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实证研究

时间:2022-09-22 12:48:25

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实证研究

【摘要】 本文立足于行业情况特殊的钢铁行业,采用了润灵环球的企业社会责任指标,以一个较综合的视角去看待和评价该行业上市公司社会责任的履行状况,研究了企业社会责任对其财务绩效的影响,实证发现,企业的财务绩效与社会责任的履行正相关。

【关键词】 企业社会责任 财务绩效 社会责任指数 净资产收益率

一、引言

企业社会责任(简称CSR)这一概念最先由Oliver Sheldon提出,他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是推动可持续发展的第三种力量。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越来越多的西方企业认识到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性。而在中国,由于企业社会责任的观念形成较晚,该概念并未被人们普遍接受。钢铁行业是关系着我国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特殊行业,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但同时它又是一种高耗能、高污染、多安全问题的行业。由于我国对于企业是否应履行社会责任而未达成共识,因此相较于国外的同行业公司,我国钢铁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情况较差。目前国内对钢铁行业的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相对较少,因此本文选取了钢铁行业的部分上市公司,分析钢铁行业履行社会责任能否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带来某种影响,以探究钢铁企业的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之间的关系,从而增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推动钢铁企业更加自愿自主地履行社会责任,进而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以往的文献大多将企业社会责任分主体研究,即对每个利益主体都有一个指标衡量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状况,而本文拟采用一种综合的指标衡量企业社会责任。

二、文献综述

国外的社会责任研究起源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且对于CSR和财务绩效的研究较为丰富,如:Ruf(2001)用KLD数据库进行实证研究发现,企业的财务绩效随着其社会责任的变动而正向变动,且当年的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还对以后年度的财务绩效产生正面影响。Simpson,Kohers(2002)以美国的国有银行为研究对象,发现两者正相关。Velde,Vermeir (2005)同样得出正相关结论。在我国,温素彬,方苑(2008)实证发现大多数企业的CSR与当期财务绩效负相关,但从长远来看,企业对社会责任的履行可以正向影响财务绩效。张洪波(2009)通过分布滞后和Granger因果两种模型进行实证检验,认为企业应当加强社会责任的履行。嘉林(2009)认为长期来看钢铁行业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正相关。许岩等(2011)分别讨论了企业对五类利益相关者的CSR履行情况与财务绩效的关系,发现对债权人、政府以及社会公益责任的履行提高了企业的财务绩效,而对员工和供应商的社会责任的履行会降低财务绩效。总的来看,国外的文献基本肯定企业社会责任对财务绩效的正面影响,而国内的学者们对两者的关系还存在异议。相较于国外有成熟的KLD数据库对CSR的评分标准,实证结果具有一致性,而国内因缺乏类似的较为全面的综合的CSR评价指标,导致国内文献中大多都是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分开探讨企业面对每个利益主体所履行的CSR对财务绩效的影响,再由于样本的选取和行业的不同,得出的结论自然受到了影响。此外,以往的文献对钢铁行业的CSR与财务绩效的关系研究较少,考虑到钢铁行业的特殊性,本文打算据此研究钢铁行业中两者的关系情况。

三、理论分析与假设提出

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论有很多,比如产权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以及社会责任理论等。社会责任理论最先由谢尔顿(1923)提出,他认为企业不能只把追求股东财富最大化作为企业唯一的经营目标。依据Carroll(1979)的观点,企业的经营同样会受到道德和法律的制约,企业若是违背基本道德,必会受到舆论的谴责,企业的声誉也会受到不良影响,导致投资者、消费者等相关利益主体对企业的不信任,影响其财务绩效。同样,企业若是违背了法律,必将受到法律和行政法规的制裁,轻者罚款,抑或停业整顿,重者无法维持现有的生产经营能力,面临被收购或破产清算的境地,无法实现企业目标。且就目前现有的社会责任指数来看,比如美国的KLD公司于1990年首次创立的多米尼400指数(该指数的目的在于帮助投资者在了解社会责任对公司绩效的影响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投资),以及中国于2007年推出的泰达环保指数(该指数是为了推动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意识),这些社会责任型指数都有非常好的财务绩效,从一定程度上可以看出,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的越好,越能促进财务绩效。在结合前文所述文献的基础上,本文提出如下假设:企业对社会责任的履行正向影响其财务绩效。

