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押再贷款下的什么棋?

时间:2022-09-22 02:21:56

抵押再贷款下的什么棋?

国庆假期后的第二个工作日,周五,金融民工们被汹涌的债券走势给惊呆了:一大早买盘资金就相当活跃,不管卖方报出怎样的高价都照单全收,国债快速上涨――于是交易员们开始推测是不是要降准了。而从资金面的坚决程度上说,降准的传闻极具可信度。

不过,随后人民银行公布的却不是人们猜想的降准,而是扩大信贷资产抵押再贷款的试点范围――与传统的再贷款相比,信贷资产抵押再贷款不是央行向银行发放的信用贷款,而是银行将贷款资产抵押给央行来获得资金。

从原理上讲,抵押再贷款的效用和威力都与量化宽松政策不尽相同,但市场上还是出现了一些评论,将抵押再贷款比作量化宽松,并耸人听闻地加上了“7万亿”等数字。要知道美联储实施了6年的量化宽松也才释放了4万亿美元,央行政策怎么可能一夜之间做出如此大的调整?

抵押再贷款究竟是个什么东西?

1930年代的大萧条时期,银行挤兑危机让人们损失惨重,人们开始反思央行的作用,认为央行应该承担起最后贷款人的责任,为银行提供流动性。

如今央行通过借给银行钱来提供流动性的方式有很多种。除了再贷款之外,还有回购操作以及新创立的抵押补充贷款(PSL)工具等。这些工具的期限有长有短,但大致可以分为两类:需要资产作为抵/质押物的和纯凭信用的。显然,传统的再贷款是纯信用贷款,而现在扩大试点的抵押再贷款则是抵/质押贷款,是需要合格抵押品的。

相比来说,抵押再贷款与量化宽松也有很多不同:1.量化宽松是买卖行为。央行拿钱买走银行持有的资产,之后资产是亏是赚都跟银行没关系了;而抵押再贷款则是借款行为。银行把贷款抵押给央行换取资金。2.量化宽松是央行的主动行为。只要央行提高报价,可以购买足够多的资产,释放足够多的货币;而抵押再贷款是银行占主动。如果银行不缺钱,那么央行一分钱也放不出来。最重要的则是第三个差别,而理解这个差别可能需要一点儿会计知识。量化宽松是用重资产换轻资产(债券、贷款等换成货币),这会减少银行净资本占用,且贷款违约也不会对银行造成影响;但抵押再贷款是用负债换资产(现金),净资本还是占那么多,但贷款违约仍会损耗银行的净资本。

抵押再贷款会有什么样的效果? 谭松珩

考虑政策效力之前,咱们需要环顾四周,观察经济运行现状:由于实体经济不断收缩,企业主营业务受损甚至破产倒闭,实体经济融资需求疲软;而另一方面,受到坏账激增影响,银行对涉农和中小企业的放贷比较谨慎,使得大量资金沉淀在银行系统里――这导致了太多的资金追逐太少的资产,经济一端过热一端过冷,银行资金无法有效配置。

如果仅仅考虑现状的话,那么抵押再贷款对银行乃至经济的影响并不算大。这是因为:首先,由于银行体系内已经积累了巨量的资金,光是配置这些资金已经让银行有些为难了,很难想象在没有项目储备的情况下,银行会再去借入有成本的资金进行投资;其次,由于坏账本身会减少银行利润和现金流,也会侵蚀银行最宝贵的净资本,在目前流动性充裕的环境里,银行最害怕的便是坏账侵蚀净资本。抵押再贷款并没有为银行解决该问题――抵押物仍属于银行,若出现坏账,银行还得承受损失。

因此,仅从现状来看,抵押再贷款更像一个流动性补充工具,用来对冲之前热钱出逃留下的货币窟窿。

如果说引发债券市场如此大反应的抵押再贷款,其现实效力并不比其他货币工具出色的话,为什么央行还要费劲推出呢?这是因为抵押再贷款仅仅是政府埋下的伏笔,接下来的才是真正的大招。

前期银行支援的中小企业贷款、涉农贷款的坏账率已经开始影响银行的利润和流动性,银行自然会对这类资产保持谨慎:如今,银行更愿意去拿有流动性的债券资产,即使遇到流动性危机,这些资产也能很快变现或抵押。而抵押再贷款则会部分打消银行持有中小、涉农资产的顾虑:这些资产也将成为合格抵押品,银行可将其抵押给央行,在关键时刻获得流动性。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扩大抵押再贷款的试点是在为极端情况做准备。

更重要的是,如何才能让银行使用央行的资金来放贷,最终润泽整个实体经济呢?已经被坏账吓怕,胆小如鼠的银行如今只接受安全的资产。只有通过政府对公共事业的投资,利用政府信用做背书,才能吸引银行借入央行资金进行投资,重新让创造货币的齿轮运转,让经济中的每一个个体受益。

上一篇:劳拉?里斯:苹果的战略危机 下一篇:丰富课程资源促进英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