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经前后诸证的中医治疗与调护

时间:2022-09-22 01:35:33

绝经前后诸证的中医治疗与调护

【中图分类号】R271.1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1-0183-01

【关键词】:绝经前后诸证;中医治疗;调护

妇女“七七”之年肾气渐虚,冲任二脉虚衰、天癸渐竭,生殖器官及也逐渐萎缩,此期称绝经前后,大多发生在44-54岁之间的女性。妇女在绝经期前后,围绕月经紊乱或绝经出现如烘热汗出、烦躁易怒、潮热面红、眩晕耳鸣,心悸失眠、腰背酸楚、面浮肢肿、皮肤蚁行样感、情志不宁等症状,称为绝经前后诸证,亦称“经断前后诸证” [1]。西医称为更年期综合征,祖国医学把此症归属于“脏躁”范畴。笔者对此期妇女予中医治疗,并配合调摄护理,现作简要介绍如下:

1 中医分型与治疗

1.1分型

祖国医学认为此期妇女肾气渐衰,天癸渐竭,冲任二脉虚损,或精血不足,气血失调,脏腑功能紊乱,肾阴阳失和。临床上分为肾阴虚和肾阳虚两类,其中,以肾阴虚型为多见。

肾阴虚者往往表现为:月经周期紊乱,量少,色鲜红。面部阵发性潮红,精神紧张,心烦易怒,手足心热,头昏耳鸣,盗汗,失眠,口干,便秘,舌质红少苔,脉弦细略数。肾阳虚者往往表现为:月经往往突然量多,色淡,面色晦暗,精神萎靡,畏寒肢冷,纳少便溏,腰疼阴坠,或有浮肿,舌淡苔薄白,脉沉细无力。

1.2 治疗

肾阴虚者予口服左归丸(熟地、山茰肉、山药、龟甲胶、鹿角胶 枸杞、菟丝子、川牛膝)或六味地黄丸治疗,一次3粒,一日2次。伴有口热口臭,小便黄赤,夜寐盗汗者,可选用知柏地黄丸,一次3粒,一日2次;伴有眼睛发红,兼有头晕者,可选用杞菊地黄丸,用量同上;伴有有耳鸣、耳聋、头目眩晕者,可选用耳聋左慈丸,用量同上。

肾阳虚者可服用右归丸或附桂八味丸,一次3粒,一日2次。伴有失眠、心悸盗汗、心烦口干者,可选用天王补心丹,一次3粒,一日2次,亦可选用朱砂安神丸,或酸枣仁丸,或枣仁安神丸。

2调摄与护理

中医治疗以补脾肾、调冲任为主,兼以畅情志,适劳逸,慎起居,从而达到综合治疗效果。

2.1调畅情志,防止心理早衰。减少精神负担,排除紧张、消极、焦虑情绪,维持神经系统的稳定。

2.2清淡饮食,种类合理搭配。禁高脂高糖饮食,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

2.3改善睡眠,消除疲劳。失眠是经断前后诸证的一个常见现象,患者睡前忌用脑;忌睡前激动,可食少量香蕉,香蕉是包着果皮的“安眠药”,因为它卡路里低,并含有丰富的食物纤维,可以促进排便。此外,睡前喝一杯热牛奶和茶均有助于睡眠。

2.4积极参加各项体育锻炼,增强体质,调节阴阳气血。

2.5定期体检,完善各项妇科检查。

3病例资料

患者余某,女性,49岁,已婚育,2012年1月12日就诊。患者1年前始出现阵发性潮热盗汗,夜甚,自觉尚可耐受未曾诊治。两月前上述症状加重,伴经量减少,心烦易怒,神疲乏力,夜寐不安,多梦易醒,夜尿频多,舌红絳、苔薄黄、脉细。西医诊断:围绝经期综合征;中医诊断:经断前后诸证,证属阴虚内热。治以滋肾阴,清虚火。予六味地黄丸和知柏地黄丸口服治疗。服药1月后自觉潮热盗汗次数减少,睡眠较前改善,继前治疗2月,诸证减轻,配合体育锻炼等调摄护理,症状基本好转。

4讨论

《内经》云:“……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指出经断前后的妇女肾气渐衰,天癸渐竭,冲任脉虚,生殖功能逐渐减退以至丧失,此时病机主要为阴阳失调。妇女一生中,经、孕、产、乳屡伤于血,处于“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状态,所以临床上经断前后诸证常以肾阴虚致病者为多[2]。肾阴不足,阴不维阳,虚阳上浮,故而出现阴虚内热的证候。左归丸原方治真阴肾水不足,速宜壮水之主以陪左肾之元阴而精血自充矣。方中熟地、山茰肉、山药滋补肝肾,为六味地黄丸中“三补”;配龟甲胶、鹿角胶调补肾中阴阳,且龟甲胶补任脉之虚,鹿角胶补督脉之弱;枸杞子、菟丝子补肝肾,益冲任;川牛膝补肝肾,引药下行,直达病所。诸药共奏壮水填精,补益冲任督之功,使肾阴足,奇经固,经血自止。在此中药基础上辅之以情志,饮食调摄和辩证施护,从而使绝经前后诸证的患者阴阳得以平衡,症状得到缓解。

参考文献

[1]张玉珍.中医妇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4.168

[2]仲英华,王百苗.青蒿鳖甲汤在妇产科临床应用的体会[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1,11(6):85

上一篇:解析优质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作用 下一篇:台儿庄,停驻时间的休闲慢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