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高校协同创新体系的实践探析

时间:2022-09-22 03:05:16

构建高校协同创新体系的实践探析

[摘 要]协同创新是应对时代要求,充分发挥创新主体优势,全面盘活创新资源的有效形式,同时成为高校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实施综合改革的总揽性抓手。构建高校协同创新体系应着力在突出重大任务牵引,统一价值诉求,完善制度体系,强化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探索。

[关键词]高校;协同创新体系;构建; 实践探析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5)03 ― 0155 ― 02

2010年7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颁布,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正逐渐从外延式发展迈向内涵式发展的崭新阶段。纲要中明确指出创新能力提升是全面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的突破口。同时,伴随世界进入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创新业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创新能力不足,创新资源分散,创新效率低下,是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瓶颈。在这种背景下,协同创新日益成为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突破自主创新体制机制壁垒的战略行动。2011年4月,同志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上的重要讲话更是进一步明确了建立协同创新战略联盟,联合开展重大科研项目攻关的重要性。多次在不同场合强调创新驱动,要求以协同创新思维促发展,明确创新在推动中国经济社会深化改革过程中的显著作用。高等学校作为国际间知识会聚与交流的最佳通道和天然中心,拥有先天的多学科优势、丰富的科技与人才资源,在创新驱动、支撑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必须肩负起协同创新的时代重任。

一、坚持问题导向,突出重大任务牵引,提升高校创新能力

高等学校科技创新应真正体现“国家亟需”,紧密围绕国家急需解决的重大战略性问题、基础研究领域的前瞻性问题以及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大公益性问题,通过建立有效的载体和机制,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率,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坚持将社会需求作为协同创新的首要原则,真正由成果导向迈向问题导向。

创新是有组织的系统化实践,协同创新更是坚持问题导向下的有组织创新。问题导向应体现在协同创新方向的选择、实施思路的构建等各个方面。以区域发展类协同创新体系为例,问题导向不仅应面向明确的行业产业,建立从原始创新到共性技术研发到成果转化的完整创新链,还应突出重大任务牵引。而协同创新所要求的重大任务不局限于科技重大专项、行业重大计划、区域重点任务以及企业重点研发项目等,也包括高校内部涉及体制机制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团队建设、绩效评价体制体系改革等。

通过围绕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大需求,不断凝练、落实、组织和完成重大协同创新任务,打破体制机制壁垒,建立以重大项目为牵引的科学研究特区,汇聚一支高水平团队,整合一批创新资源,形成完整系统性的协同机制,使不同学科研究人员为某个共同研究目标,协同攻关,破解难题,提高高等学校的社会服务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统一价值诉求,强化两大协同,形成有效的协同创新体

协同创新体系各主体在科研创新活动中均有不同的利益出发点,以企业为例,其以营利为根本目的,而创新活动存在周期长、风险高、耗资多,因而使得企业往往不愿意承担科技成果转化所带来的全部风险,致使产学研合作动力不足,产生校企双方难以协同的局面。而目前的高等学校仍受制于传统大学制度和各种评价指标的影响,追求发表高水平论文、专著,科研成果与市场严重脱节。如何寻求协同创新各主体间的利益契合点,形成共同的愿景,共同的努力,是有效推进协同创新的前提。因此,高校开展协同创新的最基本要求就是让具有不同利益追求、不同背景身份的创新要素形成一股强大合力。因此,重大协同创新任务凝练的过程显得格外重要,这一过程本身即是统一思想目标,统一价值诉求的过程。

在形成利益共同体的基础上,还必须建立有效的协同机制。这就要求在协同创新的过程中,首先,必须明确创新主体各自扮演的角色与作用。企业作为满足市场需求,获取创新利益和承担转化风险的第一主体应是技术创新的主体;高校及科研院所作为国际间知识会聚与交流的最佳通道和天然中心,应为科技创新提供智力支撑;政府则发挥主导作用,强化服务,提供优惠的政策和良好的环境。其次,通过系统化设计、制度化安排、持续化推进,充分发挥三大创新力量的共同作用,形成有效协同创新模式。一方面,强化与政府的协同,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在地方政府的主导下,政产学研携手,合作共建具有实体化运作的创新载体,高校全面开放校内优质创新资源,形成跨学科、跨领域的或者依托学科为主线的创新团队,围绕重大协同创新任务开展科技创新,政府提供载体、资金、编制、项目等多方面支持,引导大学文化和企业文化就地融合。另一方面,强化与企业的协同,构建以企业为主体,整合高校优质资源的产学研用合作体系。积极推动与具有一定规模及迫切创新需要的企业建立战略协作关系,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等展开全方位合作。鼓励企业将技术中心建到学校,为企业科技创新提供技术、装备、人才、信息等服务。

三、打破体制壁垒,完善制度体系,推进高等学校内部改革

制度的作用在于通过设立一些行为规则以避免人们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面临各种各样的不确定性。建立完善机制体制,深化高校内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是协同创新的重点任务。协同创新本质上是管理创新,通过制度创新,打破要素壁垒,能够为协同创新中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与保障。

