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时间:2022-09-22 03:24:56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摘 要:计算能力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一种基础技能,对于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学知识具有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呢?

关键词:小学数学;计算能力;游戏;计算习惯

一、设计游戏式的训练方法,提高学生的计算兴趣

兴趣是我们自觉学习的起点,只有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才会有强烈的探索欲望。但是兴趣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我们后天不断地培养。因此,要想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首先要做的就是激发学生对计算的兴趣,但是计算可以说是数学中最为枯燥乏味的部分了,尤其是对于低龄阶段的小学生而言,更是对数学计算没有丝毫兴趣,为此,我们应该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认知发展规律,创设合适的训练方法,让学生对计算产生兴趣,乐于计算。

例如,游戏式的训练方法就是备受当下许多小学数学教师青睐的一种教学方式,因为对于小学生而言,游戏是他们最为喜爱的一种娱乐方式,在游戏中他们可以做到完全放松,全身心地投入其中。而这种教学方式就恰恰将富有乐趣游戏与枯燥乏味的计算融合在了一起。比如,我们可以设计一个“找朋友”的游戏,让10位学生分别带上标有数字0~9的卡片纸帽,由教师说出一个计算式,如18-6等于几?则头上数字相加为12的必须要迅速拉着手站出来,否则要被淘汰。这样使枯燥的计算变得轻松有趣,学生也更加乐于计算了。

二、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计算是数学当中最重要的部分,可以说无计算无数学。但同时也是最容易出错的部分,所以就出现了这样一个奇怪的现象:有些学生基础掌握得很好,也经常进行计算训练,但错误率仍然很高,究其根本是学生没有养生良好的计算习惯,所以容易出现错误。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习惯是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重要条件。因而,我们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努力做到及时发现学生不良的学习习惯,并帮助其改正。

例如,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要求学生养成正确的审题习惯,面对题目时要仔细审题,对于小数点的位置、运算符号等地方要特别注意。其次,要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要求学生在书写过程中字迹工整、格式规范。再次,我们应该要求学生养成打草稿的习惯,因为,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口算能力较差,如果一味地追求快速,就会导致计算结果出错,所以说,要规范学生打草稿的习惯,保证学生计算的正确率。最后,要培养学生自觉检验结果的习惯,这是计算过程的最后一步,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在这一步中学生要重新审题核对,看是否抄写错误,然后再进行计算复查,确保计算的过程准确无误。即使有错误也可以及时发现改正。

以上即为笔者对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两点看法,在此提出,希望可以给广大同仁在此课题的研究上提供一些参考建议。

参考文献:

张洪霞.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

上一篇: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下一篇:“师心”有多大,学生就能走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