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专注使命必达

时间:2022-09-22 06:19:49

网秦移动多年致力于手机移动安全,在全球业内呈现着迅速崛起的势头。然而,前不久某些做空机构瞄上了网秦,一度把这家企业推上了风口浪尖。

记者见到史文勇时,他刚刚结束了一个会议,行色匆匆。平时,他早晨9点上班,晚上12点回家,没有周末,人称“吃盒饭的COO”。不过,他和公司CEO林宇最喜欢员工称他们“史博”、“林博”。史文勇解释说:“我们公司的博士有很多,所以这个称呼很平常,没有什么炫耀的意思,反而拉近了与员工的距离。”

谈起个人经历,史文勇说:“我是在武夷山脚下的农村长大的,一直到上大一,我都利用假期下地干活。上大学很大程度是圆父辈的梦,读书几乎是我们那时唯一的出路。”史文勇在求学路上走得很顺。上世纪90年代,高考竞争异常激烈,史文勇以全县第四名的成绩进入北京大学,成为一名计算机专业的学子。当新浪、搜狐等门户网站掀起互联网浪潮时,他和同在北京上学的高中同学林宇也产生了创业的冲动,都更加努力地积蓄自己的能力与实力。

1998年毕业后,史文勇进入了北京大学的校办企业。一个偶然的机会,他被一位导师看中,于是就跟着导师继续学习,从硕士读到博士,直到博士后,并且参与了863、973等国家重点项目。

2005年,史文勇博士毕业后,与林宇、邹仕洪合伙在北京邮电大学附近一个废弃的幼儿园里成立了网秦,专注于手机信息安全。“网秦”这个名字,意即“在互联网的春秋战国时代,要发展得像秦国一样强大”。而此时,手机信息安全在很多人眼里还是个“伪命题”。

那时的“三剑客”,除了技术、热情以及凑来的10万元钱之外,几乎一无所有。公司创立初期,危机不断,大半年时间钱就花光了。他们只得又从亲朋好友那里借了100万元,支撑到了2006年8月。眼看着又要“断炊”,天使投资人投进来100万元,但不久又再次陷入危机。万幸的是,信息产业部电子发展基金提供了100万元,总算解决了燃眉之急。史文勇称这一笔笔钱都是“救命钱”。

2007年,网秦有了50名员工,用户超过300万人,并先后获得了金沙江、红杉、富达基金、联创策源的风险投资。2009年,网秦用户突破300万人。2010年9月,网秦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价为“可以改变人们未来生活的十大创新企业之一”。2011年5月,网秦成功登陆纽交所,成为国内移动互联网海外IPO第一股。

回顾网秦的发展,史文勇说:“我们赶上了科技创业的大潮,是时代造就了网秦。要说经验,网秦有两点值得一说。第一,我们以技术创业,走的是一条有技术、有产品,然后去找钱的路,得到资本支持后,公司才得以不断壮大。第二,开始创业时,我们就瞄准国际市场,因为在移动互联网安全领域,全球都在同一个起跑线上。”

史文勇还说:“有的创业者把上市当作一个终点,其实上市只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上市意味着要做的事情更多,大家会用上市公司的标准要求你,这是一种外部驱动,更重要的是要逼迫自己,努力把业绩做得更好。”

针对最近有人称网秦趟了做空的“浑水”,史文勇说:“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网秦在纽交所挂牌两三年了,业绩显著,自然会赢得投资人的认同,也会成为某些人下手的目标。”对此,他们在第一时间发表了官方声明,提供了相关材料,并请第三方做独立调查。史文勇说:“做空者通过说谎制造市场恐慌,但我们很有信心,因为我们是干净的。选择了美国的交易所,就必须接受这种现实。从某种意义上讲,经历一些风波,对团队是一种磨练,也是公司成长的必要环节。”当然,史文勇希望有一个良好的商业秩序。

如今的网秦,用户已经超过5亿,是全球最大的安全服务商之一。史文勇把这归因于“简单专注”的理念。他说:“这些年来,我们就是在专注地持续做移动安全这件事。这样,业务就相对简单,但追求做到极致。这是我们的人生理念,也是我们办企业的理念。”

他还引用了林宇的一段表述:人如果每天都进步一点点,日积月累,就会不断成长,最终获取的会是几何倍数的成长。人生的起点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每天都在成长。人如此,企业也如此。

最后,史文勇深有感触地说:“人生做一堆事情,还不如做好一件事情。网秦从创立到今天,一直聚焦在这个行业,是因为这是个很有趣的行业。我们坚信,移动就是未来,未来所有的信息工具都会移动化。尽管创业很难,成功率很低,但‘简单专著、使命必达’精神,一直是我们网秦成长发展的强大动力。”

上一篇:“五大文化”铸品牌 下一篇:“胖模”的逆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