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写作的“苦痛”与“痛苦”

时间:2022-09-22 05:45:38

学生写作的“苦痛”与“痛苦”

在《语文学习》上读到一篇文章《中学作文有点痛又何妨》,谈的是中学生写作问题。作者蔡成德在文章中指出:“痛苦已经不可避免地成为中学生写作的组成部分。任何回避、消解、甚至美饰都是不足取的。痛苦原本就是人正常生活中的一味,我们应该珍惜才对。有了痛感的生活,才有厚度。只有经历痛感的生活,才会更加珍惜生活中的快乐。”

对此,我深有同感。哪个人的一生不会经受生活的风浪,心灵的折磨?过去说少年不识愁滋味,且不说那只是历经人生磨难的诗人彼时彼地的慨叹,就如今的生活时代而言,现代人在创造了高度发展的物质文明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陷入了压力巨大的生活漩涡,时时会有心神疲惫之感。这种激烈的竞争与快节奏的生活,也早已蔓延到了校园,作为校园生活的主体,学生的烦恼与苦痛成为一种常态。虽然我们不该夸大这种痛感,但至少我们须承认这是中学生的生活体验之一。

在《我与地坛》中,作家史铁生用充满冥思、忏悔、悲悯的文字讲述了一个从生命的虚无出发、盘旋上升的立体的灵魂的故事。其实,人生就是一个困境,史铁生用他的羸弱之躯,向我们展示了一个“诗性生命存在”的不朽姿态,从而向世人昭示了一条永恒的灵魂救赎之道。世界上有很多伟大的作品都是由苦难催生的,所谓“悲愤出诗人”,“逆境出文豪”,例如司马迁、曹雪芹、陀思妥耶夫斯基、普鲁斯特等大师的作品,无一不是从苦难中孕育出来的。中学生的人生经历有限,他们或许不会有作家那样的坎坷遭遇,但是,毋庸讳言,他们所经历着的学生时代也绝不会都充满了愉悦。

语文教材中也有不少以学生内心世界的苦恼为题材的文章,如《羚羊木雕》(张之路),该文结尾写道:

我一个人慢慢地走在路上。月亮出来了,冷冷的,我不禁打了个寒颤。路上一点声音也没有。忽然,我听见有人在喊我的名字,我回过头,只见万芳跑了过来。她把小刀塞到我的手里说:“你拿着,咱俩还是好朋友……”

我呆呆地望着她,止不住流下了眼泪。我觉得我是世界上最伤心的人!因为我对朋友反悔了。我做了一件多么不光彩的事呀!

可是,这能全怪我吗?

文章所表达的,正是一个孩子内心的苦痛。在成人的世界里,物质的东西往往被看得很重,所以文中的父母会逼迫孩子去讨回送给同学的礼物;而对孩子来说,友情并不是用钱财来衡量的,在他们心目中,互送礼物只是朋友间情义的一种表达,他们根本不会像成人那样考虑礼物的贵贱。他们那份真挚的情感无法得到父母的理解,内心是何等痛苦啊!将这种痛苦之情诉诸文字,不也是能让我们深思,进而让我们对孩子的情义世界又多了一份理解吗?

现在,我们听到了蔡成德的呼吁――“中学作文有点痛又何妨”。甚为可惜的是,这样的声音太微弱。《语文学习》也只是在“声音”栏目里以百字篇幅刊登了他的声音。在谈论中学生写作时,教育界的主流传媒几乎无一例外地强调要写积极向上的生活感受。报刊上鲜见叙写内心痛苦的中学生作文,就算写了,作者或指导老师也要在结尾处“扭转乾坤”。就像鲁迅的《药》中,在坟前添上一个花环,为阴暗的人生添一点色彩,点一盏灯,增一些希望。殊不知《药》的这一位青年教师执教《智子疑邻》给人顺畅自然之感,首先在于她从学生最感兴趣的故事入手,让学生复述故事。其次就是调动学生运用比较法,将故事要比较的重点加以放大,给学生以情感的震撼:1.“请你用儿子和邻人的语气将‘不筑,必将有盗’这句话告诉富人,可以加上必要的动作或称呼。”这是突出放大不同的人给富人的建议是相同的。2.引导学生思考:“财产被盗后,富人对儿子和邻人的态度截然不同,请你揣摩富人此时的心理,为故事补白一段富人的心理描写。”这是突出放大对同样的意见却因为关系亲疏而给出了不同的评价。3.“你会对这个富人说些什么?”这一问,是在学生真切地感受故事之后发出的,所以学生发言很精彩:有生说“不能怀疑别人,破坏邻里和谐”,有生说“不管谁提的,意见正确就应听取”,有生说“怀疑是一把刀,一根箭,如果无端怀疑,就会冤枉好人”。这一教学环节的处理好在将学生拉进故事之中,将问道理、启示之类的问题变成了学生与文中人物的对话。我想:这也是执教者清楚比较两种问法的优劣得失之后的艺术选择。

教学内容的正确选择和教学环节的逻辑设计,要有教师对文本的质疑性阅读,这样的课堂才有新的生成。欧阳修的《卖油翁》是一则经典的寓言故事。“熟能生巧”之所以长期以来占有绝对统治地位,主要源于解读实践对机械类比的习焉不察。所谓机械类比,就是看不到类比项之间的本质差异,只就二者之间微小的相似点来类比而支持自己观点的做法。陈尧咨善于射箭,卖油翁倒油娴熟,二者都是技能的形成,而技能的形成也都是需要熟练作保证的。卖油翁正是仅仅抓住了这一点来教训那个“骄傲”的陈尧咨的――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 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 唯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然而,射箭真的与倒油一样,仅仅凭着熟能生巧就可练就陈尧咨那十中八九的水平吗?常识告诉我们,二者之间的差异性要远远多于相似性:射箭需要过人的臂力,倒油则风烛残年的体力也能胜任;箭射出后方向会因地球引力影响发生偏差,而倒油是往下倒因地球引力的影响只会增进其方向的准确性;射箭之射程要几百倍于油勺到油葫芦的高度。只就这些不同点就可断言,陈尧咨十中八九的成绩绝非熟能生巧这一个因素使然。所谓“唯手熟尔”,“唯”得过头了。所以,“熟能生巧”只是解读《卖油翁》的起点而非终点。卖油翁的类比错误在于只抓一点,不顾其余,无限放大射箭与倒油技能的相同点,而置其天壤之别的相异点于全然不顾,从而得出了一个极端片面的结论。如果读者也被其机械类比所蒙蔽,那也只能被动理解这则看似浅显实则大有深意的寓言。

欧阳修为引导读者识破卖油翁的机械类比的陷阱,设置了多重“矛盾”。首先,是称谓。陈尧咨以射箭当世无双而“自矜”,面对卖油翁的“微颔”旁观,以至“忿然”质问。对这样一个看似缺乏修养的无礼青年,欧阳修为什么会两次用对男子尊称的“公”来称呼(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在此“公”与卖油翁之“翁”的对照之下,褒贬臧否之意,发人深思。其次,是陈尧咨情感变化的突然。我们抓住陈尧咨“忿然”质问说他是个骄横无礼不可一世的人,可这样的一个看似骄横无礼到不可救药的人,在卖油翁表演了一番酌油的功夫之后,就能对卖油翁“笑而遣之”,这一巨大的感情变化,显然不是一个骄横无礼的青年人所能具有的修养。善于发现和挖掘寓言故事中的对比,并运用于实践教学,将比较进行到底,课堂教学中就会不时出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景象。

作者单位: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第三中学(256300)

上一篇:初中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实践 下一篇:如何在记叙文中融入景物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