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心论治绝经前后诸症68例临床研究

时间:2022-10-06 10:47:59

从心论治绝经前后诸症68例临床研究

【摘要】目的从心论治绝经前后诸症,提高更年期女性朋友的生活质量。方法针对2010年10月至2012年10月就诊于我院门诊的68例有绝经前后诸症的患者,中药从心论治,以治心为主,补心为要,兼以滋肾养阴;心理治疗。结果总有效率97.05%。结论从心论治绝经前后诸症具有较好疗效。

【关键词】绝经前后诸症;中药从心论治;心理治疗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7.660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7-4049-02

绝经前后诸症是指妇女在绝经期前后,围绕月经紊乱或绝经出现明显不适症候,如烘热汗出,烦躁易怒,潮热面红,眩晕耳鸣,心悸失眠,腰背酸楚、面浮肢肿、情志不宁等,这些症候往往三三两两、轻重不一,参差出现,持续时间或长或短,短者仅数月,长者迁延数年。甚者可影响生活和工作,降低生活质量,危害妇女身心健康。为此,本课题组于2010年10月至2012年10月从心论治绝经前后诸症68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课题组病例均来源于我院门诊及住院2010年10月至2012年10月就诊的有绝经前后诸症的患者,共68例,年龄30岁-55岁,平均年龄46.7岁,其中崩漏28例,月经先后不定期36例,4例因卵巢囊肿手术后周期延长至2-5个月,所有患者检查心电图、血常规、尿常规均正常。

1.2诊断标准45岁至55岁的妇女,出现月经紊乱或停闭;或40岁前卵巢功能早衰;或有手术切除双侧卵巢及其他因素损伤双侧卵巢功能病史,临床出现月经紊乱或停闭,随之出现烘热汗出、潮热面红、烦躁易怒、头晕耳鸣、心悸失眠、腰背酸楚、面浮肢肿、皮肤蚁行样感、情志不宁等症状[1]。68例患者病情均符合以上诊断标准,B超检查子宫大小尚正常或偏小。

2治疗方法

2.1中药从心论治以治心为主,补心为要,兼以滋肾养阴予补心滋肾汤,药物组成:党参15克,菖蒲10克,远志10克,茯苓15克,天冬10克,麦冬10克,丹参15克,五味子10克,酸枣仁15克,女贞子15克,旱莲草15克,炙草10克。在具体使用时尚需随证加减,偏肾阳虚者加鹿角胶10克,杜仲10克,心悸时尚可加入夜交藤、牡蛎、肉桂等品。崩漏加地榆炭10克,血余炭15克,棕榈炭15克;心烦明显者加栀子10克,竹叶15克。水煎2次温服,每日一剂,四周为一个疗程。

2.2心理治疗在中医药治疗过程中,耐心聆听患者倾诉,了解患者的家庭、工作、文化水平、社会背景以及性格、兴趣,及时发现思想症结所在,进行心理疏导,使患者迅速从不良的心境中解脱出来,克服消极情绪。再进行健康指导,指出更年期是每个妇女必然经历的阶段,因生理的变化而出现一些不适是正常现象,不必为此不安。若过分关注或夸大不良反应,会造成不必要的恐慌,就不能平静度过此期,出现情感失调,导致抑郁和焦虑,使病情加重,严重的会失去对生活的信心,很不值得。鼓励患者培养业余爱好,如种花、听音乐、加强户外锻炼和健康的社会活动等等,使心理有所寄托,改善患者因患绝经前后诸症而产生的不良情绪。

3结果

3.1疗效评定标准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中“绝经前后诸症”的疗效评定标准。治愈:烘热汗出、情志异常、心悸、眩晕、胸闷、失眠多梦、忧愁等症状消除。好转:诸症减轻。无效:诸症无变化。

3.2治疗结果经过1-3个疗程的治疗,68例患者中,28例崩漏均治愈,26例症状完全消失,12例症状明显缓解,2例无效,总有效率97.05%。

4讨论

绝经前后诸症,现代医学称为更年期综合症,更年期为妇女卵巢功能逐渐消退至完全消失的一个过渡期,此期,卵巢功能逐渐下降,卵泡渐衰萎,逐渐停止分泌雌激素,分泌一定的雄激素,促性腺激素分泌增高,下丘脑释放激素,引起内分泌系统功能失调,情绪不稳定,心血管系统功能紊乱,临床以内分泌系统功能失调及心理或精神情绪改变为特征,对本病多采用镇静剂,谷维素,雌激素治疗[3],疗效并不满意,副作用较大,复发率较高。

绝经期前后诸症,中医多责之于肾,而心为十二官之主,五志所伤皆由心而发,《素问・灵兰秘典论》云:“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故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殁世不殆,以为天下则大昌。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使道闭塞而不通,形乃大伤,以此养生则殃,以为天下者,其宗大危,戒之戒之”,充分说明了中医学中“心”在五脏六腑中是最重要的。《灵枢邪客》云:“心者,五藏六府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其藏坚固,邪弗能容也。容之则伤心,心伤则神去,神去则死矣。故诸邪之在于心者,皆在于心之包络。”《素问・天元纪大论》云“悲哀愁忧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因此,心为十二官之主,主血脉,藏神明,其华在面,开窍于舌,与小肠相表里,心的阴阳气血是心进行生理活动的基础,心气心阳主要推动血液运行,心阴心血则可濡养心神,而一身之脏腑肌体官窍,皆资心血以荣养。故围绝经期出现的烘热汗出,面红升火,心悸失眠,烦躁忧郁均为心主血脉,心主神明的功能失常所致。《母变心法》云:“心之所藏,在内者为血,发外者为汗,盖汗乃心之夜。”心火动则汗液外泄,心气虚则汗液亦能外溢。现代有学者以《灸感治汗症》也已证实了感传入心经的现象。说明汗出与心密切相关,其烘热也系之于心肝,故我们认为本病的根本,虽在于肾,在于肾阴癸水的不足,但发病时主要在于心,在于心神心血的功能失常,在于心火的偏旺,心气的不足,故一是中药从心论治,补心滋肾汤中党参、炙甘草、茯苓益气宁心,酸枣仁、五味子酸以收敛心气而安心神,菖蒲、远志养心安神,天冬、麦冬滋水养阴,以降虚火,女贞子、旱莲草滋肾养阴,临证加减,共奏治心为主,补心为要,兼以滋肾养阴之效。二是心理治疗及时解除心理负担,缓解精神压力,户外锻炼增强体质,有效治疗绝经前后诸症,提高女性朋友的生活质量。

本研究表明,从心论治绝经前后诸症总有效率97.05%,具有较好疗效。

参考文献

[1]张玉珍.中医妇科学[M].新世纪第二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169-173.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54.

[3]郑怀美.妇产科学[M].第三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7.348-350.

上一篇:产妇的心理状态及护理 下一篇:儿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