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张承志执著于理想主义追求的原因

时间:2022-09-22 09:15:30

[摘要]梳理张承志创作历程,从而探寻他执著于理想主义追求的原因,源自于张承志所具有的超越世俗的个性化人格。这一人格突出表现为强烈的独立思考意识。

[关键词]执著 理想主义 意识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4)10-0075-01

在当代文坛上,张承志是一位极具独特的精神世界和文学世界的理想主义作家。从步入文坛开始,张承志就在不断寻找自我,寻找自我心中的一方净土,寻找自我的精神家园,并为之不懈地追求着。

从1978年开始的文学创作,经历过无数艰辛痛苦孤独寂寞,是什么原因促使张承志对于理想的追求如此执著一念?超越世俗一直是张承志的人格追求,突出表现为强烈的独立思考意识。

对于草原的眷恋,对于“北方的河”的依靠,对于哲合忍耶的皈依,无不体现着张承志强烈的独立思考意识。

作为知青的张承志则致力于对草原的无限眷恋的描绘之中。

告别放牧生活的张承志,返城后对都市生态环境渐渐生出强烈的文化抗拒心理。这个城市长大的青年对城市反而不适应了。他无时不感到现代都市文明给他带来的强大的心理压力,他萌生了一种向别处去寻找精神支柱的强烈愿望。这寻找自然而然地与“草原”相遇。因此,张承志早期作品大多是唱给草原的赞歌。

我们需要思考一个问题:既然张承志对草原那么眷恋,为什么他没有就此重返草原,为什么对都市文明产生强烈的文化抗拒心理却没有逃离都市,而是要在都市环境中“沉沦”自我?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就能深切地体现张承志强烈的独立思考意识。

事实上,他对草原的眷恋只是一种纯粹的精神形式。草原在他心目中的完美和谐只是一种感情直观,切切实实的草原生态一定是依旧贫瘠荒凉的,这对他的“心理草原”有着某种具有摧毁性的力量。张承志是以追忆者的身份进入他草原生活的历史的。这种追忆和缅怀,成了张承志被现实生态环境伤害之后的一种假想的精神憩息地,一种并非真实存在的情感与精神家园。这种纯粹精神上的追忆和缅怀,只能是一个逝去的梦,一切都已不同了。

张承志在经历了深切思考之后,明白自己再也回不去他心中的草原了,所以,他一步三回首地离开了自己深深眷恋的草原,去寻他理想中的精神家园。

离开了母亲,张承志又在征程中找到了父亲。《北方的河》最能凸显他对父亲的依附。那位年轻的大学生执著地行走在“北方的河”里,张承志是在借他寻找一个人格理想的支点,寻找一种可靠与稳定的依托。他是在广阔的大地上进行一次次心灵漫游。面对“北方的河”是不懈的思索的意识将它化为父亲的身影。

需要强调的是,张承志的所谓皈依伊斯兰教,并非教徒意义上的完全皈依。张承志在伊斯兰教的教义和实践中找到了一席喘息之地,找到了自己理想的精神家园。说到底,对哲合忍耶的皈依是源于一种信仰的吸引。

在都市中忙于求学和工作的张承志的内心深处依旧痛苦而执著地追逐着他的精神家园。他在贫瘠、荒芜的西北民间找到了重新构建人格理想和精神支柱的基点。他渐渐找到了自己的新的形式,这就是《心灵史》。

然而,张承志毕竟不是土生土长的哲合忍耶回民,他的精神血脉与他们肯定是有隔膜的。真正哲合忍耶贫苦回民的宗教体验是张承志难以真切感知的。张承志确实对哲合忍耶表现有皈依的精神意向,但他毕竟还是没有能够完全地将身心融入进去。哲合忍耶的宗教情感令张承志的精神和灵魂有所依托,但作为有理性的当代知识分子,他又时常感到困惑和孤独。在西海固,他甚至一再想过要放弃那仪礼,要放弃这苍凉千里的大自然。张承志仍一步又一步退着离开了那黄土高原。

我们不难看出,张承志的理想主义历程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强烈独立思考意识下,随着环境、心境的不同而有着不同的追求,从而显示了张承志超越世俗的个性化人格。

【参考文献】

[1]张承志.张承志文学作品选集四卷:小说卷,散文卷,新试卷,心灵史卷[M].海南出版社,1995.

[2]张承志.回民的黄土高原[M].青海人民出版社,1993.

[3]张承志.心灵史[M].花城出版社,1991.

[4]张承志.以笔为旗[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5]张承志.无援的思想[M].湖南文艺出版社,1999.

[6]张承志.冰山之父[M].湖南文艺出版社,1999.

[7]张承志.在中国信仰[M].湖南文艺出版社,1999.

[8]张承志.金牧场[M].作家出版社,1987.

[9]张承志.金草地[M].海南出版社,1994.

[10]张承志.荒芜英雄路[M].上海知识出版社,1994.

[11]张承志.清洁的精神[M].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

[12]张承志.绿风土[M].作家出版社,1989.

上一篇:初探信息化技术手段在研究生管理工作中的运用 下一篇:关于中职计算机教学的方法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