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音乐对幼儿进行 情感教育的点滴体会

时间:2022-09-22 10:00:07

用音乐对幼儿进行 情感教育的点滴体会

音乐是一种声音艺术,而艺术的核心是审美。通过音乐教育发展幼儿的听觉感受性,培养幼儿的审美感知能力,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听觉能力的发展又有赖于对音乐的特性的辨别能力和对旋律、节奏的感受力的提高。起初阶段,幼儿缺乏音乐听觉,这就需要通过唱歌教学,使孩子们做到唱准音调,做到音准,学会辨别音的高低,逐步掌握节奏节拍,发展节奏感。幼儿提高了对音乐特性的辨别力,就会逐渐听懂音乐,想象音乐意境,领会音乐的美。

音乐教育属于情感教育,它的作用完全不同于抽象的说教,而是在学唱或欣赏歌曲中,那和谐、明快、动听的旋律直接浸入孩子的心扉,使他们产生某种音乐形象,而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在教唱《劳动最光荣》时,教育孩子爱劳动,如果单靠老师抽象地说理往往难以取得预期的效果。而当孩子唱到各种小动物们忙着造新房、采蜜糖,贪玩耍等不同行为,就能使小朋友作出正确判断,要学习小喜鹊、小蜜蜂,劳动最光荣,从而联系实际,在平时生活中,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也应该自己完成,作为家里的一分子,也要帮助父母,成为他们的小帮手。如学唱《国旗多美丽》这首歌曲,就能激发幼儿热爱祖国的情感。学唱《学做》《小海军》能激发幼儿热爱的感情。学唱《我给爷爷捶捶背》,能够培养幼儿尊老爱幼良好品德。学唱《好朋友》能培养幼儿友爱互助的情感。

人的本质在于社会性。在一定程度上人的个性形成依赖于他同社会环境的关系如何,幼儿与集体、老师、小朋友的关系如何对情感的发展有重要影响。成人对幼儿的爱总是使幼儿的精神需要得到满足,幼儿与同伴有良好的关系,就会引起良好的情绪反应。幼儿由于在音乐游戏中遵守规则,善于与同伴较好地配合而获得良好的活动效果,就会受到老师和同伴的赞扬。如在学习音乐游戏《拔萝卜》时,我让孩子们自己商量谁扮演老爷爷,谁扮演老奶奶之后随音乐一起拔萝卜,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大萝卜终于了,孩子们的情感在游戏中得到了极大愉悦和满足,同时也使孩子们明白了团结起来力量大的道理。

在幼儿园的集体活动中,随着知识面的扩大,认识的发展,随着情感所指向事物的性质的变化,幼儿的情感也就逐渐深刻化。如问一位刚进幼儿园的小男孩:“你爱爸爸吗?为什么?”幼儿回答:“爸爸给我买枪。”这种真实而淳朴的回答,是由于孩子知识贫乏,情感体验肤浅所致。通过音乐教学和其他活动,可以扩大孩子的知识面,提高幼儿的道德认识和明辨是非的能力,使幼儿认识到应尊敬父母、老师,要爱他们,是因为他们辛勤劳动,为身边的人做了很多好事。由于音乐教育渗透着智力因素,伴随着道德教育,因而不断地提高了幼儿的思想认识,使他们的情感体验也不断加深。

音乐是一种声音艺术,声音是在时间过程中流动的,音乐艺术是在时间过程中,以运动的方式逐步展示其艺术形象,表达其情感的动态艺术。在一首音乐作品中可以集中表达一种内容和情感。如幼儿欣赏《摇篮曲》时,他们就能感受到摇娃娃睡觉时的亲切、的情感。在一首音乐作品中,还能表达其内容情感发展变化。音乐情感发展变化是从音乐创作和音乐表演两方面来表现的。如《拉拉勾》全曲分两段,前段表现小朋友生气了,旋律下行,音调迟缓、无力,把“不理不睬”的节奏拉长又缩短,唱时把不理不睬的“理”“睬”唱的短促有力,表现出孩子们生气,互相不理不睬、撅嘴巴的不愉快情绪和神态,间奏的节奏由紧凑变得逐渐缓慢,把不愉快的情绪酝酿转换成和解的情绪。第二段,小朋友伸出小手指头拉拉勾,又做好朋友了。旋律音乐提高、音调上昂、节奏活跃,唱时速度稍快,休止符要停得准确,表现出轻松、愉快、活泼的友好情绪。歌曲把孩子之间生气又和好的情景表现的活灵活现,流露出天真纯朴的感情。

在音乐教育活动中,只有选择那些优秀的音乐作品作为教材,才能为孩子们的审美活动、情感活动提供广阔的活动天地。

上一篇:民族地区高校构建民族团结教育课程体系探析 下一篇:与孩子们在区域活动中共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