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歌唱不喊叫

时间:2022-09-22 01:45:46

在唱歌课和歌咏比赛活动中,我们经常发现,有很多学生在唱歌时不是在“唱”,而是在声嘶力竭地“喊”。尤其是唱高音时,每次都会喊得脸红脖子粗。声音的确是大了,但声音粗劣,缺乏美感,并且总是跑音,这种“唱歌”事实上就是“喊唱”的现象,如不及时纠正,必定会给学生带来一定的危害:损伤声带不说,还会导致嗓音失去原有的特点;还会破坏声音的美感;也不利于高音的形成;更会有害于乐感的培养。结合十七年的教学经验,下面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首先,小学阶段的孩子都具有强烈的好胜心,处处喜欢表现自己。这是由他们的心理特征和年龄特征所决定的。孩子们大声喊唱是为了让吸引老师和同学的注意力,好像谁唱得响,谁就是“英雄”。我们必须告诉孩子们喊歌是一种不好的习惯。当他们再出现喊叫现象时,我们可以选几名学生到教室外听一下效果,听完之后让他们进行自我评价,经过多次的听和多次的改,教室里的歌声慢慢恢复了和谐的效果。

其次,学生对唱歌发音的认识有误区,认为只有使劲唱,声音就大,声音大就会好听。想要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就要让学生多欣赏一些优美的唱歌视频,不管是独唱、齐唱还是合唱,教师可以边听边解说,让学生真正地了解,不是所有的歌都要使劲唱响,有的情绪需要强处理,有的情绪需要弱处理,只有强弱结合,才能唱出美妙的歌,我们一定要多鼓励学生,走出喊叫盲区,让学生自信地歌唱。

再次,与教师的错误指导有直接的责任,很多教师总嫌学生唱得没劲,要求声音要响亮,于是就导致了学生的大声喊叫。所以教师要提高自身的素质,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发声概念,绝不能再让学生错误的“唱响教室”了。

最后,是学生没有掌握正确的发声方法。这是导致学生喊唱的主要原因。因此怎样让学生用正确的方法来歌唱,是克服学生喊唱的关键所在。多年的经验让我知道,无论在发声还是歌唱时,都要在学生能够自然达到的音域范围之内,最好用轻声哼鸣简短练习,切忌大喊大叫。还要特别注意小学生的嗓子和声带处于稚嫩时期,教师一定要根据他们的年龄和生理特点来教唱歌。尽量避免选择音域较宽,演唱难度较大的歌曲。

总之,只要学生能够正确地把握唱歌的方式方法,即使现在他们不能很好地运用在唱歌当中,也许唱得还不如随意性的声音美妙动听,但是为他们将来学习声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会终身受益。

让孩子们正确歌唱不喊叫,你做到了吗?

(作者单位 山东省肥城市潮泉镇中心小学)

上一篇:论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堂氛围的营造方法 下一篇:我是这样批改作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