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押物范文

时间:2023-02-26 00:17:31

抵押物

抵押物范文第1篇

论文摘要:抵押物转让涉及抵押权人、抵押人以及受让人三方,不同的制度设计会导致三者之间利益分配的差异。在评析《物权法》的基础上,提出构建我国抵押物转让制度应遵循的理念,并针对《物权法》提出修改和完善的建议。

1《物权法》的规定及评析

《物权法》第191条规定:“抵押期间,抵押人经抵押权人同意转让抵押财产的,应当将转让所得的价款向抵押权人提前清偿债务或者提存。转让的价款超过债权数额的部分归抵押人所有,不足部分由债务人清偿。抵押期间,抵押人未经抵押权人同意,不得转让抵押财产,但受让人代为清偿债务消灭抵押权的除外”。

该条规定实际上是对《民法通则意见》第115条的恢复以及对《担保法解释》第67条规定的替代清偿制度的继承。从《担保法》的“抵押物转让通知制度”到《物权法》的“抵押物转让同意制度”,立法者的价值取向发生了重大改变,即从注重抵押物利用效率的现代价值取向转到注重抵押物债的保全功能的传统价值取向。“抵押物转让同意制度”更注重对抵押权人利益的保护,因为通知与否是由抵押人控制的,而同意与否则是由抵押权人控制的。在通知的情况下,抵押权人只是被动地受领意思,不能通过自己的意志影响抵押物转让的效力;而同意则意味着抵押权人取得了主动的地位,抵押物转让是否能够发生效力将直接由抵押权人决定。

《物权法》的这种转变是否科学?笔者的答案是否定的。笔者认为,《物权法》第191条的规定不符合现代担保物权的价值取向。从价值取向上看,规定“抵押权人同意制度”影响物的利用,不利于增进整个社会的效率。抵押权制度之所以能够在现代社会得到普遍运用,正是因为设计良好的抵押权制度能够有效地增加社会净收益。抵押权设定后,抵押人对抵押物依然具有所有权,而且抵押人仍需要介入经济生活,那么如果严格限制抵押人转让抵押物的自由,会使抵押人在面对自身的经营需求时过于被动。例如,抵押物的价值很大,而其担保的债权却较小,此时抵押人因经营急需一笔资金欲转让抵押物,但抵押权人却不同意转让,这显然对抵押人的交易产生了阻碍。如果设定了抵押权的财产难以进入市场进行流通,必然会妨碍市场对资源的有效配置。考虑到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设定抵押权的社会财产总量之巨大,这种制度安排,必将会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重大阻碍。

2构建我国抵押物转让制度应遵循的理念

2.1物尽其用

抵押物的利用包括两种情形。一是抵押人的利用。财产流通并不必然导致物尽其用目标的实现。因为财产的流通只为物能掌握在最能利用他的手中提供可能性,流通使物从无用之人的手中转移到有用之人手中。但如果物始终能掌握在能最大限度的利用它的人手中,物尽其用的价值目标不需要流通就能实现。在抵押人以抵押物为他人提供担保的场合,如果抵押人还能积极的利用该物,则抵押物的交换价值和使用价值都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实现,自然无须转让抵押物。也就是说,抵押人无论是设定抵押权保有对抵押物的占有使用还是移转抵押物所有权,都有可能达到物尽其用的目标。另一种情形是受让人的利用。受让人购买抵押物有利于发挥物的最大效用。根据法经济学的理论,无论何种原因,转让抵押物的出现的本质原因都是抵押物在抵押人手中不如在买受人手中能发挥更大的利用价值。

2.2利益平衡

在抵押物转让的场合下,抵押物对于抵押权人、抵押人以及受让人三方而言存在不同的价值。如何平衡当事人之间的利益是制度设计的难点所在。

首先是对抵押权人利益的保护。设置抵押权的根本目的是保护抵押权人的利益,如果偏离了这一基本目标,抵押权制度就会失去存在的意义,也将会使抵押物转让制度失去存在的妥当性基础。但是,抵押权人对于担保物所享有的全部正当利益也仅应为抵押权,除此以外,他不能享有更多权利。抵押权设定后,抵押物并不移转占有,抵押人继续保有抵押物,对于抵押权人而言利用的是抵押物的交换价值。只要能够保证抵押物的交换价值存在即可实现对抵押权人利益的保护。

其次是对抵押人利益的保护。相对于其他担保物权来说,抵押权最大的优点在于它的设定不会对抵押人利用抵押物造成影响。在抵押权设定后,抵押人仍然拥有对抵押物的所有权,可以对抵押物占有、使用、收益。至于处分,笔者认为抵押物的转让仍然是抵押人对抵押物利用的一种形式,不应受到限制。

再次是对受让人利益的保护。传统立法通过赋予抵押权追及效力以保障抵押权人的利益,但这可能会损害受让人的利益。因为受让人虽然获得了抵押物,但是由于追及效力的存在,使得在抵押担保的债务获得清偿前,他会处于因抵押权人实现抵押权而丧失抵押物的危险之中。因此,有必要为受让人提供切断抵押权追及效力的途径,使其获得一个“清洁的”所有权。

3完善我国抵押权转让制度的建议

3.1取消对抵押人自由转让抵押物的限制

纵观大陆法系国家的通行做法,都认为抵押的设定不应影响对抵押物的处分,如果以征得债权人的同意为条件允许抵押人转让抵押物,则实际上剥夺了抵押人对抵押物的自由处分权,将使抵押物处于冻结状态,只能凝固在抵押人手中,即使是抵押人无力利用也不可能流通转让,这在根本上违反了物尽其用这一物权法基本价值目标。故笔者认为应摈弃“抵押权同意制度”,允许抵押人自由转让抵押物,以维护抵押人的利益。

3.2完善抵押权登记制度

鉴于我国长期以来登记制度极为混乱的现实,我国《物权法》第10条已明确规定国家对不动产实行统一登记制度。就抵押物转让问题而言,有学者认为,最重要的要做到以下几点:(1)确保抵押物转让与抵押权设定的登记机关统一。(2)建立便利的财产登记查询检索制度,保证当事人能够便利地通过登记机关了解某一财产上的负担状况,以便对交易进行合理的预期和筹划。(3)保证登记记载与权利现实状况高度吻合。

3.3增加代价清偿制度

清除抵押权的方式主要有受让人代位清偿(又称替代清偿)、代价清偿以及行使涤除权。我国《物权法》第191条第2款已确立了代位清偿制度,但从条文的表述上看,似乎将代位清偿作为受让人清除抵押权的唯一途径。但是代位清偿发挥作用的空间是有限的。在抵押物价值小于抵押担保的债权时,抵押人转让抵押物基本没有任何可能。另外,代位清偿这种清除方式代价过于高昂,受让人也许根本无力选择。

抵押物范文第2篇

关键词:抵押物转让;《物权法》第191条;转让合同

中图分类号:D922.2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19-0118-03

抵押物的转让问题关乎抵押制度之目的能否实现,深刻影响物的效用的充分发挥和市场经济条件下信用市场的建立和完善。物上存在抵押权,抵押人对其进行法律上的处分,会引发抵押权人和受让人的利益衡平等问题。传统大陆法系国家多持“自由转让说”,立法普遍允许抵押人转让抵押物,抵押权追及于第三取得人行使,同时设计瑕疵担保请求权、代位清偿等制度使受让人得以清除物上所设抵押权[1]。在我国,关于抵押物转让制度的最新规定为《物权法》第191条,该条兼采价金代位主义、抵押权追及力、替代清偿三种制度,区分两种情况处理,但仍有疏漏之处:第一,“抵押财产”具体指向不明确;第二,回避抵押权人不同意情形下抵押物转让的效力问题;第三,未明确不同意情形下转让合同是否有效的问题。该条引发学者质疑,也给司法实践带来难题。

一、追溯立法沿革,解读现有制度

(一)我国立法沿革

有关抵押物转让制度,我国立法态度经历“同意转让”到“通知转让”,再到“无条件转让”[2],最后回到“同意转让”的沿革。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115条采取严格限制的态度,必须征得抵押权人的同意,抵押人方可转让抵押物。随后《担保法》第49条修正为抵押权人是否同意并不实质操纵抵押人对抵押财产的转让权利,完成两个告知,转让行为已有效。《担保法》的司法解释第67条更是免去抵押人“通知”的义务。《物权法》191条却又重拾“同意方可转让”的立场。

(二)现有制度解读

欲厘清我国的现行抵押物转让制度,必须明确191条“抵押财产”具体限定范围。《担保法》及其司法解释均明确表明可转让的抵押物指“已办理登记的抵押物”,《物权法》第191条却以“抵押财产”一词含糊带过。笔者认为,应对“抵押财产”做限缩解释,理解为已登记的抵押物。原因如下:首先,《担保法》明确指出所规制的是已登记抵押物,其司法解释进一步规定如因抵押物未登记而给抵押权人造成损失的,抵押人应承担赔偿责任。以上规定并未失效,在《物权法》并未做新的阐释的情况之下,可引用理解。其次,《物权法草案修改稿》中对已办理抵押登记和未办理抵押登记的抵押物分别处理,抵押权未经登记不影响善意受让人的权利。①亦为佐证。再次,就《物权法》设计抵押制度体系来看,可概括为登记使得不动产抵押生效,使得动产抵押具有对抗效力,第187条未办理登记的不动产抵押权不生效;第188条没有办理登记的动产抵押权不具有对抗受让人的效力,受让人取得的是无负担的所有权。即未办理登记的动产和不动产抵押物均不适用《物权法》第191条的规定,故此,本条中“抵押财产”仅指已办理登记动产和不动产。

在《物权法》立法过程中,针对抵押物转让具体如何规制的问题,梁慧星教授和王利明教授两位教授观点①虽对设有抵押权的动产转让制度设计略微有所分歧,但二者均承认不动产抵押物可自由转让,不受抵押权人意志的禁锢,而最终出台的《物权法》第191条关于抵押物转让的规定却与上述设想相差甚远,如何理解才能接近立法者之本意呢?笔者拟就两种情形分别论述。

1.抵押权人已同意的情形

排除受让人清偿债务的情况,191条第1款明确规定,抵押权人同意的情形下,抵押人可自由转让抵押物。此处的“同意”,笔者认为是赋予抵押权人同意权。抵押物是否能够发挥最大效用不在抵押权人考虑范围,更多被注重的是债权能否实现。包含以下形式:一是抵押权人向抵押人做出明确的意思表示,表明无异议,抵押人与受让人顺利完成抵押物所有权移转;二是抵押权人直至交易之前经催促仍未答复,可视为抵押权人放弃权利,转让的限制条件消失,抵押人可自由转让无负担的财产。

然此种制度设计之下隐藏弊病:第一,“抵押权人”对抵押物享有的应当仅是抵押权,赋予“同意权”,实质是面给予其对抵押物流转一定程度的支配权,本款但书规定虽然允许欲获得抵押物的受让人通过清偿债务的方法消灭抵押权,但若其不愿了清债务,抵押权人很可能利用该项权利恶意禁锢抵押物的流通,违背制度设计的初衷;第二,“同意权”缺乏存在的正当化理由,若抵押权人将其滥用,抵押人和受让人并无有力救济措施,不利于利益衡平;第三,与可能受让人直接接触的是抵押人,抵押权人对第三取得人具体信用状况,对财产爱惜程度并不了解,若是以抵押权人的同意作为抵押人和受让人之间交易成立的要件实有失偏颇。针对以上问题,学者认为在日后在对《物权法》进行司法解释时,将财产负抵押的转让须经交易对方的同意作为前提[5]。笔者认为此路可行:第一,受让人同意接受其上负有抵押权的财产,从另一层面来说是承认抵押权可追及于第三取得人而继续存在,抵押权人可不考虑原所有人的意思直接行使自己的权利;第二,受让人的同意表明其自愿承担义务,为抵押权的实现扫清障碍,也避免与物权法规定正面交锋。

2.未经抵押权人同意的情形

第2款的规定抵押物不得在未取得抵押权人的同意之时被转让,除非受让人愿意以己之力代为清偿债务。本款看似严密却难以在实践中具体应用,因其对未经抵押权人同意而转让抵押物的效力避以做出规定,反而不如《担保法》明晰。此处实质表明“同意”是转让行为成立的要素,旨在说明抵押权人、抵押人和受让人三方意思一致才能使交易完成,不能仅由抵押人与受让人达成合意直接完成抵押物的受让,意在限制抵押人的处分权。本款属于禁止性规范中的效力规范,在民法内部为一种权能规范。故本款中的“不得转让抵押财产”之“不得”意指此刻此种转让在法律上是不能的,抵押人无权这样做。那么如果当事人违法进行了转让,其效力究竟如何?