第一,强化顶层设计,坚持规范管理,为协同创新提供持续稳定支持。协同创新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工程,牵涉到学校工作各个方面,迫切需要通过顶层设计和战略规划,决定前进的方向。构建科学有效的组织管理体系,成立由多方参与的管理机构,负责重大事务的协商与决策,明确责权利,实现开放共享、持续发展。例如,南京工业大学为了保证协同创新工作顺利进行,从一开始就把顶层设计、宏观指导和政策支持提到重要议事日程,校长亲自挂帅中心主任,分管校长担任执行主任,实现全校性相关资源的整合和优化,同时成立协同创新工作委员会,校党政一把手担任主任,其他校领导班子成员担任副主任,学校相关职能部门作为成员单位,全方位确立国家-省级-校级三位一体协同创新体系。

第二,以承担重大任务为目标,改革科研组织模式,积极探索有利于学科交叉、融合汇聚的管理体制。科学合理的科研组织模式,能够有效提高科研工作效率。目前国家关于高校科技评价体制和科研项目、经费成果的改革正在稳步进行,为高校科技工作动向指明了新的方向,带来了新的挑战。大科学时代下,如何建立以协同性、需求导向性为核心的科研活动组织是高校科研组织模式改革的当务之急。南京工业大学借鉴国外科研组织模式成功经验,结合我国特色,探索适合自身科学研究发展的科研组织模式。首先,紧贴国际学术前沿、行业区域重大需求,由PI领衔,根据重大协同创新任务协同攻关组建创新团队,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其次,由PI选择创新方向,组建创新团队,承担国家亟需的重大任务;再次,改革绩效考评体系,聚焦创新性、贡献度和影响力三个维度,形成多元任务、多类人才、多维评价的生态组织体系。

第三,坚持文化引领,激发创造活力,营造浓郁的协同创新氛围。文化是一所大学赖以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体现着学校的学术传统和精神内涵,凝聚着大学的办学理念和办学追求,协同创新工作的推动需要文化滋润。硅谷之所以能够成功,是因为不仅仅在于它拥有大量的风险资本和高素质人才群体,更在于它在创业中形成的独特的、激励的“硅谷文化”。文化能够有效促使协同创新各主体形成统一的管理实践认识,共同的文化价值基础。协同创新沙龙活动和学术休假制度是激发创造活力,助推创新文化建设的两种有效形式。协同创新沙龙能够在分享研究与实践成果,促进学习、反思与变革,形成多元体联合攻关和协同研究。学术休假(Sabbatical Leave)制度允许每隔一定年限在全薪或减薪的情况下,让研究人员外出休整一年或稍短时间,能够有效缓解职业倦怠,提升创新能力。例如,南京工业大学以首批校级协同创新中心评审答辩会为契机举办协同创新沙龙,将参与者聚集在一起畅所欲言,营造开放、宽容、相互质疑和批判的学术氛围,在争鸣与反思中,实现智慧碰撞和观念更新。学校修订出台《南京工业大学教师学术休假制度暂行办法》,专任教师以每6年为一个周期,学术休假1年,每年休假人数比例控制在10%以内,休假期间须完成一定的工作内容,并进行考核。

四、强化队伍建设,汇聚拔尖人才,不断提升师资队伍水平

纵观目前我国的大学,与世界一流大学最大差距就是师资水平之间的差距。教师作为一流大学必须具备的三大要素之一,仍存在教师业务能力亟待提升,教师素养需要进一步提高,优秀师资招聘与留住等问题。高校强化协同创新,必须解决好师资队伍建设问题。如何突破高校人事制度壁垒,汇聚一支拥有较高学术水平,充满创新激情与活力,能够为创新人才培养和科技成果转化做出贡献的师资队伍,是必须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主要通过以下渠道解决:其一,以大师魅力吸引人才。在大师带领下的创新团队是获取和整合资源的有效组织形式,是科技创新与攻关的重要载体,是优秀杰出人才的创业平台。大力引进培育协同创新领军人物,依托大师在本研究领域的卓越成就和人格魅力,吸引优秀高端人才加盟,形成“大师+团队”的队伍组合模式,充分整合该领域科研资源,以协同创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其二,以国家级平台汇聚人才。我国高校以国家级创新平台为契机,发挥高校在学科方面的综合优势,在承担具有全局性和带动性的重大科研任务方面具有显著能力,这些平台在一定程度上有机整合了本领域包括学科、人才、科研、仪器设备等要素在内的优质资源,基础实力雄厚,因此,通过国家级平台,是汇聚人才的有效途径;其三,以优惠制度打造人才。鼓励学校广大教师、科研人员走向企业,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深化全方位科技服务,同时,积极引入拥有丰富实践经验和理论素养的企业科技人员担任学校导师,讲授实践性课程,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使得这两股师资力量有机结合,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

〔参 考 文 献〕

〔1〕陈劲.协同创新〔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

〔2〕聂秀平.高校协同创新体系建设探讨〔J〕.中国高校科技,2014,(03):62-63.

〔3〕李小红.地方高校协同创新体系构建的实践探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4,(02):74-77.

〔4〕何洁,等.我国科研组织模式发展建议〔J〕.中国高校科技,2013,(07):16-18.

〔5〕黄维,等.凝心聚力协同创新在科教服务社会中实现共赢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2014(11):22-25.

上一篇:心理疏导功能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的意义探讨 下一篇:应用型大学数学课程的研究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