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坦然地生活

时间:2022-09-22 09:27:51

更坦然地生活

艺术品替那些不擅表达的人说出他们的感受。“艺术家与孩子对画”就是一场关于表达和倾听的交流试验,构建“艺术家一城市中的孩子一灾区的孩子”在绘画艺术上的交流平台,直抵内心。

5・12汶川大地震一周年之际,我们不再面对废墟沉默着悲伤,灵魂的色彩最终战胜了悲伤和恐惧,更坦然地生活。

5・12汶川大地震一周年之际,成都的城市节奏早已经恢复了正常,车水马龙,人流如织,像往年一样,提早进入了夏天。身边谈论NBA季后赛和欧冠的人比往年多,谈论《本杰明・巴顿》和《平民窟的百万富翁》的博客们长篇大论,SUBS在ZEBRA上的嘶吼带起超大POG0狂潮……这些似乎都在暗示,2008之后,人们开始重视发觉自己的生活和内心。

科学不是万精油。头痛的时候吃阿司匹林;抑郁的时候吃百忧解。多巴胺和肾上腺素可控,但是涉及到人类的细微情感问题,科学恐怕也无能为力。当然,我不是非此即彼地在理性与感性之间做出选择,如你所知,人们一直以来都在寻求另一种方式。英国当代哲学家罗杰・斯克鲁顿在一次接受采访时痛快地指出了人们面临的问题――“如今,人类的抱负已无可挽回地陷入了窘境,我们也无法再建构起自己的生活,从而自主自愿地获得令人满意的结果;我们无法再建构起自己的生活,以至于我仇生活的每一部分都只能够彼此相互照应,从而在另 部分那里得到看似充分的满足。我们的目标土崩瓦解。我们的生活支离破碎。没有什么可以开花结果。而所有这一切都是注定要发生的,原因就在于我们身处的这个时代。”

生活支离破碎的,不仅仅是在上一个黑色5月中遭受灾难的人们。幸好罗杰大叔的论调不止于此:如果艺术被运用得当的话却可以缓和这种破碎。我们运用自己的艺术鉴赏力不仅仅向我们自己表白对于大干世界的喜怒哀乐,而且也是在彼此之间交流对于大干世界的喜怒哀乐。总有一种努力试图通过审美的对象来使你的生活更加了然。

艺术品替那些不擅表达的人说出他们的感受。“艺术家与孩子对画”就是一场关于表达和倾听的交流试验,构建“艺术家嘲市中的孩子灾区的孩子”在绘画艺术上的交流平台。晏济元、何多苓、周春芽、程丛林、李家正、唐建中。杨寒梅、刘洵、朱林、曹阳、陈强、李茂、蒋鹏、汪念先等十多位艺术家提供体现生命、希望或美好的绘画作品用作被模仿的样本。

令人欣喜的是,不论是从构图还是色彩上,我们看到的都是孩子们的纯粹、真实和直接――在临摹的时候,他们只看自己想看的,用自己喜欢的色彩,表达他们所理解的事物。样本和临摹品之间,显然呈现的是无声的交流。

活动的初衷是用艺术培育心灵,用孩子的眼域看艺术家的世界,借孩子的画笔描摹生命和希望。但是显然,它的意义已经不止于此,而是一场艺术家、孩子和观赏者之间的三角交流、各自的独白和审视。

孩子们淋漓地展现着自己的内心,如果我们用冷暖色调与内心的忧郁与欢快相对应的理论来看待这些作品的话,可以确定的是,这些孩子已经渐渐从阴郁中走出。他们的画作,轻而易举地打动了观赏者。而一些艺术家也开始思考关于艺术的本源、创作姿态的问题,这种思考倒本是无心插柳的。

我们不再面对废墟郁积着悲伤,灵魂的色彩最终战胜了悲伤和恐惧,更坦然地生活。

上一篇:思想是精神的光源 下一篇:回乌拉 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