学术界大致有三种看法:第一,抵押权人未同意,转让行为当然无效[4];第二,同意是抵押物转让的必备要件,没有同意,转让行为本身没有被完成;第三,《物权法》第191条“承认了抵押权的追及效力,同时受让人得以涤除权与抵押权人抗衡,未经同意而转让,抵押权人当然可以追及物之所在地,受让人亦有权选择直接结束原债权债务关系进而消灭所获之物上负的抵押权。”[5]笔者认为,前两种观点太过绝对,未考虑到受让人代为清偿债务消灭抵押权的情形,而第三种观点虽有道理,但做如下阐释:第一,抵押人未征得抵押权人同意就将抵押物转让后,抵押权依然存在,债权届期而不获清偿时,抵押权人可追及物之所在行使抵押权。第二,该条规定的是“替代清偿制度”而非涤除权。所谓涤除,单就本文所探讨的问题而言,是指第三人欲取得上设抵押权的财产之时,为保障自己的权利与债权人达成合意,以支付相应价格或提存价金的方式,解除财产上面设定的抵押权。行使涤除权时,受让人只需依估价支付一定的代价,并不需要全部清偿主债权;替代清偿则是以消灭全部债权从而达到抵押物顺利无负担流转的目的。分析191条,笔者认为把立法者的原意理解为解除抵押权人对担保财产流通的限制的主要方法是消灭主债权比较恰当,此应属于替代清偿而非涤除。显然这时,如果受让人提出替代清偿的要求,抵押权人是不能拒绝的,这是我国立法目前平衡抵押权追及效力模式之下受让人承担主要风险的唯一方法。

然而仅是替代清偿制度足够达到利益衡平之目的吗?笔者认为仅有该制度实在太单薄。可借鉴大陆法系代价清偿、替代担保等制度作为补充以保护受让人利益。在担保债权为非金钱债权的情况下,抵押人、抵押权人、受让人三者达成合意,以金钱或其他能被多方接受的方式消灭抵押权,此为代价清偿。而替代担保则是由抵押人或者受让人提出新的担保财产以保证所转让的抵押财产所担保的债权的实现,无论是抵押人或是受让人提出,新的担保关系替代原有担保关系,原抵押财产得以自由流通。

二、未经抵押权人同意的抵押物转让合同的效力分析

在上述第二种情形下,存留这样的疑问,抵押人与受让人间达成的转让合同是否违反第191条第2款不得转让的规定而属于无效合同,或是未征得抵押权人同意属于无权处分的合同呢?笔者认为,无论抵押人未经同意转让抵押物行为的效力如何,其与受让人之间达成合意,该转让合同若符合一般合同的生效要件,不妨将其认定为有效。

理论上分析:第一,从法条措辞=分析,191条第2款之“不得”限制的是“转让”,是权利移转行为,达成合意与完成转让属不同阶段,该规定不能对合同自由产生任何阻碍。第二,结合整部《物权法》看,通说认为第15条坚持物权变动和原因行为区分的原则[6],合同的生效与否并不以物权发生变动为标准,若订立转让合同的抵押人和受让人双方意思自愿、合同内容合法,该合同本身是成立生效的。此时该合同的生效仅仅表明债法上的效果达成,但是否一定会产生物权的变动则另当别论。同时,第191条的刻意回避也说明其并没有对合同的有效性予以当然的否定,故在此抵押物转让合同的效力与抵押物所有权移转行为的效力的关系应解释为,如果抵押物转让行为有效,合同有效;如果抵押物转让行为无效,认定抵押物转让合同有效不仅无碍抵押权人利益保护,同时成为救济受让人的重要手段;第三,从《合同法》的角度来看,转让合同若自始无效,受让人获得的仅是信赖利益损失赔偿,而认定合同有效,抵押人将承担履行不能的违约责任,受让人获得履行利益损失赔偿,更符合利益衡平之宗旨;第四,除抵押权人事先同意外,还可能存在事后追认的情形,二者效果相当,先入为主认定未经同意的转让合同无效的话,造成对抵押权人事后追认权的限制,徒增交易成本;第五,191条第2款规定“不得”实质是为对抵押人处分权的限制,抵押人无权处分则无法移转抵押物的所有权,是履行转让合同过程中的问题,无涉合同效力,况且该款调整的是抵押人与抵押权人之间的利益关系,当抵押人与第三人订立关于抵押物的转让合同时,该合同仅产生债权、债务,并不直接作用于现存抵押权,抵押权仍在,抵押权人的利益不受影响,故以负抵押权的财产为标的物的转让合同仍有效。

司法实践亦有佐证,最高人民法院在裁判“重庆索特盐化股份有限公司与重庆新万基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土地使用权转让合同纠纷案”时,认定原被告双方所签订的《联合开发协议》及《补充协议》作为讼争土地使用权转让的原因行为,是一种债权形成行为,并非该块土地使用权转让的物权变动行为。属于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不违反法律和行政法规的禁止性规定,合法有效,物权法191条关于未经通知抵押权人而导致物权转让行为无效的规定,其效力不应该及于物权变动行为的原因行为。此例亦充分表明在司法实践上,权威认可未经抵押权人同意而转让抵押物的合同的有效性。

三、结论

通过上文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第一,目前我国《物权法》第191条所指“抵押财产”为已登记的抵押物;第二,除替代清偿的情况外,抵押物的转让应当在抵押权人同意的状态下进行,但可辅之以替代担保、代价清偿等制度以达到利益衡平之目的;第三,抵押物的转让合同即使并未得到抵押权人的同意,只要符合一般生效要件仍是有效的。然这只代表笔者本人意见,只有明确地规定两种情况下抵押物转让行为的效力,才能充分发挥物的效用,只有兼顾抵押权人、抵押人和受让人三方的利益,努力促进抵押物转让制度所承载的物权法的基本价值目标的实现。而这一切,都有赖于以后的司法解释来进行有效的弥补。

参考文献:

[1]孙鹏,王勤劳,范雪飞.担保物权法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173.

[2]郝志刚,吴春岐.抵押权[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56.

[3]许明月.抵押物转让制度之立法缺失及其司法解释补救――评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191条[J].法商研究,2008(2).

[4]温世扬.物权法要义[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281.

[5]王旭光,范明志.物权法适用疑难问题研究[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253.

抵押物范文第3篇

一、抵押物转让的立法变迁

关于抵押物转让的法律规定,我国立法经历了前后变迁,以保护抵押权人利益为视角,多数论者认为,1988年《民通意见》第115条采纳的是抵押权人同意主义的立法模式,《民通意见》第115条规定:“抵押物如由抵押人自己占有并负责保管,在抵押期间,非经债权人同意,抵押人将同一抵押物转让他人,或者就抵押物价值已设置抵押部分再作抵押的,其行为无效。”1995年《担保法》第49条采纳的是以价金物上代位为主导的立法模式,《担保法》第49条规定:“抵押期间,抵押人转让已办理登记的抵押物的,应当通知抵押权人并告知受让人转让物已经抵押的情况;抵押人未通知抵押权人或者未告知受让人的,转让行为无效。转让抵押物的价款明显低于其价值的,抵押权人可以要求抵押人提供相应的担保;抵押人不提供的,不得转让抵押物。抵押人转让抵押物所得的价款,应当向抵押权人提前清偿所担保的债权或者向与抵押权人约定的第三人提存。超过债权数额的部分,归抵押人所有,不足部分由债务人清偿。”2000年《担保法司法解释》第67条采纳的是以追及效力为中心的立法模式,《担保法司法解释》第67条规定:“抵押权存续期间,抵押人转让抵押物未通知抵押权人或者未告知受让人的,如果抵押物已经登记的,抵押权人仍可以行使抵押权;取得抵押物所有权的受让人,可以代替债务人清偿其全部债务,使抵押权消灭。受让人清偿债务后可以向抵押人追偿。”2007年《物权法》第191条重拾抵押权人同意主义的立法模式。《物权法》第191条规定:“抵押期间,抵押人经抵押权人同意转让抵押财产的,应当将转让所得的价款向抵押权人提前清偿债务或者提存。转让的价款超过债权数额的部分归抵押人所有,不足部分由债务人清偿。抵押期间,抵押人未经抵押权人同意,不得转让抵押财产,但受让人代为清偿债务消灭抵押权的除外。”

由此可见,我国立法关于抵押期间,抵押物转让的规定经历了一个由严到宽,又由宽到严的演变过程。站在房屋登记机构的角度,如果仅仅是房屋上存有抵押的,登记机构面临抵押人申请转让抵押房屋时,在审查抵押人提交的要件时,根据不同时期的法条表述,即应有相应的要件要求,严格遵照法律术语的文义解释方法,即是指对法律文本的字面含义所进行的解释,或是根据制定法的字面含义进行的一种具体化的解释。《民通意见》第115条和《物权法》都要求抵押人提供抵押权人同意转让的证明材料,《担保法》第49条要求抵押人提供其履行了通知抵押权人并告知受让人转让物已经抵押的证明材料,不过对此要件,笔者觉得稍显勉强,抵押人是否履行了“通知抵押权人并告知受让人转让物已经抵押的情况”义务似与登记机构无关,抵押人是否通知了抵押权人,登记机构无从得知,根据登记记载的推定效力,即便抵押人没有告知受让人转让物已经抵押的事实,也应推定受让人知道。不过,法律既作出了如此规定,登记机构只能依法行政。而《担保法司法解释》第67条并未对抵押人作任何要求。

结合我国不同时期抵押物转让的立法规定,登记机构面临抵押房屋转让时,不外乎有以下有三种操作方案:一是登记机构无需抵押权人作出任何表示,抵押物转让视为一般物转让,抵押物的所有人可任意转让,登记系统不作任何限制。二是登记机构收取抵押权人同意抵押物转让的证明材料后即可办理抵押物转让。三是登记机构收取抵押人提供其履行了通知抵押权人并告知受让人转让物已经抵押的证明材料后即可办理抵押物转让。结合上面不同时期抵押物转让立法规定的论述,我们可以推断,《民通意见》第115条和《物权法》第191条对应第二种操作方案,《担保法》第49条对应第三种操作方案,《担保法司法解释》第67条对应第一种操作方案。

二、抵押物转让的实务回应

由于抵押物转让的立法规定经历了前后变迁,因此,不同时段的立法规定应对应不同的实务操作模式。那么实务部门是否顺应了这种立法变迁并采取了相对应的操作方案呢,为此,笔者进行了实务调研,选择实行房地分离管理体制的某市及其附近的14个郊区(市)县共计15个房屋登记机构发放问卷。

问题一,我国立法关于抵押物转让的规定经历了1988年《民通意见》第115条、1995年《担保法》第49条、2000年《担保法司法解释》第67条以及2007年《物权法》第191条的前后变迁,你们在办理存有抵押权的房屋转让时,是否相应地采取了不同的操作方式( )

A.采取了不同的操作方式

B.一直采取的是同一种方式

问题二,如果你选择了问题一的中的A答案,那么采取的是哪些不同的操作方式( )(注:如果你选择了问题一中的B答案,问题二可不作答)

A.1988《民通意见》生效后至1995《担保法》生效前期间,采取的是登记机构收取抵押权人同意转让的书面材料后,即办理抵押物的转移登记。

B.1995年《担保法》生效后至2000年《担保法司法解释》生效前期间,采取的是登记机构收取抵押人提供其履行了通知抵押权人并告知受让人转让物已经抵押的证明材料后即可办理抵押物转移登记。

C.2000年《担保法司法解释》生效后至2007年《物权法》生效前期间,采取的是登记机构无需抵押权人作出任何表示,抵押物转让视为一般物转让,抵押物的所有人可任意转让,登记系统不作任何限制。

D.2007年《物权法》生效后,采取的是登记机构收取抵押权人同意转让的书面材料后,即办理抵押物的转让登记。

E.其他

问题三,如果你选择的问题一中的B答案,那么你们的采取的是下述那种方式( )

A.登记机构无需抵押权人作出任何表示,抵押物转让视为一般物转让,抵押物的所有人可任意转让,登记系统不作任何限制。

B.登记机构收取抵押权人同意抵押物转让的证明材料后即可办理抵押物转移登记。

C.登记机构收取抵押人提供其履行了通知抵押权人并告知受让人转让物已经抵押的证明材料后即可办理抵押物转移登记。

D.其他

统计结果表明,针对问题一,15个登记机构都一致选择了答案B,相应的问题二,15个登记机构都未作出选择,针对问题三,15个登记机构都选择了答案D,那么这个D代表什么呢,经统计,这15个登记机构都要求抵押当事人向登记机构申请注销抵押权后,才办理抵押物的转移登记。由此可见,在实务界,房屋登记机构办理抵押物的转移登记时,并未与立法规定前后变迁保持一致,立法上为保护抵押权人利益所设计的“同意主义模式”、“价金物上代位模式”、“追及模式”在实务中并未得到体现,实务部门都采取的是要求当事人首先注销抵押权,然后再行办理标的物的转移登记。笔者调研了我国绝大部分省会城市房屋登记机构,都采取的是要求抵押当事人首先注销抵押权,然后再行办理房屋的转移登记。

三、评析

从我国立法关于抵押物转让的规定来看,不能推断出转让抵押物必须先行注销抵押权,那实务部门为何都采取的是要求当事人首先注销抵押权,然后再行办理标的物的转移登记呢。据笔者的调研,大致原因如下。

一是有抵押的房屋若允许其自由转让,则抵押权人的利益将不能得到保护,因为受让人取得房屋权属后,新的房屋产权证并不关联先前的抵押信息,抵押权有可能落空;当然,在此情形下,由于受让人知晓转让房屋上有抵押负担,即便受让人取得房屋权属并不关联以前的抵押信息,也可推定受让人愿意承担抵押权人追及之后果,但是,由于受让人转让房屋不再受到限制,信赖权属登记而与受让人交易的第三人是为善意,其取得的房屋权属合法有效,抵押权人不得追及,抵押权将会落空。

二是抵押人转让抵押物时,抵押权所担保的债务,仍然由原债务人承担,不能因原抵押物转移而使受让人成为债务人,由于抵押物的所有人已发生变化,如果原抵押权要关联转移后的抵押物,即使受让人成为原债务关系的担保人,需要抵押权人和受让人向登记机构申请办理抵押登记,但在实务中,抵押物转让后,还鲜有受让人和抵押权人共同申请办理原债务关系担保的抵押登记。当然,受让人和抵押权人也可能再行办理抵押登记,但此抵押登记是受让人和抵押权人一个新的担保关系,而非原债务关系的担保,抵押权人仍可对抵押物行使抵押权是基于此新担保关系的成立,而非原抵押权追及所至。

