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种镇痛方案用于阑尾切除术术后镇痛的临床比较

时间:2022-09-22 09:09:06

4种镇痛方案用于阑尾切除术术后镇痛的临床比较

关键词 阑尾炎 术后镇痛高乌甲素

资料与方法

资料:2003年1月~2004年12月选择ASAⅠ、Ⅱ组阑尾切除术患者80例,男48例,女32例,年龄19~52岁,随机分为四组,Ⅰ组为单纯高乌甲素组,Ⅱ组为曲马多组,Ⅲ组为高乌甲素PCEA组,Ⅳ组为吗啡PCEA组。

方法:每位患者均采用T11-12硬膜外麻醉,局麻药为2%利多卡因,待术毕缝合皮肤时,硬膜外腔注入不同镇痛药物并随机分组,每组20例。Ⅰ组为高乌甲素8mg(批准文号:国药准字44022158,规格:每支2ml含高乌甲素4mg),0.75%罗哌卡因2ml(AstraZeneca,公司生产,进口药品注册证号为H20020253,规格:每支10ml含75mg),总量6ml。Ⅱ组为曲马多(X20010264,规格:2ml内含100mg),按1.5mg/kg计量+0.75%罗哌卡因(同上)2ml+适量生理盐水稀释到6ml。Ⅲ组在Ⅱ组的基础上再接镇痛泵(北京科联华应用技术研究所生产升华牌一次性使用持续注入器,国药管械准字2002第3660353号,规格:2ml/h,容量100ml)内含(高乌甲素24ml+0.15%罗哌卡因+生理盐水56ml)。Ⅵ组为吗啡(国药准字H21022436,规格:1ml,内含10mg)1.5mg,然后再接同样镇痛泵(同上)内含(吗啡5mg+0.15%罗哌卡因+生理盐水到100ml)。

观察与镇痛测评:分别于术毕后4小时、8小时、24小时、48小时各时点观察与测评以下项目:①各时点的镇痛效果(VAS评分)0-10分,0分为无痛,10分为不能耐受的剧烈疼痛,0-2分为优,3-4分为良,5-6分为差,>7分为镇痛无效;②不良反应,有无呼吸抑制、嗜睡、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及尿潴留等并发症。

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数据输入SPSS10.0软件,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检验水准α=0.05或p

结 果

一般资料:各组皆为20例患者,均完成研究。四组患者性别、年龄、体重、手术时间、利多卡因用量差异无显著(P>0.05),见表1。

四组比较,经t或X2检验均P>0.05差异无显著性。

四组VAS的评分比较。

术后4小时,四组VAS评分相对低,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8小时,四组的VAS评分值有所增加,但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Ⅰ、Ⅱ组术后24小时、48小时点的VAS明显高于Ⅲ、Ⅳ组(P>0.05),但镇痛效果均优良。

不良反应:高乌甲素组恶心呕吐2例;曲马多组恶心呕吐5例;高乌甲素PCEA组恶心呕吐3例;吗啡PCEA组恶心呕吐4例、皮肤瘙痒2例、尿潴留13例(72%)。以上说明,吗啡PCEA组的尿潴留发生率较其他三组显著增多(P>0.05)。四组患者均无发现成瘾及其他并发症。

讨 论

本研究中选用四种镇痛方案用于阑尾切除术后镇痛,镇痛效果优良。

吗啡组尿潴留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三组,尿潴留受诸多影响,吗啡可增加输尿管张力,并使膀胱括约肌处于收缩状态,从而引起尿潴留[1]。而高乌甲素、曲马多无类似作用。高乌甲素是从毛莨科植物高乌头中提取的总碱,经化学分离获得的二萜类单体刺乌头碱的氢溴酸盐,为非成瘾性镇痛新药,镇痛强度是氨基比林的7倍,与度冷丁镇痛效果相当,且有显著的抗炎消肿、降温、解热和局部麻醉作用[2]。无成瘾性,起效慢,作用持续时间长,尿潴留发生率低,其优点为广大外科医生、患者所赞许。尿潴留对生理、心理皆许生了影响,又大大影响了尿道的感染率,主要不良反应为恶心呕吐。

罗哌卡因是新型长效酰胺类局麻药,具有高度的感觉运动神经阻滞分离及对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脏毒性低的特性。所以低浓度罗哌卡因引入应用,对呼吸、循环及运动影响更轻微,更有利于患者早下床活动,有利于更快恢复。

曲马多与单纯高乌甲素应用比较,术后镇痛效果相差不大,但曲马多组的恶心、呕吐发生率稍高于高乌甲素组。

单纯一次性应用高乌甲素与并用高乌甲素PCEA相比,后者持续时间长,但不良反应有所增大,也增加了经济费用,对于某部分患者可酌情选择。

阑尾切除术四种镇痛方案比较,以高乌甲素(或PCEA)为首选,因其镇痛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小,尤其是尿潴留发生率极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陈孔利,陈敏光,蔡宏达.硬膜外注射高乌甲素复合液术后镇痛疗效观察.福建中医学院学报,2000,10(2):10~11

2 邓芳.高乌甲素关节腔阻滞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观察.浙江临床医学,2003,5(12):928

3 赵伟,李荣.硬膜外腔注入高乌甲素后镇痛的临床观察(附600例报告).中国医师杂志,2004年增刊:231

上一篇:肝性胸水的特点及预后分析 下一篇:腹腔内热灌注化疗治疗癌性腹水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