后再用化疗等手段控制病情。病人的治疗路径以及具体方法的选择,应基于肿瘤病理类型、恶性程度、分子分型以及病人自身状况等因素进行充分评估,这样才能找到对病人来说最优化的治疗方案。

通过一系列的综合治疗,肿瘤被控制后,病人绝对不能因此而掉以轻心,防止复发对于延长生存期很是关键。有位病人,晚期肺癌经治疗无瘤生存已达3年,以为没事了,家里开始装修房子,一忙一累,加上频繁接触有害气体,出现了乏力、消瘦、咳嗽等症状,经检查,肺癌复发了。所以,肺癌病人即使获得了满意的疗效,还应该远离致癌因素,如戒烟、避免劳累、避免接触有害物质等。

定期随诊也很重要。即使肿瘤复发,如果能够早发现、早治疗,将其消灭在萌芽状态,多数还是可以得到有效控制的。应根据具体情况,定期进行胸部CT、腹部和颈部B超、血液肿瘤标记物等检查,尤其是出现不明原因的乏力、消瘦、咳嗽等症状,要随时上医院复诊。最后还需强调,积极锻炼身体,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心态,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对患者的康复和长期生存也是大有帮助的。

郭惠琴 北京协和医院胸外科教授、主任医师。擅长以手术为主联合放化疗、生物治疗及中西医结合的个体化综合治疗手段治疗肺癌及其他胸部恶性肿瘤,截至到2009年是中国国内第一位获博士学位的女胸外科中青年专家。她对晚期肿瘤患者的综合治疗进行了大量的临床实践和深入的研究,打破了国际医学界公认的晚期肺癌肿瘤患者手术无意义的常规,对部分已发生转移的肿瘤患者先施行姑息手术治疗,然后进行包括放化疗及生物治疗的个体化综合治疗,取得了可喜的疗效。

门诊时间:每周星期二、五上午,每周星期三全天出诊。

上一篇:服饰:夏末换装轻松搞定 下一篇:函数思想方法在中学数学解题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