三是只有先行注销抵押权,抵押权人的利益才会得到保护,因为在通常情况下,抵押权人只会在债权受偿后才会申请注销抵押权。

四是在实际交易中,受让人如果发现出卖房屋存有抵押的,一般会要求出卖人先行解除抵押后才会与其达成合约,因此,房屋抵押权的灭失往往是当事人主动申请而为之,并非登记机构的强行要求。

实务部门此种操作方式及理由表明,学理上即便存有不动产抵押权追及力和转让价金代位之说,但在抵押房屋的实务交易中,并无此两学说的适用,无论是追及主义还是转让价金代位主义,在抵押物转让时,都无需先行注销抵押权。而实务部门的操作方式却要求先行注销房屋上抵押权才能转让抵押房屋,抵押权既已灭失,抵押房屋转让变成无抵押负担的普通房屋转让,当然已无抵押权追及主义和转让价金代位主义之适用,因为此两种主义适用的前提是有抵押负担的标的物转让,而非无抵押负担的标的物转让。

参考文献:

1.王利明.法律解释学导论——以民法为视角.法律出版社.2009

2.刁其怀.《城市房地产管理法修订》:宏观思考与微观建议(下)──以房地产交易及登记为视角.中国房地产.2010.7

抵押物范文第4篇

关键词:动产抵押,物权公示,抵押权的追及效力,交易安全

在抵押期间内,抵押人将抵押物转让给第三人,将导致法律关系上的何等变化;在抵押权人、抵押人与受让人间又发生何等法律效力;特别是受让人善意受让抵押物时,法律优先保护善意受让人还是权利在先的抵押权人?围绕着这些问题,我国《担保法》第49条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 67条作出了相应的规定;民法学者们也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理论研究并提出了形形的制度设计方案。但立法者和绝大部分学者显然忽略了动产抵押与不动产抵押之区别对于研究抵押物转让问题的意义:在不动产领域,法律奉行物权变动(公示)的强制登记原则,抵押权和其他不动产物权一样,其设定必须体现在登记机关的登记簿上,受让人在受让抵押物时有义务查询登记簿,发现设定在先的抵押权易如反掌,故在法律上不可能出现善意的(不知不动产上既存之抵押权)不动产抵押物受让人,法律可通过径直赋予追及力的方式保护抵押权人;但在动产领域,并不实行物权变动的强制登记原则,受让人完全可以信赖抵押人对抵押物的直接占有,有可能不知道事实上也无任何途径知道在先抵押权的存在,从而极容易出现抵押权人与抵押物的善意受让人之间的利益冲突。研究并设计平衡此等利益冲突的法律机制显得特别重要,因此,我们将视野集中于动产抵押物的转让;考虑到买卖关系为标的物转让之常态,并为节省篇幅,本文所谓的动产抵押物转让,是以买卖为中心展开的。

一、两极对立:抵押权人与善意受让人的利益冲突

根据体系强制理论,逻辑前提的设定常常制约逻辑选择的可能范围 [1].为了使逻辑选择的范围精致适当,必须准确地设定逻辑前提。很显然,动产抵押物转让问题之所以备受关注,之所以饶有兴味,就是因为它可能引发抵押权人和善意受让人之间的矛盾与对抗;而平息纷争、实现分配正义历来是法律所肩负的神圣使命,任何具体的法律制度设计,越是接近完成法律的使命,就越是具有科学性与生命力。有鉴于此,本文将动产抵押权人和抵押物的善意受让人之间的、不可两立的利益冲突作为预置的逻辑前提,一切的研讨、评价与结论都紧随该逻辑前提而展开。那么,是什么原因造就了动产抵押权人与抵押物受让人之间的两极对立;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因两极对立而产生的“你死我活”的搏杀场面又最为“惨烈” 呢?

(一)动产抵押登记对抗力与占有抵押物之公信力不能两立

在动产物权变动领域,权利冲突最经典的体现是因无权处分导致的真正权利人①与善意第三人之间的对立。真正权利人的法定权利值得保护,善意第三人的交易预期也值得保护,前者代表着静的财产秩序,后者攸关动的交易安全,在“由静到动”的民商法发展潮流面前,近现代民商法更为偏爱善意第三人而创设了善意取得制度。客观而言,在动产抵押关系中,抵押人擅自处分抵押物,与私卖他人之物的行为尚不可同日而语,因为抵押人拥有对抵押物的所有权,而所有权的核心权能为处分权,故抵押人对己物之处分难谓无权处分。虽然——如同后文所介绍的那样——也有立法和学说主张限制抵押人的处分权,但也仍然不能否认限制处分权人之处分与全然无处分权者之处分存在着较大的差别。尤其重要的是,在传统民法善意取得得以发生的情形,动产为无权处分人所占有,第三人基于公信力充分相信无权处分人为法律上的权利拥有者,而真正权利人的权利却欠缺任何公示手段,牺牲没有公示的权利以保全对错误公示的信赖,在逻辑与情理上均顺畅自然;而在动产抵押,抵押物的受让人固然可以充分信赖抵押人的占有,但抵押权人却可能具备登记这一法定的公示方法。于是,冲突发生在法定公示的权利与信赖保护之间,这毫无疑问是更为剧烈的冲突;在如此剧烈的冲突面前,不假思索地舍弃抵押权人而迁就抵押物的善意受让人显然缺乏足够的合理性。演绎“通过法定方法公示于外的权利”与“信赖法定公示方法”之间“大比拼”的“始作俑者”乃近现代担保立法对物权公示方法选择之统一性原则的背叛。本来,公示物权的方法应当具有统一性,同一类型的财产权利应当采用同样的公示方法,为了践行公示方法的统一性原则,大陆法系民法一般以登记公示不动产物权,而以占有公示动产物权。然而在动产抵押步入法律殿堂以来,这种物权公示的二元格局不得不被打破:因为设定动产抵押时并不需要移转标的物之占有,于是,动产抵押权事实上不可能通过动产物权的近似于“天然”的公示方法——占有来公示;为了实现物权公示的社会理想,法律不得不另辟他径,以登记来表征动产抵押权的设立与存续。问题的关键在于,抵押物的受让人既然可以信赖占有抵押物的抵押人权利的完整性,本就不必理会除此之外的登记公示的权利;与此相对应,抵押权既然通过法定方式公示于外,本就应推定公示之后无善意第三人。如果承认此时登记的(公示)对抗力,就必然否定占有的(公示)公信力;相反,如果承认占有的(公示)公信力,又必然否定登记的(公示)对抗力。

需要说明的是,现行动产抵押立法构造虽然孕育了抵押权与抵押物受让人发生冲突的巨大可能,但这种冲突未必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如果并未办理抵押登记,则欠缺公示的抵押权当然让位于受让人的所有权,即便受让人明知抵押权存在的事实②;在办理了抵押登记的情况下,如果受让人明知或应当知道抵押权存在的事实,即受让人陷入恶意,则其利益保护当然要劣后于抵押权人。受让人知悉抵押权的途径,既包括抵押权人和抵押人的主动告知,也包括主动在登记机关偶然查知。与善意取得中对第三人善意的举证一样,抵押物受让人无须举证证明自身善意,而应由抵押权人负担受让人恶意的举证责任。

(二)动产抵押权人与善意受让人利益冲突的核心:由谁蒙受向抵押人追偿不能的风险

如前所述,在现行动产抵押立法构造下,抵押权登记对抗力和占有抵押物的公信力存在着深刻而持久的矛盾,该矛盾所外化出的利益状态如何,是值得很好研究的问题。与动产善意取得的情形不同,在抵押人擅自转让抵押物时,没有抵押权人和受让人竞相争夺以获取抵押物所有权的可能。因为,作为一种价值权,抵押权人仅关心抵押物的交换价值,而对抵押物的实物形态和所有权归属并无多大的热情,只要其债权能够通过债务人清偿或抵押人承担(物上担保之外的)责任的方式而满足, 就全然没有从受让人处追夺抵押物的必要,唯有债权人的债权不能通过其他途径从债务人或抵押人处满足时,抵押权人才可能要求以受让人取得的抵押物折价、拍卖或变卖并从其价款实现自身债权,异言之,抵押权人充其量为受让人的所有权蒙上负担;从受让人的角度而言,即使其钟情于抵押物的实物形态和法律上的所有权, 既然不存在在此点上与其竞争的抵押权人,受让人完全可以蒙受抵押权负担,纵然抵押权人主张抵押物的交换价值,受让人也完全可以通过行使涤除权或代替债务人清偿等方式从而成就抵押权人,之后再要求抵押人向自己负担相应的责任。如此看来,债权人若能从债务人(特别是抵押人处)通过行使抵押权以外的方式实现债权,或者受让人行使涤除权、代债务人为清偿后能易如反掌地从抵押人处获得补偿,则抵押权人和受让人围绕着抵押物转让的冲突并不存在。导致冲突实在化的利益根源在于,无论是抵押权人或者善意受让人难以或者根本不能从抵押人处获得充分的补偿,即抵押人因无资力而陷入清偿不能。需要强调的是,此处所谓的“清偿不能”并不仅指抵押权所担保的主债权履行期届满时抵押人为不能,而且在抵押权人和受让人冲突的处理时抵押人也没有清偿能力——这就意味着抵押人已经将转让抵押物所得的价款挥霍一空而没有留待清偿债权。综上所述,抵押权人和受让人冲突实质是,由谁蒙受向抵押人追偿不能的风险。

二、山重水复:现有立法与学说均无功而返

面对着抵押权人与抵押物受让人的两极对立,需要相应的制度设计以尽可能地调和这种矛盾、平衡双方利益,而不应简单地肯定其中一种利益而否认或忽视另一种利益。应当说,优先保护抵押权人或受让人都有理论基础和社会支撑;并且,无明显的论据证明其中一个价值取向重要于另一个。让人倍感遗憾的是,与此相关的现有立法与学说,并没有很好地把握住这一点,甚至呈现出对抵押权人和受让人间两极对立认识错位之缺陷。以下,特就这些立法与学说所设计的制度方案的内容与缺陷,一一作评。

(一)受让人的代价清偿

《法国民法典》、《日本民法典》均规定了不动产抵押中受让人的代价清偿,普遍的看法是,在动产抵押也完全可以类推适用。据此,抵押物的受让人可以代替债务人向抵押权人清偿被担保的主债务,以通过消灭抵押权的方式确保自己对受让物的完整所有权。客观而言,通过代价清偿消灭抵押权的方式以确保受让人对抵押物的所有权不受追夺,不失为一个好思路,但其缺陷也至为明显:在受让人已经向抵押人支付抵押物的价款后,再使其向抵押权人清偿主债务人的债务,无疑是让受让人以支付双倍价款(即购买抵押物的价款和债务人的债务金额)的条件保住了其对受让物的完整所有权。两次支付对受让人来说几乎是没有任何保护——因为抵押权人和受让人冲突的实质是由谁蒙受向抵押人追偿不能的风险,受让人的两次支付就意味着由其承担了向抵押人追偿不能的风险。如此制度设计实际上认可了抵押权的追及效力,将法律的天平完全倾向了抵押权人一边,不可取。

(二)抵押权涤除制度

《法国民法典》、《日本民法典》都有关于抵押权涤除制度的规定,抵押物受让人可以向抵押权人支付一定金额的涤除金而消灭抵押权。3其实,受让人行使涤除权也意味着要支付两次——购买抵押物的价款和涤除金,这也变相承认了抵押权的追及效力,如同代价清偿一样,实际优先保护了抵押权人。

(三)登记对抗主义

抵押权人和受让人冲突的根源是动产抵押公示制度不足[2].王泽鉴先生认为,“克服不占有标的物的动产抵押权之公示欠缺,不外乎五种方式:意思成立主义、书面成立主义、登记成立主义、意思——登记对抗主义、书面——登记对抗主义”[3].其中书面——登记对抗主义不仅受到众多学者的支持,还为台湾地区《动产担保交易法》和我国《担保法》所采纳。笔者认为,意思——登记对抗主义与书面——登记对抗主义在物权公示方面没有区别,因此将其统称为“登记对抗主义”。登记对抗主义赋予当事人充分的自主选择权:抵押权人为了加强自己的抵押权的对世性,可以向登记机关申请抵押权登记,登记后的抵押权可以对抗后生的一切物权;若抵押权人不想暴露自己的财产或对抵押人有足够信任,也可以不办理抵押登记,此种抵押权并不能排斥后生的受让人的所有权。在很多学者看来,登记对抗主义既能较为充分地保护抵押权人,也能保护善意受让人和维护交易安全:受让人可以查询登记机关的登记薄从而知悉标的物上是否负有抵押权,从而避免自身利益受到损失[4].

从表面上看,在登记对抗主义里,抵押权人和抵押物受让人在利益受法律保护上的确“各有千秋”,似乎是协调二者冲突的最佳选择,实则不然。因其承认了受让人不知悉的已登记抵押权的对抗力而随机地认可了抵押权的追及效力,而对善意受让人却无任何保障可言:受让人既然信赖了抵押人对抵押物的占有,在占有具有公信力的情况下其对抵押物取得的所有权就不应受到任何影响,即使是面对已登记的抵押权。也就是说,正是赋予动产抵押登记以对抗力,才造就了其与动产占有公信力之间无穷无尽的矛盾并导致抵押权人与受让人之间无休无止的冲突。登记对抗主义仅仅是阐明矛盾的发生原因而已,而并非化解矛盾的有效药方。如果一定要认为登记对抗主义化解了矛盾,也只能说其在根本上忽略了矛盾的另外一方。

无独有偶,即便彻底否定动产占有的公信力,登记对抗主义仍是不可行的!因为其登记纯属自愿,这样就会出现有些动产抵押权已经在登记机关的登记薄上体现而有些动产抵押权却没有在登记机关的登记薄上体现的情况。至于哪些已经在登记机关的登记薄上体现哪些没有全凭当事人意思自治,不具有可控制性。可见,登记对抗主义的制度设计忽视了在抵押权登记完全自愿的情况下哪些抵押权已经进行了登记是买受人不可能知道的事实,在没有可预期的情况下,他要想知道就必须在每一次交易前都到登记机关的登记薄上去查询, 如此显然是不可能的。

(四)烙印、贴标签

我国台湾《动产担保交易法》意识到让受让人查询登记机关的登记薄影响交易便捷, 于是在第16条又作出补充规定,“登记机关应于登记标的物之显著部分烙印或贴标签以资区别”。这样一来,受让人从外观上就能直接知悉标的物是否负有抵押权,减轻了查询之苦。此烙印或标签大致起到了德国物权法上的异议登记作用,否定了公示的权利正确性推定效力,受让人看到烙印或标签后就有义务到登记机关的登记薄上查询从而准确了解转让物权属的真实状况,从而避免和抵押权人的正面冲突。

通过上述明了的方式使得标的物的受让人有义务查询登记从而从源头上避免受让人和抵押权人的冲突,这不啻为解决问题的最好思路,但也存在不少问题:烙印是在标的物上烙一个让任何人一看皆知的痕迹,这有可能在物理上破坏标的物价值,部分动产如玉器、珍贵邮票、衣服、球类、电器等的使用价值会因烙印的存在而下降甚至丧失;标签是在标的物上贴上纸张或类似质地的东西, 虽对标的物本身价值影响不大,但由于抵押物被抵押人占有,很容易被恶意的抵押人撕去,从而使其提示效果荡然无存。

(五)否认抵押权的追及效力

动产抵押权的追及效力的最大的不合理在于,其与物权公示公信原则、交易安全理念背道而驰:由于抵押并不转移抵押物的占有,抵押物仍由抵押人占有,而占有又是动产物权的公示方法,所以受让人自然可以信赖抵押人直接占有抵押物的事实而与之交易;但抵押权的追及效力却使得取得抵押物所有权的受让人遭受抵押权追及效力的危险,使其取得的抵押物所有权并不完整。异言之,抵押权的追及效力使受让人对物权公示的信赖不能受到法律的保护,这无疑是对动产物权公示公信原则的颠覆!何况,受让人取得抵押物后,会随时将抵押物转让给他人以实现抵押物价值最大化,而且第二受让人会为同样的目的继续转让,若实行物上追及,势必影响多方交易,从而整个社会的交易的稳定性将丧失殆尽[5].

经由以上分析,我们会发现抵押权的追及效力在动产领域的确不该存在,但简单否认动产抵押权的追及效力并非解决冲突、平衡利益的良策,因其彻底地保护了受让人却牺牲了抵押权,并与担保制度本身的宗旨格格不入,抵押权也必将因此而形同虚设。为了弥补这一重大缺陷,又有学者建议限制抵押人对抵押物的处分权。

(六)限制抵押人对抵押物的处分权

客观地说,抵押人随意转让抵押物,可能增加抵押权人追及抵押物的难度,从而加大抵押权人行使权利的风险;同时,为避免抵押物的转让而可能对抵押物的交换价值产生不利影响,尽可能地维护抵押权人对抵押物的交换价值的支配力,有必要限制抵押人转让抵押物。再者,抵押人随意转让抵押物,抵押物的受让人不能以其所有权对抗抵押权人行使权利,抵押物的受让人也有遭遇不必要损失的巨大危险,可能危害交易的安全和秩序,为保护善意受让人之利益,也有必要以特定的方式限制抵押物的转让 [6].

具体而言,这种观点要求抵押人转让抵押物时通知抵押权人并告知受让人该物上已经设定抵押权的情况,并且转让应保持合理的价格,否则转让无效。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115条和《担保法》第49条都采纳了该观点。如此想法的理想主义成分实在太重:因为法律虽然限制抵押人的处分权,但抵押人完全可以无视这些限制为处分行为,如果将抵押人的处分认定为无效,虽然能通过否定抵押物法律关系变动的方式以保全抵押权人,但抵押物的受让人俨然面临一场灾难——非但不能够获得其所期待的抵押物的完整所有权,甚至连要求抵押人承担其他赔偿责任也回受到转让合同无效的消极影响。因此,这种观点和立法遭到了我国民法学界近乎围剿般的批评。

(七)扩大抵押权物上代位性的适用范围

传统民法物上代位仅适用于抵押物毁损或灭失,但《日本民法典》却扩大了其适用范围,承认了对转让抵押物所得价款的物上代位。4通过物上代位使抵押权人的利益不致受损,同时善意受让人又能取得无抵押权负担的所有权,对转让抵押物的抵押人来说既可防止其逃避担保责任又能保障他以抵押物进入交易,就社会公共利益而言有利于增加社会财富且符合鼓励交易之政策取向[7].从这个角度来看,扩大抵押权物上代位物的范围未尝不是个不错的方案。此思路又可以设计出两种制度:A抵押物转让时,抵押权人将该代位物固定,如将相应的货币提存或存入专门的帐户[8],或提前清偿主债务或等待所担保的主债权届期未获清偿后再对此代位物行使抵押权。B抵押权存续期间,抵押物可以任意转让,即使抵押权人对抵押物转让的事实和受让人对转让物负有抵押权的事实并不知情,当抵押权具备其实现条件时,抵押权人直接对此代位物行使抵押权,从而受让人的所有权因抵押权的消灭而不再有任何瑕疵。

姑且不论抵押物转让所得价款从性质上来说能否归入抵押物的物上代位物中,货币的特殊性质使得此代位物无法与抵押人所有的一般金钱区别开来。特别是,在抵押物转让所得价款与抵押人所有的一般金钱混同后被抵押人挥霍时,扩大代位物的范围而放弃抵押权的追及效力固然是保护了受让人,但抵押权人却陷入无物可支配的境地,其债权实现的前途黯然不堪。

即使不考虑此理论在价值保护上厚抵押物的受让人而薄抵押权人的事实,基于此理论而设计的两种制度也达不到预期的目的。制度A要将转让抵押物所得价款特定下来的前提是转让时抵押权人知悉转让抵押物的事实,而现实的情况是,大量受让人对抵押权并不知情,因此制度A只是空中楼阁;5制度B要想达到预期目的必须是抵押权实现时该代位物仍然存在,而如同前述,若混帐的抵押人已经将此笔款项挥霍一空,则抵押权人物上代位又及于何处?

(八)先代位后追及的重叠并存

此理论认为,抵押权实现时,抵押权人必须先向抵押人就抵押物出卖之价金为物上代位,如果的确不能实行或仍不能使债权得到充分清偿,抵押权人才可以根据抵押权的追及效力对善意受让人的抵押物行使抵押权[9].

此理论综合了抵押不动产转让中抵押权的追及效力和制度设计(七),实为一崭新的制度设计。遗憾的是,由于没有重视理论的前提,此制度设计继承了其所借鉴的两者的缺陷:抵押人挥霍了转让抵押物所得价款,抵押权无代位物可支配,抵押权人利益没有得到保护;抵押权行使物上追及效力对善意受让人来说又是毁灭性打击。这样的缺陷使得此创新的理论毫无价值。

三、柳暗花明:一个全新的理论进路

行文至此,我们似乎陷入了一个死胡同,似乎任何方案都没法解决抵押人转让抵押物给抵押权人和善意受让人造成的利益冲突。而事实也的确如此:动产抵押权只能通过登记来公示,而动产本身的性质决定了动产领域的物权变动不可能实行全部的强制登记。动产抵押权登记公示的对抗力与其他动产物权特别是所有权的占有公信力水火难容,这就是现代民法将抵押扩展至动产领域后所导致的难以根治的“顽症”!在此“顽症”面前,甚至有学者心灰意懒,建议取消动产抵押制度[10].6我们认为,之所以现有立法与学说无功而返, 全因为其对“顽症”仅采行“调整式疗法”。倘若直面病因,釜底抽薪,我们就会拂去“山重水复疑无路”的苦恼,而生“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既然抵押权人和受让人的冲突是因为动产物权公示方法的不统一,而动产抵押权又不可能以占有来公示,我们能不能转换一下思考问题的角度,让动产抵押物上的其他物权特别是所有权也以登记为公示方法,通过实现抵押物上所有权与抵押权公示的统一从而从源头上消灭二者之间的冲突呢?

(一)存在即合理:动产抵押不可废

传统民法所调整的农业社会的财产主要集中于不动产,动产的价值相对较小,以价值较大的不动产设定抵押、获取贷款比较合适;但现代社会中动产与不动产的价值界线逐渐模糊,重要的生产设备、大型交通工具、原材料等动产的价值反而成为企业的资产的主体,如果不用这些财产进行融资,实属可惜!

农业社会动产上的担保是质押,且标的物主要集中在金银珠宝首饰字画上,移转这些动产的占有对担保人的生产经营影响不大;但在现代社会,生产设备和交通工具已经代替金银珠宝首饰字画,成为高价值动产的主流,再将其移转占有,不仅妨碍担保人的正常生产经营,与获得贷款从事更大营业的宗旨相违背,而且还会增加质押权人保管这些动产的费用。

由此可见,传统民法上的不动产抵押、动产质押是适用农业社会的,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经济生活对担保的需求,动产抵押遂应运而出。尽管动产抵押的出现突破了传统民法的概念,并造成了一定理论上的混乱和法律规定上的迷茫,但法律面对的是社会实践,既然社会实践需要动产抵押, 在法律上就不能“视而不见”,不予规定。

(二)釜底抽薪:动产抵押物上物权的登记公示主义

诚如本文反复强调的那样,动产抵押权人和抵押物受让人的利益冲突,集中反映出抵押权登记对抗力和抵押人占有公信力之间的矛盾,而该矛盾又渊源于对物权公示方式选择之统一性原则的破坏。因此,欲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必须统一动产上抵押权和其他物权的公示方法。鉴于抵押权之设定无须移转动产之占有,故其只能通过登记来公示,其公示方法不能被统一为占有。而既然动产抵押权的公示方法不能统一为占有,显然只剩下另外一条路,即将抵押动产上的其他物权公示方法统一为登记。同时,为了增强登记的公示效果特别是凸现其公信力,应当消除当事人在登记决策方面的自主性和任意性,推行物权变动(包括抵押权设定)的强制登记主义。如此一来,动产抵押和不动产抵押一样,抵押权和抵押物上的其他物权都统一地通过登记来表达,在抵押人处分抵押物时,受让人应当而且可以查询抵押物登记簿,应当而且可以透彻地了解抵押物上的权属情况从而放心交易,抵押权人、抵押物受让人甚至包括抵押人的利益和谐共振,抵押权人和受让人之间的冲突根本不会发生。

(三)一劳永逸:限制动产抵押物的范围

为了从源头上排除动产抵押权人和抵押物受让人的冲突,只能对动产抵押物上的物权实行登记公示主义并在物权变动中实行强制登记主义。但在动产领域推行登记公示,是违背动产的自然属性和社会经济生活实践的。毕竟,动产的价值在总体上不如不动产巨大,动产物权变动的数量和频率又远在不动产之上,如果所有动产都以登记为物权公示方法,不仅既无必要也无可能,而且将严重阻滞动产交易的进行,牺牲社会经济的效率,并最终使动产与不动产的差别不复存在,财产法秩序也将因此而遭受颠覆性的破坏。因此,本文建议:限制动产抵押物的范围,将动产上物权登记公示的不良后果降低到最低限度,一方面,自动产抵押诞生以来的千古“顽症”烟消云散;另一方面,民法上动产和不动产两相区分的财产法秩序也能基本维持。

从实践的角度来看,人们用以设定抵押的动产本就有限。价值量甚小的动产根本不值一提,学者们常举的以四五元一把的高级铅笔刀设定抵押的例子徒有理论意义,实际上任何一个理性的人都不会在一把四五元的高级铅笔刀上设定抵押,也不会接受以此等铅笔刀设定的抵押。至于价值量较大的金银珠宝首饰字画,人们又往往将其作为质押的客体,以其设抵的情形甚为罕见。从比较法的角度来看,日本规定可以设定动产抵押的动产范围为机动车、飞机、船舶、发动机、电动机、原动力机、载货机动车、脱谷机、孵卵机、扬水机、稻米脱壳机、牛马等农业动产和建筑机械;我国台湾为机器、设备、工具、原料、半制品、车辆农林鱼牧产品、牲畜、总吨位未满20吨的动力船舶或未满50吨的非动力船舶;而在我国台湾的实践中,动产抵押物主要集中在大型机器设备方面[11].上述动产的大部分都可称为“准不动产”,笔者认为,我国《担保法》允许抵押的动产,也应当限定在“准不动产”的范围之内,以便于在这些“准不动产”上采行登记公示的方法和物权变动的强制登记主义。事实上,我国现行《海商法》、《民用航空法》已经规定了对船舶、飞机等“准不动产”实行登记对抗主义,也为日后普遍推行“准不动产”的登记公示原则和物权变动的强制登记主义作好了一定程度的现实铺垫。

注释:

①通常为所有权人。

②唯有如此,才能使动产抵押登记制度落到实处。

③学界有人认为,我国《担保法》第49条第三款的规定相当于外国立法中的涤除权制度。(郭明瑞。担保法原理与实务[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1996.221)

④也有学者将我国《担保法》第49条理解为承认抵押物转让所得借款的代位性。(徐洁。抵押权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222 )

⑤如果受让人知悉登记抵押权的存在,则又不存在与抵押权人的冲突。

⑥需要指出的是他们主张废除动产抵押的理由和本文不同,如陈本寒教授主要是从动产抵押与动产让与担保重合角度论述废除动产抵押制度的。

参考文献:

[1]王轶。民法典体系强制的个案分析[A].《中外法学》编辑部,北京大学第22届研究生会。中国民法百年回顾与前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74。

[2]徐洁。抵押权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208。

[3]王泽鉴。民法学说与判例研究(第一册)[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239。

[4] 王泽鉴。民法学说与判例研究(第一册)[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240;赵转。关于抵押权公示制度的法律思考[J].河北法学, 2000,(4):39-41;王勇,方建伟。动产抵押权初探及立法研究[J].行政与法,2002,(1):49-51;毛瑞兆。论抵押权的追及效力 [J].山西大学学报(哲社版),2001,(3):19-21;夏浩文。试析动产抵押权的公示方法[J].郴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 (1):16-19。

[5]赵志军。动产抵押后抵押物转让的效力[J].研究生法学,2001,(2):56-59。

[6]邹海林。抵押物的转让与抵押权的效力[J].法学研究,1999,(4):136-149。

[7]朱庆育。抵押物转让之比较研究[J].政法论坛,2000,(2):335-341。

[8]朱庆育。抵押物转让之比较研究[J].政法论坛,2000,(2):335-341。

[9]徐洁。抵押权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222。

[10]陈本寒。担保物权法比较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356;程啸。中国抵押权制度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232;贲寒。动产抵押制度的再思考[J].中国法学,2003,(2):41-47。

抵押物范文第5篇

【关键词】抵押物转让;抵押权;善意取得;涤除权

中图分类号:D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5)07-121-01

一、限制转让说与自由转让说

限制转让说是指抵押人转让抵押物需经抵押权人同意,否则转让行为无效。限制转让说使抵押权处于绝对的保护之中,但是如果抵押权人基于恶意限制抵押人转让抵押物,使得抵押人无法转让抵押财产,就会给抵押人造成损失,另外,受让人也无法获得抵押物的所有权,使得市场交易秩序受到影响。

自由转让说是指抵押人不需经抵押人同意就可转让抵押物,但是承认抵押权作为物权的追及效力,即在债务履行期届满时,倘若债务人不能履行到期债务,抵押权人仍可以追及抵押物之所在来实现抵押权。自由转让说的优点在于承认抵押人有处分抵押物的权利,但其缺点是抵押权人追及物之所在来实现抵押权,会增加其实现抵押权的成本,同时也无法保护受让人的权利。

二、《物权法》对抵押物转让效力的规定

《物权法》第191条规定:“抵押期间,抵押人经抵押权人同意转让抵押财产的,应当将转让所得的价款向抵押权人提前清偿债务或者提存。”该条又规定:“抵押期间,抵押人未经抵押权人同意,不得转让抵押财产,但受让人代为清偿债务消灭抵押权的除外。”该条采用了限制转让说,抵押人转让抵押物必须经过抵押权人的同意,同时也规定了受让人的涤除权。该法也确立了受让人的善意取得制度,该法在第188条规定:“以本法第180条第1款第4项、第6项规定的财产或者第5项规定的正在建造的船舶、航空器抵押的,抵押权自抵押合同生效时设立;未经登记,不得对抗善意的第三人。”另外,《物权法》第15条规定:“当事人之间订立有关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不动产物权的合同,除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合同另有约定外,自合同成立时生效;未办理物权登记的,不影响合同效力。”依据该条,“即使抵押财产所有权不发生变动,也不影响抵押财产转让合同的效力,受让人可以请求抵押人承担违约责任来进行救济”。

《物权法》虽然采取了限制转让说,对抵押人转让抵押物进行了严格的限制,着力于保护抵押权人的抵押权,但同时也规定了受让人的涤除权和善意取得制度。另外,该法在抵押财产转让方面采取了区分原则,将抵押财产转让的物权行为与债权行为相区分,承认抵押财产所有权不发生转移并不会影响抵押物转让合同的效力,为受让人请求抵押人承担违约责任提供了依据。不得不承认《物权法》很好的平衡了抵押人、抵押权人和受让人三方的权利,建立起了比较完善的法律体系。但是,笔者认为《物权法》仍有些许的不足:其一,采取限制转让说不利于市场交易的顺利进行和抵押人对抵押物所享有的交易价值的实现;其二,对于涤除权的适用期间的规定不恰当,“如果将涤除权的行使时间规定在转让抵押物之时,并将买受人依买卖合同向抵押权人支付抵押物的对价变更为买受人代抵押人向抵押权人提前清偿债务不仅背离了抵押人转让抵押物的初衷,也与现实生活脱节,而且严重破坏了债的相对性原则”。

三、对我国抵押物转让制度的立法建议

(一)取消对抵押物转让的限制

采取限制转让说虽然符合当前我国的国情,但从长远来看不利于市场经济的顺利进行,而且还打破了抵押人和抵押权人的利益平衡,使抵押人作为所有权人的处分权能受到极大的削减。物权法制度的价值在于“使其利用,而不在使其所有,亦即法律所以保护所有权者,乃期其充分利用,以发挥物之效能,而裕社会之公共福利”。所以,抵押人若能自由的转让抵押物,将更符合物权立法的基本价值。

(二)承认转让价金的物上代位性

抵押权具有物上代为性,即当抵押物毁损灭失时,抵押权人仍可就因抵押物毁损灭失而产生的补偿金和赔偿金享有受偿权。那么抵押人转让抵押物所获得的价金能否代抵押物来充当债的担保呢?笔者认为是可以的。如果抵押人将抵押物进行转让,不仅可以使抵押人充分行使对抵押物的处分权,保证抵押物的交换价值得以实现,而且所得的价金也可以作为债务的担保。这样不仅省去了抵押权人实现抵押权的若干环节,甚至也可以直接用来清偿债务或提存,因而对抵押权人也是有利而无害的。

(三)规范涤除权的适用期间

受让人行使涤除权的时间应在债务履行期限届满且债务人不能清偿债务之时,因为抵押物的受让人行使涤除权,在消除抵押物上的负担之时也等于替债务人清偿了债务,如果受让人在债务履行期届满之前行使涤除权,等于缩短了债务履行期间,间接的影响到债务人因债而所产生的收益,同时也强行的打破了债的相对性。将行使涤除权的时间规范到债务履行期届满之后,能够尽最大限度的维护债的相对性和保护债务人的利益,又因为抵押权人只能在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时才能行使抵押权,因而也不会给抵押权人和受让人带来损害。

参考文献:

[1]韩松.民法分论[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9.

[2]王利明.抵押财产转让的法律规制[J].法学,2014(1).

[3]李国际,高正权.我国物权法关于抵押转让制度设计之不足与完善[J].三峡大学学报,2009(2).

[4]翟云岭,刘耀东.论抵押涤除权制度[J].法治研究,2014(9).

[5]赵鲜.抵押物转让效力问题之我见[J].研究生法学,2010(5).

[6]许明月.抵押物转让的立法模式选择与制度[J].现代法学,2006(2).

抵押物范文第6篇

抵押物的借款合同范本

贷款抵押人(以下简称甲方)

法定代表人:_________________

职务:_________________

地 址:_________________

邮码:_________________

电话:_________________

贷款抵押权人(以下简称乙方)

法定代表人:_________________

职务:_________________

地 址:_________________

邮码:_________________

电话:_________________

甲方因生产需要,向乙方申请贷款作为____ 资金。双方经协商一致同意,在甲方以其所有的____ (以下简称甲方抵押物),作为贷款抵押物抵押给乙方的条件下,由乙方提供双方商定的贷款额给甲方。在贷款期限内,甲方拥有抵押物的使用权,在甲方还清贷款本息前,乙方拥有抵押物的所有权。为此,特订立本合同:

第一条 贷款内容

1.贷款总金额:____ 元整。

2.贷款用途:本贷款只能用于____ 的需要,不得挪作他用,更不得使用贷款进行违法活动。

3.贷款期限:

在上述贷款总金额内,本贷款可分期、分笔周转审贷。因此,各期贷款的金额、期限,由双方分别商定,从第二期贷款起,必须有双方及双方法定代表签字盖章的新的抵押贷款合同,并将其中的一份送交____ 市公证处公证,作为本合同的组成部分,与本合同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第一期贷款期限为:____ 个月,即自____ 年____ 月____ 日起,至____ 年____ 月____ 日止。

4.贷款利率:本贷款利率及计息方法,按照中国____ 银行的规定执行。

5.贷款的支取:

(各期贷款是一次还是分次提取,由双方商定)甲方每次提款应提前____ 天通知乙方,并经乙方的信贷部门审查认可方可使用。

第一期贷款____ 次提龋

6.贷款的偿还

甲方保证在各期合同规定的贷款期限内按期主动还本付息。甲方归还本贷款的资金来源为本公司生产、经营及其他收入。如甲方要求用其他来源归还贷款,须经乙方同意。

第一期贷款最后还款日为____ 年____ 月____ 日。

7.本合同在乙方同意甲方延迟还款的情况下继续有效。

第二条 抵押物事项

1.抵押物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制造厂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型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件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单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置放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抵押物发票总金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抵押期限:____ 年(或为:自本贷款合同生效之日起至甲方还清乙方与本合同有关的全部贷款本息为止)

第三条 甲乙双方的义务

(一)乙方的义务:

1.对甲方交来抵押物契据证件要妥善保管,不得遗失、损毁。

2.在甲方到期还清贷款后,将抵押物的全部契据、证件完整交还甲方。

(二)甲方的义务:

1.应严格按照合同规定时间主动还本付息。

2.保证在抵押期间抵押物不受甲方破产、资产分割、转让的影响,如乙方发现甲方抵押物有违反本条款的情节,乙方通知甲方当即改正或可终止本合同贷款,并追偿已贷出的全部贷款本息。

3.甲方应合理使用作为抵押物的____ ,并负责抵押物的经营、维修、保养及有关税赋等费用。

4.甲方因故意或过失造成抵押物毁损,应在15天内向乙方提供新的抵押物,若甲方无法提供新的抵押物或担保时,乙方有权相应减少贷款额度,或解除本合同,追偿已贷出的贷款本息。

5.甲方未经乙方同意不得将抵押物出租、出售、转让、再抵押或以其他方式处分。

6.抵押物由甲方向保险公司____ 投保,以乙方为保险受益人,并将保险单交乙方保管,保险费由甲方承担。投保的抵押物由于不可抗力遭受损失,乙方有权从保险公司的赔偿金中收回抵押人应当偿还的贷款本息。

第四条 违约责任

1.乙方如因本身责任不按合同规定支付贷款,给甲方造成经济上的损失,乙方应负责违约责任。

2.甲方如未按贷款合同规定使用贷款,一经发现,乙方有权提前收回部分或全部贷款,并对挪用贷款部分在原贷款利率的基础上加收____ %的罚息。

3.甲方如不按期付息还本,或有其他违约行为,乙方有权停止贷款,并要求甲方提前归还已贷的本息。乙方有权从甲方在任何银行开立的帐户内扣收,并从过期之日起,对逾期贷款部分按借款利率加收____ %的利息。

4.甲方如不按期付息还本,乙方亦可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拍卖抵押物,用于抵偿贷款本息,若有不足抵偿部分,乙方仍有权向甲方追偿。直至甲方还清乙方全部贷款本息为止。

第五条 其他规定

1.发生下列情况之一时,乙方有权停止发放贷款并立即或即期收回已经发放的贷款。

(1)甲方向乙方提供情况、报表和各项资料不真实。

(2)甲方与第三者发生诉讼,无力向乙方偿付贷款本息。

(3)甲方的资产总额不足抵偿其负债总额。

(4)甲方的保证人违反或失去合同书中规定的条件。

2.乙方有权检查、监督贷款的使用情况,甲方应向乙方提供有关报表和资料。

3.甲方或乙方任何一方要求变更合同或本合同中的某一项条款,须在事前以书面形式通知对方,在双方达成协议前,本合同中的各项条款仍然有效。

4.甲方提供的借款申请书,借款凭证,用款和还款计划及与合同有关的其他书面材料,均作为本合同的组成部分,与本合同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第六条 有关本合同的费用承担:

有关抵押的估计、登记、证明等一切费用均由甲方负责。

第七条 本合同生效条件:

本合同系经____ 市公证处公证并依法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甲、乙双方如任何一方不履行,对方当事人可根据《民诉法》第一百六十八条规定,直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本合同自公证书签发之日起生效,公证费由甲方承担。

第八条 争议的解决:

本合同遵守中华人民共国的法律、法规,若发生争议:

1.发生争议双方协商解决;

2.协商不成,请有关部门调解;

3.调解不成,向____ 人民法院。

本合同一式三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公证处留存一份。

甲 方:____________(章) 代表人:____________

银行及帐号:________

乙 方:____________(章) 代表人:____________

银行及帐号:________

抵押物范文第7篇

法定代表人:

职务:

地 址:

邮码:

电话:

贷款抵押权人(以下简称乙方)

法定代表人:

职务:

地 址:

邮码:

电话:

甲方因生产需要,向乙方申请贷款作为____ 资金。双方经协商一致同意,在甲方以其所有的____ (以下简称甲方抵押物),作为贷款抵押物抵押给乙方的条件下,由乙方提供双方商定的贷款额给甲方。在贷款期限内,甲方拥有抵押物的使用权,在甲方还清贷款本息前,乙方拥有抵押物的所有权。为此,特订立本合同:

第一条 贷款内容

1.贷款总金额:____ 元整。

2.贷款用途:本贷款只能用于____ 的需要,不得挪作他用,更不得使用贷款进行违法活动。

3.贷款期限:

在上述贷款总金额内,本贷款可分期、分笔周转审贷。因此,各期贷款的金额、期限,由双方分别商定,从第二期贷款起,必须有双方及双方法定代表签字盖章的新的抵押贷款合同,并将其中的一份送交____ 市公证处公证,作为本合同的组成部分,与本合同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第一期贷款期限为:____ 个月,即自____ 年____ 月____ 日起,至____ 年____ 月____ 日止。

4.贷款利率:本贷款利率及计息方法,按照中国____ 银行的规定执行。

5.贷款的支取:

(各期贷款是一次还是分次提取,由双方商定)甲方每次提款应提前____ 天通知乙方,并经乙方的信贷部门审查认可方可使用。

第一期贷款____ 次提龋

6.贷款的偿还

甲方保证在各期合同规定的贷款期限内按期主动还本付息。甲方归还本贷款的资金来源为本公司生产、经营及其他收入。如甲方要求用其他来源归还贷款,须经乙方同意。

第一期贷款最后还款日为____ 年____ 月____ 日。

7.本合同在乙方同意甲方延迟还款的情况下继续有效。

第二条 抵押物事项

1.抵押物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制造厂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型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件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单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置放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抵押物发票总金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抵押期限:____ 年(或为:自本贷款合同生效之日起至甲方还清乙方与本合同有关的全部贷款本息为止)

第三条 甲乙双方的义务

(一)乙方的义务:

1.对甲方交来抵押物契据证件要妥善保管,不得遗失、损毁。

2.在甲方到期还清贷款后,将抵押物的全部契据、证件完整交还甲方。

(二)甲方的义务:

1.应严格按照合同规定时间主动还本付息。

2.保证在抵押期间抵押物不受甲方破产、资产分割、转让的影响,如乙方发现甲方抵押物有违反本条款的情节,乙方通知甲方当即改正或可终止本合同贷款,并追偿已贷出的全部贷款本息。

3.甲方应合理使用作为抵押物的____ ,并负责抵押物的经营、维修、保养及有关税赋等费用。

4.甲方因故意或过失造成抵押物毁损,应在15天内向乙方提供新的抵押物,若甲方无法提供新的抵押物或担保时,乙方有权相应减少贷款额度,或解除本合同,追偿已贷出的贷款本息。

5.甲方未经乙方同意不得将抵押物出租、出售、转让、再抵押或以其他方式处分。

6.抵押物由甲方向保险公司____ 投保,以乙方为保险受益人,并将保险单交乙方保管,保险费由甲方承担。投保的抵押物由于不可抗力遭受损失,乙方有权从保险公司的赔偿金中收回抵押人应当偿还的贷款本息。

第四条 违约责任

1.乙方如因本身责任不按合同规定支付贷款,给甲方造成经济上的损失,乙方应负责违约责任。

2.甲方如未按贷款合同规定使用贷款,一经发现,乙方有权提前收回部分或全部贷款,并对挪用贷款部分在原贷款利率的基础上加收____ %的罚息。

3.甲方如不按期付息还本,或有其他违约行为,乙方有权停止贷款,并要求甲方提前归还已贷的本息。乙方有权从甲方在任何银行开立的帐户内扣收,并从过期之日起,对逾期贷款部分按借款利率加收____ %的利息。

4.甲方如不按期付息还本,乙方亦可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拍卖抵押物,用于抵偿贷款本息,若有不足抵偿部分,乙方仍有权向甲方追偿。直至甲方还清乙方全部贷款本息为止。

第五条 其他规定

1.发生下列情况之一时,乙方有权停止发放贷款并立即或即期收回已经发放的贷款。

(1)甲方向乙方提供情况、报表和各项资料不真实。

(2)甲方与第三者发生诉讼,无力向乙方偿付贷款本息。

(3)甲方的资产总额不足抵偿其负债总额。

(4)甲方的保证人违反或失去合同书中规定的条件。

2.乙方有权检查、监督贷款的使用情况,甲方应向乙方提供有关报表和资料。

3.甲方或乙方任何一方要求变更合同或本合同中的某一项条款,须在事前以书面形式通知对方,在双方达成协议前,本合同中的各项条款仍然有效。

4.甲方提供的借款申请书,借款凭证,用款和还款计划及与合同有关的其他书面材料,均作为本合同的组成部分,与本合同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第六条 有关本合同的费用承担:

有关抵押的估计、登记、证明等一切费用均由甲方负责。

第七条 本合同生效条件:

本合同系经____ 市公证处公证并依法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甲、乙双方如任何一方不履行,对方当事人可根据《民诉法》

第一百六十八条规定,直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本合同自公证书签发之日起生效,公证费由甲方承担。

第八条 争议的解决:

本合同遵守中华人民共国的法律、法规,若发生争议:

1.发生争议双方协商解决;

2.协商不成,请有关部门调解;

3.调解不成,向____ 人民法院。

本合同一式三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公证处留存一份。

甲 方:____________(章) 代表人:____________

银行及帐号:________

乙 方:____________(章) 代表人:____________

银行及帐号:________

订立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

抵押物范文第8篇

贷款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职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邮政编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电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借款方:__________________(单位或个人)

法定代表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职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邮政编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电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保证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职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邮政编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电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借款方为进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产(或经营活动),向贷款方申请借款,并由_______________作为保证人,贷款方业已审查批准,经三方协商,特订立本合同,以期共同遵守。

第一条 贷款种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条 借款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条 借款金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条 借款利率为月息千分之_____,利随本清,如遇国家调整利率,按新规定计算。

第五条 借款和还款期限

1.借款时间共_______年零_____个月。自_________日起,至___________止。

2.借款分期如下:

贷款期限贷款时间贷款金额

第一期年 月底前元

第二期年 月底前元

第三期年 月底前元

3.还款分期如下:

归还期限还款时间还款金额还款时间利率

第一期年 月底前元

第二期年 月底前元

第三期年 月底前元

第六条 还款资金来源及还款方式

1.还款资金来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还款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七条 保证条款

1.借款方用________作抵押,到期不能归还贷款方的贷款,贷款方有权处理抵押物。借款方到期如数归还贷款的,抵押权消灭。

2.借款方必须按照借款合同规定的用途使用借款,不得挪作他用,不得用借款进行违法活动。

3.借款方必须按合同规定的期限还本付息。

4.借款方有义务接受贷款方检查、监督贷款的使用情况,了解借款方的计划执行、经营管理、财务活动、物资库存等情况。借款方应提供有关的计划、统计、财务会计报表及资料。

5.有保证人担保时,保证人履行连带责任后,有向借款方追偿的权利,借款方有义务对保证人进行偿还。

第八条 约定条款

借款方由于经营管理不善而关闭、破产,确实无法履行合同的,在处理财产时,除了按国家规定用于人员工资和必要的维护费用外,应优先偿还贷款。由于上级主管部门决定关、停、并、转或撤销工程建设等措施,或者由于不可抗力的意外事故致使借款方无法履行合同时,经向贷款方申请,可以变更或解除合同,并免除承担违约责任。

第九条 违约责任

一、借款方的违约责任

1.借款方不按合同规定的用途使用借款,贷款方有权收回部分或全部贷款,对违约使用的部分,按银行规定的利率加收罚息。情节严重的,在一定时期内,银行可以停止发放新贷款。

2.借款方如逾期不还借款,贷款方有权追回借款,并按银行规定加收罚息。借款方提前还款的,应按规定减收利息。

3.借款方使用借款造成损失浪费或利用借款合同进行违法活动的,贷款方应追回贷款本息,有关单位对直接责任人应追究行政和民事责任。情节严重的,由司法

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二、贷款方的违约责任

1.贷款方未按期提供贷款,应按违约数额和延期天数,付给借款方违约金。违约金数额的计算应与加收借款方的罚息计算相同。

2.银行工作人员,因失职行为造成贷款损失浪费或利用借款合同进行违法活动的,应追究行政和民事责任。情节严重的,应由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条 合同变更或解除。

1.本合同非因《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规定允许变更或解除合同的情况发生,任何一方当事人不得擅自变更或解除合同。

2.当事人一方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要求变更或解除本借款合同时,应及时采用书面形式通知其他当事人,并达成书面协议。本合同变更或解除后,借款方已占用的借款和应付的利息,仍应按本合同的规定偿付。

第十一条 合同争议的解决方式

本合同在履行过程中发生的争议,由双方当事人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按下列第_______种方式解决:

1.提交__________仲裁委员会仲裁;

2.依法向人民法院。

第十二条 其他

本合同如有未尽事宜,须经合同各方当事人共同协商,作出补充规定。补充规定与本合同具有同等效力。

本合同正本一式三份,贷款方、借款方、保证方各执一份;合同副本一式_______份,报送_________________等有关单位(如经公证或鉴证,应送公证或鉴证机关)各留存一份。

贷款方:(公章)_________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年________月_________日

借款方:(公章)_________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

银行账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年_________月________日

保证方:(公章)_________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

银行账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年_________月________日

抵押物范文第9篇

关键词:

抵押,是合同当事人中的债务人或者第三人为了保证合同的履行而将自己所有的或经营管理的一定财产提供给债权人作为抵押物的合同。

抵押权,在传统民法中,抵押权是指在债务人或第三人不移转占有的不动产之上设定的担保债权人债权的担保物权。现代民法已不仅限不动产,亦包括动产。

抵押物,是指为实现抵押权而设定的抵押标的物。

抵押权为物权不属于债权。他具有以下特征:一具有物权性。具体表现为支配性、排他性,以及适用物权的保护方法。二抵押权具有从属性。根据民法“从随主”原则,体现在存在上的从属性,处分上的从属性和消灭上的从属性。三抵押权具有追及性,即抵押物受到侵害,有请求除去防害权。以及抵押物转让时,抵押权不受影响。四具有优先受偿权,即抵押权优先于普通债权受偿,抵押权优先于执行权,抵押财产不得列入破产财产。此外,抵押权还具有不可分性、特定性、顺序性和物上代位性等属性。对于抵押物的范围问题,世界各国的立法并非一致,传统民法仅以不动产为限,目前各国几乎都承认动产抵押权。我国对于抵押物的范围采取的立法为两种方式,即列举可作为抵押物的财产(《担保法》第34条)禁止作为抵押物的财产(《担保法》第37条)。除《担保法》第37条所规定的以外,只要抵押人有权处分,具有可让与性,便于管理和实施,就应当承认其属于抵押物的范围。目前,我国尚未明确的企业财团抵押制度,需在司法实践和立法中进一步完善。

抵押,是合同当事人的债务人或者第三人为了保证合同的履行而将自己所有的或经营管理的一定财产提供给债权人作为抵押物的合同㈠。在传统民法中,抵押权是指在债务人或第三人不移转占有的不动产之上设定的担保债权人债权的担保物权。

关于抵押权的性质,学说上有不同的认识,但通说认为:抵押权为物权而不属于债权。抵押权为物权,当然也就具有物权的特征。因此,一般说来,抵押权的性质可以从抵押权的以下特征上说明:

一、抵押权的物权性。抵押权具有物权的一般属性:(1)支配性。抵押权是一种价值权、变价权。侧重于抵押物的处分和收益,为确保债权的实现,抵押权人可以基于找押权而直接处分抵押物;(2)排他性。抵押权原则上要求抵押物特定化。在抵押权实现之时,抵押物必须是特定的,以确定其价值。抵押权优先于普通债权而得到满足和实现。抵押权与其他担保物权同时并存时,则发生位次顺序的问题,即具有位次性。而且抵押权具有追及性,抵押权人可以追及抵押物的存在而行使权利;(3)抵押权适用物权的保护方法,当抵押权受第三人侵害时,抵押权人有权要求侵害人损害赔偿(二)。

二、抵押权具有从属性。根据民法“从随主”原则,抵押权作为担保物权的一种,属于从权利,其存在、处分和消灭须以一定债权关系存在为前提,而且从属于该主债权,抵押权即为担保物权,是以担保债权为目的,因而抵押权与其所担保的债权形成主从关系。被担保的债权为利,抵押权为从权利。从权利从属于利,是对利效力的补充和加强,所以从抵押权与其担保的主债权的关系上看,抵押权具有从属性,也有的称为附从性。抵押权的从属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存在上的从属性。从近现代各国的立法看,抵押权分为保全抵押(1)和流通抵押(2)两种形式。我国所采取的基本上属于保全抵押,因而其不能脱离债权的存在。在传统理论上,抵押权的从属性表现之一为发生上的从属性,认为抵押权的成立以主债权的存在为前提,若主债权尚未发生,抵押要也就不能成立,为将来的债权设定抵押担保是无效的,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这种理论观念已经被打破。现代法上不仅为将来债权设定抵押予以许可,而且在现实生活中大量存在为将来债权设定抵押权的现象。比如最高额抵押(3)就是为将来债权设定抵押担保的典型代表。因此,抵押权的从属并不表现为成立上的从属性,而是表现为存在上的从属性。也就是说抵押权的从属性并不要求在胝押权成立时主债权必须已经存在。抵押权无须自始就与主债权同时存在,但在任何债权都不存在时,抵押权也就决不能继续存在。我国《担保法》第52条中规定:“抵押权与其担保的债权同时存在,债权消灭的,抵押权也消灭。”但是担保法上并没规定,抵押权的成立以主债权的已经存在为前提,也未规定不能为将来的债权设定抵押权或在主债权未成立时设定的抵押权无效。因此,以抵押成立时主债权不存在而持抵押无效观点的,是没有根据的。

第二,处分上的从属性。抵押权处分上的从属性是指抵押权让与上的从属性。抵押权人不能单独让与抵押权给他人而处分抵押权。抵押只能与其担保的债权一同转让,或者在主债权转让时消灭。在任何情况下,抵押权的主体与其担保的主债权的主体只能是同—的,而不能不同。我国《担保法》第50条规定: “抵押权不得与债权分离而挚独转让或者作为其他债权的担保。”这也正是指抵押权处分上的从属性。

第三,消灭上的从属性。抵押权消灭上的从属性与存在上的从属性相关,抵押权的存在从属于主债权的存在,与主债权同命运,因而在主债权因受清偿,提存、抵销、免除等原因而全部消灭时,抵押权也就消灭。我国《担保法》第52条规定的也就是抵押权消灭上的从属性。但应当注意,只有在主债权全部消灭时,抵押权才消灭。抵押权与主债权之间没有量上的关系,即便债权大部分已受清偿,抵押仪也不能消灭。这与抵押权的不可分性相关。

三、抵押权具有不可分性。抵押权的不可分性是指抵押权的效力不可分,抵押权人就全部抵押物行使其权利,抵押物的分割和部分让与灭失,或者债权分割或部分让与或清偿,均不影响抵押权的效力。换言之,担保物的部分变化或债权的部分变化均不影响担保物的整体性(三)。主要表现为:抵押物一经分割或让与第三人时,抵押权不受影响,抵押权人仍就全部抵押(包括已经分割或让与第三人的部分)行使抵押权,抵押物部分灭失时,其剩余部分仍对全部主债权提供担保,主债权部分分割或让与时,抵押权不因此而受影响,抵押债权人仍就其应有部分对抵押物的全部共同行使权利。分期付款的债权,因部分债权已届清偿期而未清偿时,可就抵押物的全部行使权利,侦权部分受清偿,并不导致抵押权的部分灭失,抵押权设定之后,抵押物价格的涨落,原则上不影响抵押人的权利和义务,抵押物的价格上涨时,抵押人无权使抵押物的一部分脱离抵押担保关系,抵押物的价格非抵押人的原因下落时,抵押人也无义务再增加抵押物。

四、抵押权具有特定性。首先是抵押物的特定,抵押权以确保债权实现为宗旨,因此抵押物必须是现有的的、特定的。只有特定化的抵押物,才能估计其价值,抵押物不能是未来的财产或未经特定化的一般财产,否则,抵押物具有不确定性,抵押权难以估量其价值,也就无法对抵押物行使权利。抵押物的特定化,其意义在于抵押公示,以示第三人知晓该财产已用于抵押。其次是抵押权所担保的债权的特定。抵押权只能担保特定的债权,而不能担保一切的债权,否则即无法确保特定债权人利益,也会损害第三人的利益。

五、抵押权具有物上代位性(4)。抵押权是把握抵押物的交换价值的权利,属于一种价值权,因此,抵押物的形态或性质上发生变化时,只要仍给维持其交换价值,抵押权的效力也就及于抵押物的变形体或代位物上(四)。在抵押物因不可归责于抵押人的原因毁损灭失时,抵押权人得就因抵押物价值减少无过错的,抵押权人得“在抵押人因损害而得到的赔偿范围内要求提供担保”这也就是对抵押权的物上代位性的确认。

六、抵押权具有顺序性。抵押权的顺序性,是指在同一抵押物上存在数个抵押权时,各个抵押权之间有一定的顺序,先一顺序的抵押权优于后一顺序的抵押权。也就是说,在实现抵押权时,顺序在先的抵押权人先就抵押物的价值受偿,其后,才能由后一顺序的抵押人受偿。如有数个抵押权的顺序相同时,各抵押权人只能就其担保的债权额的比例受偿。

七、抵押权具有追及性。抵押权的追及性是指不论标的物落入何人之手,抵押权人都可以追及该标的物,向实际占有人主张权利,主要表现在以下两点:

第一, 在抵押物受到他人的不法侵害时,抵押权人得及于抵权请求除去妨害。

第二,抵押人未抵押权人同意,擅自将抵押物转让他人时,抵押权不受影响,抵押权人仍得追及抵押物对之行使抵押权。我国《担保法》第49条第一款中规定:“抵押期间,抵押人转让已办理登记的抵押物的,应当通知抵押人并告知受让人转让物已抵押的情况,抵押人未通知抵押权人或者未告知受让人的,转让行为为无效。”这种无效是绝对无效还是相对无效?可否由法院依职权主动确认无效呢?我们认为,这里的无效是绝对无效的。因此,只有在抵押权人或者受让人主张时,人民法院才可依法确认该行为无效。

八、抵押权具有优先受偿性。优先受偿性(5)是由抵押权的担保性所决定的,抵押权的优先受偿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一般情况下,抵押权人优先于普通债权人受偿,而不是与其他债权人平等受偿。

第二,在抵押物被查封,被执行时,抵押权优先于执行权,对于抵押物,不得为其他人扣押或者强制执行,在抵押物被查封、扣押或者强制执行时,抵押权人得优先行使抵押权,从抵押物的变价中优先受清偿(五)。

第三,在抵押人宣布破产时,抵押财产不得列入破产财产,抵押权人得就抵押物的变价就抵押担保的债权额优先受偿,如有剩余时才得由其他债权人分配。

抵押权的优先受偿性说明,抵押权人只能就抵押物的价值优先受清偿,而不能直接以抵押物抵债,我国《担保法》第一线0条规定,“订立抵押合同时,抵押权人和抵押人在合同中不得约定在债务履行期届满抵押权人未受清偿时,抵押物的所有权转移为债权人所有。”因此,即使抵押人与抵押人在合同中约定在债务履行期满债务人未履行债务时抵押物转由抵押权人所有,抵押物也不能直接转归抵押人所有。

世界各国对于抵押物的范围的立法例并非一致,有的仅限于不动产,有的则以不动产为限,传统民法仅以不动产为限,然而,随着立法的发展,现代各国几乎均承认动产抵押权。但大多数国家立法对于抵押物的范围限制并不作明确的列举性规定,其理由在于选定抵押是当事人双方自愿,法律无权干涉,若双方就抵押物发生争执,也仅作个案具体处理,因为立法无法予以全部列举,而我国鉴于以往抵押活动中的混乱状态,予以明确列举(六)具有特别的意义。但是,立法中明确列举各种抵押物的作法很少见,我国《担保法》第34条对抵押物的范围作了列举性的规定,从《担保法》的整体而言,该条实际上与第37条的禁止性规定遥相呼应。就立法技术而言,对抵押物采用列举性规定是不妥当的,也不可能穷尽所有可以设定抵押的财产,立法既然已作禁止性规定,又作列举性规定就显得多余了,这样反使该条列举性规定仅具有一般的提示作用,而变得无多少实际意义了。

抵押物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第一,必须是抵押人有权处分,即抵押人对抵押物享有所有权或处分权;第二,必须是法律允许转让的,具有可让与性。若不具备让与性,则抵押物无法实现其价值,也就无法实现担保的目的。第三,抵押人所担保的债权不得超出其抵押物的价值。第四,便于管理和实施(七)。

那么,究竟哪些财产可以作为抵押物呢?依《担保法》第34条的规定,应包括以下几项:

一、抵押人所有的房屋和其他地上定着物。抵押人在其享有所有权的房屋和其他地上定着物之上设定抵押权,是抵押人行使所有权的行为,任何机关、单位和个人均不得干涉抵押人对自己所有财产的处分。

不动产的一部分是否可以设定抵押权?不动产的一部分即就房屋和其他地上定着物的一部分是否可以设定抵押权。应作为具体分析。若不动产上的一部分具有独立的交换价值,在交易上可认为独立之物,而且可予以公示,即应当承认其属于抵押物的范围,着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出现,并得到认可后(八),则必须承认建筑物的部分得单独为抵押物而设定抵押权。

建筑中的建筑物是否可以作为抵押物?抵押权是一种价值权、变价权。因此抵押物的结构是否完整并非其所关注的重心。其核心在于抵押物是否具有经济价值,故只要正在建筑中的建筑物,依据一般交易上的观念,具有交易上的独立性,可以达到经济上使用的目的,就可以就建造中的建筑物设定抵押。

二、抵押人所有机器、交通运输工具和其他财产。抵押人可以自己所有的动产作为抵押物,设定抵押权。动产包括各种机器设备、交通运输工具等财产,作为抵押物的动产应当具有可让与性,对于一些特殊的动产如飞机、船舶等,设定抵押权时应当遵循有关的特殊立法,如海商法、民事航空器法等的规定。

三、抵押人依法有权处分的国有土地使用权、房屋和其他地上定着物。

(一)国有土地使用权(6)。土地使用权是有偿取得的在一定时限内对一定地段利用、收益、开发、经营的权利,它包括国有土地的使用权,集体土地的使用权和宅基地的土地使用权。

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必须履行法定的程序。目前,我国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取得方式主要有三种:

1、出让。出让是国家以所有者身份将土地使用权在一定年限内让与土地使用者,并由土地使用者向国家支付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的行为,它包括协议、招标和拍卖三种具体方式。

2、转让。转让是土地使用权再转移的行为。即国有土地使用权人将自己拥有的土地使用权让渡给相对人,使其成为新的土地使用权受让人,转让具体包括买卖、互易和赠与三种方式。

3、行政划拨。行政划拨是指国家通过行政审批程序将土地无偿地划拨给使用者使用,使用者只需按照一定的程序向主管机关提出申请,经批准即取得土地使用权,而不必向国家交付费用和租金。以国有土地使用权作为抵押物而设定抵押权,从严格意义上讲属于一种权利抵押,土地使用权的抵押并不影响国家对土地享有的所有权。

(二)国有房屋和其他地上定着物。国有房屋是指属于全民所有制的房屋,包括国家确定给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全民所有制企事业单位、军队使用的全民所有的房屋,一般而言,国有房屋的使用者对其占有的房屋享有处分的权利,根据法律规定,国有企业对国家授予其经营管理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依法处分的权利。除此之外,我国近几年实行住房制度改革,推行住房商品化,将部分公有住房出售,职工在付清房款并履行一定法定手续后,就依法取得该住房的所有权、继承权和买卖权,即享有处分权,当然也可用作抵押设定抵押权。

其他地上定着物是指土地、房屋外的不动产,包括森林、桥梁、隧道等建筑物,若抵押人对于国有的其他地上定着物依法享有处分权,则抵押人可以该地上定着物为抵押物设定抵押权。

四、抵押人依法有权处分的国有的机器、交通运输工具和其他财产。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国有企业对国家授予其经营管理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和依法处分的权利。公司股东作为出资者按投入公司的资本额享有所有者的资产受益,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等权利。公司作为独立民事主体,对于法律上明确由公司支配的资产(包括国有资产)享有占有、使用和处分的权利。抵押人对于自己享有处分权的国有资产,当然可以将其作为抵押物进行抵押,这是抵押人作为独立的民事主体正当行使权利的必然结果。

五、抵押人依法承包并经发包方同意抵押的荒山、荒沟、荒丘、荒滩等荒地的土地作用权。

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的规定,农村集体组织、农户或个人可以与土地所有人(国家或集体组织)签订土地承包经营合同。承包人对其所承包的土地、山岭、草原等即享有占有、使用和收益的权利,但不享有处分所承包的财产的权利,故承包人不得将其享有的土地使用权设定抵押权。但是,国家为了鼓励承包开发荒山、荒沟、荒丘、荒滩等荒地,解决承包开发荒地的资金短缺。特允许在经过发包人(即土地所有人)同意的前提下,承包人可以就承包的荒地的土地使用权进行抵押。

六、依法可以抵押的其他财产。

立法不可能穷尽所有可以用作抵押物的财产,只要某项财产符合抵押物的条件,即抵押人有权处分,具有可让与性,便于管理和实施,就应当承认其属于抵押物的范围。

七、抵押人可以某一项财产单独进行抵押,也可以将其几项财产一并抵押。

从其立旨意而言,是为了促进企业融通资金的能力,企业可以将其所有或享有处分权的动产、不动产等一并进行抵押,但是要求各项财产的数量、质量、状况和价值都应当是明确的。该规定并不意味着我国已承认了企业财团抵押制度(7)。企业财团抵押与一般抵押不同,一般国家均对其作出特殊规定,现代抵押制度为适应资金融通的需要,从个别抵押向依企业目的而结合之物及权利的财团抵押转变,为适应此种形势,我国可以在司法实践中对《担保法》第34条第二款作广义解释,并加以完善,从而确立我国的企业财团抵押制度。

注 释 1、保全抵押,是指专为担保债权而设定的,以确保债务的履行为目的,其效力依存于以人的信用为基础的债权。

2、流通抵押,是以资本的投入为目的的投资抵押,这种抵押完全以标的物的交换价值为中心构成,与以人的信用为基础的债权关系完全绝缘。

3、最高额抵押,是在最高债权额限度内,可以抵押物对一定期间内连续发生的债权作担保。

4、物上代位性,是指抵押权的效力及于抵押物的代位物。

5、优先受偿性,是指抵押权人在实现抵押权时以抵押物优先受清偿。

6、国有土地使用权是指权利主体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对国有土地所享有的占有、使用并获取收益的权利。

7、企业财团抵押制度,是指将属于企业所有的土地、建筑物、机械、器具、租赁权、工业产权等无形财产等企业财产,作为一个集合之整体进行抵押的制度。

参 考 文 献

一、 马原主编《中国民法教程》人民法院出版社,1989年版,第一流54页。

二、 杨立新(物权篇《对抵押权的侵害》)第231—232页,法律出版社。

三、 董开军《论担保物权的性质》《法学研究》1992年第1期第34页。

四、 董开军《论担保物权的性质》《法学研究》1992年第1期。

五、 马原主编《中国民法教程》人民法院出版社,第388-389页。

六、 《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第37条。

七、 现行《担保法》立法草案说明。

八、 郑玉波《民法物权》台湾三民书局1990年版。

抵押物范文第10篇

一、对各种学说之简要评析

一般来说,在设计抵押物转让制度时,应着重考虑两方面的因素:一是“物尽其用”原则。“物尽其用”是物权法所追求的价值目标,物权法制度的价值“在于使其利用,而不在其所有”。我国《物权法》第一条也明确将“发挥物之效用”规定为该法的立法宗旨和目标。故抵押财产转让的意义并不在于转让本身,而在于转让这个行为有助于抵押财产效用的发挥,通过流转能够实现抵押物的保值、增值,在促进个人利益的同时也提高了公共利益,使抵押财产当前使用价值和将来交换价值的利用达到完美结合,从而与物权法所希冀的“充分发挥物之效用”的价值目标相契合。二是“利益均衡”原则。一方面,应当考虑抵押权人利益的保障,这是抵押权制度存在的根本目的;另一方面,在坚持保护抵押权人利益实现优先权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对抵押人和受让人利益的尊重。在对《物权法》第191条第2款进行解释时,应当坚持将“物尽其用”和“利益平衡”原则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实现法律解释的合理性。下面笔者就试从此两原则出发,对前述学说分别加以简单分析。

(一)无效说此说之优点在于:强化了对抵押权人利益的保护。但其缺点也甚为明显:(1)禁止抵押人转让抵押财产,限制了物之流通,不利于物之价值充分发挥,与“物尽其用”的立法宗旨相违背;(2)抵押人转让抵押物的主要目的在于融资,禁止转让将使其无法解决资金困难,严重损害抵押人的利益,继而也会间接影响到债权人的债权。因为,维护债权人利益的最好方式就是债务人到期偿还所负债务,而非抵押权之实现,尤其是在抵押物的价值低于债权数额而设定担保时。况且,即便设定抵押时抵押财产的价值大于债权数额,但由于抵押财产的价值是随着市场价格波动的,债权人到期能否实现其利益还处于一种不确定状态;(3)禁止抵押财产转让,与《物权法》第106条的善意取得制度、181条动产登记对抗主义以及第189条浮动抵押特殊规定相矛盾,对第三人极为不利。可见,“无效说”既不能实现“物尽其用”也无法达到“利益均衡”,是不可取的。

(二)效力待定说该说中认为“处分抵押物的合同为‘无权处分合同’”的观点,存在如下问题:(1)所谓无权处分合同,是指无权处分人处分他人财产,并与相对人订立的转让财产的合同。在抵押人处分抵押物的转让合同中,抵押人是在处分自己所有的财产而非他人的财产。虽然此时抵押人所有的财产上设定了负担,但这并不能影响抵押人的所有权人地位,抵押人之所有权不同于共同共有关系中由多人共享一个所有权,其是单独地享有抵押物的所有权,而不是与抵押权人共同享有。依所有权的一般原理,抵押人对抵押财产仍然单独地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的权能。故,抵押人转让抵押物的行为并不是无权处分行为,其转让抵押物的合同当然也就不属于无权处分合同。(2)抵押权的本质是变价权、换价权、价值权,其所关注的乃抵押物的交换价值,至于抵押物以何种形态出现并不重要。“由抵押权在性质上为价值权所决定,在某项财产设定抵押后,该项财产发生毁损和形态的变化,并不当然影响抵押权的效力,这就是抵押权的物上代位性。就抵押权的处分来说,同样可以使用物上代位性的规则”。因此,通过转让所得价款可以继续作为担保。如果转让价格明显低于抵押物的价值,抵押权人可以要求抵押人提供补充担保。所以,只要抵押人转让抵押物不影响抵押权人的权利和利益,则转让行为确定有效;在转让行为损害抵押权人的权利和利益的情形下,抵押人的处分权应当受到限制,不得转让抵押物,否则转让行为确定无效。可见,抵押人转让抵押物的效力在不同情况下都是确定的,无需经抵押权人事后是否同意来确定。这一点也是不符合无权处分合同的特征的。第二种观点以“转让行为是否损害抵押权人的利益”为临界点,颇具合理性。其不足之处在于:在转让抵押物所得价款较高,更有利于清偿债务的情形下,仍然赋予抵押权人反对权。如此一来,抵押人和受让人之间的合同效力完全取决于抵押权人的意志,既不利于维护法律秩序的稳定和交易安全,也为抵押权人滥用自由权利埋下了祸根,同时还可能会与其所持的“转让行为是否损害抵押权人利益”的总原则相冲突。

(三)有效说该说认为“合同有效,但所有权不发生转移”的观点试图在抵押权的本质和善意取得制度之间寻找平衡,但这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因为:(1)既然所有权不能发生转移,受让人并未取得抵押财产之所有权,如何成立善意取得呢?(2)在合同有效,且动产已经交付,不动产已经登记的情况下,物权变动已经完成,所有权理所当然的发生转移。(3)由受让人向抵押人主张违约责任可能导致受让人人财两空,因为抵押权人实现抵押权乃主要由于抵押人无法清偿到期债务而引起,此时让受让人向抵押人主张违约之债,相当于赋予了抵押人一个普通债权,而抵押人又无力偿付,因而受让人的权利将受到巨大侵害。故此种观点同样无法解决第191条第2款和物权法其他条款之间的矛盾,甚至可以说其乃“无效说”之变种,因为此时受让人仍不能取得抵押物的权利,再去区分合同有效主张违约责任还是合同无效主张缔约过失责任,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认为“合同有效,且物权发生变动”的观点主张抵押权具有追及效力。所谓抵押权的追及效力,是指抵押权依法设立后,抵押物所有权的变动不影响抵押权的效力,抵押权的效力及于抵押物的受让人。在此,我们不去讨论抵押权是否应当被赋予追及效力。但是从我国《物权法》的规定来看,并没有承认抵押权的追及效力。“一方面,如果抵押权人享有追及权,物权法就没有必要规定抵押人转让抵押财产取得抵押权人同意。另一方面,取得抵押权人同意以后,转让抵押财产的价款应当提前清偿债务或提存,这实际上已经替代了追及权的行使。”而且由于动产抵押无需登记公示,一概赋予抵押权对抵押财产的追及效力难说合理。此外,这会使得抵押人无所顾忌地转让抵押财产而不承担任何风险,对第三取得人极为不利。

二、对未经抵押权人同意转让抵押财产之效力探讨

(一)对《物权法》第191条第2款规定法律性质的分析要探析抵押人擅自转让抵押物之效力,首先必须对第191条第2款加以分析,弄清其是效力性规范还是管理性规范,这决定着我们是否有探讨的必要。根据法理学的一般原理,以法律规则内容的弹性程度为标准,法律规范可以分为任意性规范和强行性规范。“任意规定和强行规定之区别在‘当事人’是否得依其意思或依相对人之合意拒绝法律规定之适用或修正其规定之内容。若然,则它便是任意规定;否则便是强行规定”。强行性规定又可分为管理性规范和效力性规范。所谓管理性规范,是指取缔违反之行为,对违反者加以行政处罚乃至刑事制裁,以禁遏其行为,但并不当然否认其在私法上的效力。所谓效力性规范,是指不仅要取缔违反的行为,对违反者加以制裁而且对其在私法上的效力也加以否认。只有违反了效力性规范的民事行为才是当然无效的民事行为,而对于违反管理性规范的民事行为,可以由行政机关对当事人进行行政处罚,但不能当然认定在民法上无效,其属于需要经过法院确认的无效民事行为。笔者以为,《物权法》第191条第2款的规定:“抵押期间,抵押人未经抵押权人同意,不得转让抵押财产,但受让人代为清偿消灭抵押权的除外”。当属于法律强行性规范中的管理性规范。因为:(1)本条并没有明确规定违反则导致民事行为无效,故抵押人未经抵押权人同意转让抵押物的效果,需要经过法院的裁判予以认定;(2)抵押人擅自转让抵押物是一种相对无效的民事行为,其虽然违法,但只涉及特定第三人(抵押权人)的利益,抵押权人是自身利益最佳的判断者和维护者,由其主张民事行为无效最为合适,而不能由其他任何人来主张,也不能由法院依职权主动干预。若抵押权人认为抵押人擅自转让抵押物并不影响其利益实现的完全不用向人民法院请求确认转让行为无效。如:抵押人信誉良好,或者经营状况极大改善、资金充足,或者提供其他担保物的等。

(二)抵押人擅自转让抵押物的效力由于我国《物权法》允许抵押的财产既包括不动产也包括动产,并且对不动产和动产的抵押公示采取了“区别公式原则”,即不动产抵押采取登记生效主义要件,未经登记,不发生抵押权设立之效力;动产抵押采取登记对抗主义,未经登记,仍成立抵押权,但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同时,《物权法》中还有一些关于抵押权的特殊规定。因此,笔者以为,对抵押人未经抵押权人同意转让抵押物之效力不能简单地以有效还是无效来看待,而应当以《物权法》的相关规定为依据,并结合具体情况加以分别评判,否则就会造成《物权法》内部各条文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在实践中造成诸多困难。

1.抵押权已经登记的不动产、动产的转让效力由前述分析可知,《物权法》的规定属于管理性规范,已经登记的动产、不动产抵押权虽然具有对抗第三人的效力,但并不能据此得出抵押人未经抵押权人的同意转让抵押物的行为无效。只有那些损害抵押权人优先受偿权的擅自转让行为,经抵押权人主张并且经过法院判决而认定无效时,才归于无效。具体来说,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1)抵押人擅自转让后,主动将所得价款提前向抵押权人清偿或提存。(2)抵押人擅自转让抵押物后,抵押权人要求抵押人提前清偿,抵押人加以清偿。(3)受让人受让时用转让款代替抵押人向抵押权人清偿或提存。(4)受让人在抵押权人主张抵押权时,用转让款清偿到期债务的。(5)受让人在抵押权人主张抵押权时,代替抵押人清偿的。(6)抵押人未用抵押款清偿债务且不知所终,抵押权人主张抵押权时,受让人拒绝代为清偿的。(7)抵押人以明显低于抵押物价值的价款转让抵押物的,经抵押权人要求,抵押人提供补充担保的。(8)抵押人和受让人以明显低于抵押物价值的价款转让抵押物的,抵押人拒绝提供补充担保,受让人对此亦无所表示的。在上述(1)、(2)、(3)、(4)、(5)、(7)六种情况下,抵押权人的利益并没有因擅自转让抵押物而受到丝毫影响,抵押人清偿了债务,减轻了负担,甚至还有可能获得部分收益(抵押物价值上涨时),抵押权人亦取得了抵押物的所有权,不可不说是一种“双赢”局面。此时抵押权人没有必要、也没有权利请求法院确认抵押人和第三取得人(受让人)之间的转让行为无效。在(6)、(8)两种情形下,抵押权人的利益受到了严重损害,抵押权人完全有理由、有必要、亦有权利,请求人民法院确认抵押人和第三取得人之间的转让行为无效,以抵押财产变卖、拍卖、折价所得之价款优先受偿。

2.抵押权未经登记的抵押动产的转让效力由于《物权法》对不动产之抵押采取登记生效主义原则,未经登记抵押权并不成立,所以此时所有权人当然可以依法自由转让其财产,转让行为合法有效。故在此我们讨论的未经登记的抵押财产就专指动产。《物权法》第188条规定:动产抵押权未经登记,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如果动产抵押未经登记,在动产抵押设立后,抵押人未经抵押权人同意擅自转让抵押动产,受让人是善意的、无过失的,作为善意买受人,则可以基于《物权法》第106条关于善意取得制度的规定取得该动产的所有权。同时根据《物权法》第108条的规定,“善意受让人取得动产后,该动产上原有的权利消灭”,因此,受让人善意取得该动产后,其上的抵押权也归于消灭。此时,无论抵押权人的利益是否因此遭到损害,其均不能主张抵押人和受让人之间的受让行为无效。否则,既违反登记对抗主义的立法原则,也违背了《物权法》规定善意取得制度的立法初衷,即维护财产静的安全和动的安全的平衡。故在抵押物为动产而未经登记的情况下,抵押人和善意受让人之间的抵押物转让行为合法有效。抵押人应当自行承担不对抵押物进行登记而可能遭受的利益损害风险,此乃“风险自负”原则的应有之义。

3.动产浮动抵押权下抵押动产转让的效力浮动抵押,指抵押人以其现有的和将来所有的全部或者部分财产为其债务提供担保,当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发生当事人约定的实现抵押权的情形时,债权人有权就约定的动产优先受偿的权利。我国《物权法》第181条规定了动产浮动抵押制度。从本质上说,动产浮动抵押仍然属于动产抵押,抵押人擅自转让抵押物的,原则上亦适用动产抵押转让的相关规则,即动产浮动抵押权经登记公示的适用上述1之规则,未登记公示的,依上述2之规则,适用善意取得制度。但《物权法》第189条第2款同时又规定:“依照本法第一百八十一条之规定抵押的,不得对抗正常经营活动中已支付合理价款并取得抵押财产的买受人”。这可视为动产浮动抵押权下抵押动产转让效力的一个特殊规则:已经登记的动产抵押权人不能对抗特定的买受人,即正常经营活动中已支付合理价款并取得抵押财产的买受人。“对于何谓‘正常经营范围’,《物权法》并未界定其内涵,对此可采用列举式和概括式相结合的方式:首先,列举正常经营活动的范围,如抵押人以合理的价格出卖、互易、出租抵押的生产设备、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的,抵押人在设定浮动抵押之前或在浮动抵押期间另行设定浮动抵押或固定抵押的,抵押人以设定抵押的生产设备、原材料、半成品、成品抵债等;其次,对列举之外的其他情形,允许法官依诚实信用原则判断抵押人的经营活动是否超出正常经营范围。

上一篇:不动产抵押范文 下一篇:动产抵押登记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