四、研究设计

1、变量的定义

(1)被解释变量的定义。衡量企业财务绩效的指标有很多,如托宾Q值、总资产报酬率、净利润增长率、净资产收益率、销售增长率等,由于净资产收益率(ROE)使用较多,因此本文采用净资产收益率来衡量财务绩效。净资产收益率=税后利润/(总资产-总负债),该指标适合分析公司的获利能力,该指标越高,投资带来的收益就越高,获利能力则越强,企业财务绩效则越好。

(2)解释变量的定义。以往文献大多是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将企业承担的社会责任根据不同的利益相关主体分成企业对股东、债权人、员工、供应商、消费者、政府、环境、社区等几个层面,讨论每个层面对公司财务绩效的影响。而本文拟采用一个综合的对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情况进行评价的指标,虽然国际上已有了诸如SA8000体系、ISO26000体系、DJSI体系等少数几个评价标准,但因这些指标中DJSI体系和ISO26000体系是不适合运用于所有企业和机构的,且SA8000体系偏重于强调某一方面的社会责任因素,所以本文采用了润灵环球责任评级(RKS CSR Rating)数据对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情况进行评价。该评级分为五个步骤:第一步是对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报告进行收集,第二步是对报告进行分类,第三步依据MCT评级体系得到评级得分,第四步进行评级得分的数据收集,第五步评级报告。五个步骤中第三个步骤即MCT评级最为核心,M即整体性指标,C即内容性指标,T即技术性指标。这三个指标为一级指标,并下分有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二级指标为最终覆分指标,即在二级指标层面上进行打分,满分是4分,级差为0.5,总共有九级,打分的依据包括两个因素,一是S指标,该指标下覆盖了三级采分点的数量,当三级采分点多于三个的时候,并在数据质量也够的情况下,只要披露了三个采分点就可以有机会得到4分满分;二是深度指标D指标,依据数据和准确陈述分为四级。根据二级指标进行计算时,会依据M30分的权重、C50分的权重和T20分的权重计算总分(满分100分)。最后依据国际惯例九级评级,从3A到1C,每个等级对应一个区间,将总分转化成责任评级。

(3)控制变量的定义。公司规模(Size)是影响企业获利能力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几乎在所有的文献里都对该变量进行了控制,企业的生产经营是需要一定的资产规模来支撑的,一般来说,在一定范围区间内规模越大,盈利能力就越强。产权性质(Coc)在赖徐楠(2011)、李伟(2012)对财务绩效的研究中都表明会对财务绩效产生显著影响,因此本文将产权性质分为国有控制和非国有控制,国有控股公司取0,否则取1。资产负债率(Lev)评价的是一个公司的负债水平,负债分为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流动负债比率若过高,会使一部分资金滞留在流动资产形态上,影响企业的获利能力,而长期负债若是企业处理的不好,同样也会加剧企业经营风险影响获利能力。其计算方法是总负债/总资产。表1为变量定义表。

2、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了2010年沪深两市钢铁行业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由于该年度沪深两市社会责任报告的上市公司总共就471家,且每个行业的披露情况又大有差异,通过剔除ST、SST类公司以及相关变量观测值缺失的公司后,最终得到34个样本。数据主要来源于上市公司年报、RESSET金融数据研究库、润灵环球的评分数据。运用了SPSS19.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3、模型的设定

为了验证本文的研究假设,模型构建如下:

ROE=?茁0+?茁1×CSR+?茁2×Size+?茁3×Coc+?茁4×Lev+?着

上述模型显示的就是社会责任对财务绩效的影响,预测其值为正。

五、实证检验与分析

1、描述性统计

表2是变量的描述性统计。从表2可以看出,钢铁行业社会责任得分的平均值为36分,可以说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的情况不尽人意,而其中最大值接近69,最低值是23,标准差达到了11.467,说明该行业社会责任履行的状况分布得非常分散,行业内的企业之间责任履行情况差距很大。

2、相关性分析

表3为变量间的相关性分析。从表3可以看出,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正相关,其相关性并不显著,可能由于样本过小造成;此外,在控制变量中,公司规模、资产负债率与财务绩效在1%水平上显著负相关,说明这两个控制变量确实能够对公司的财务绩效产生显著影响,因此控制这两个因素是没有问题的;大多数学者实证分析出产权性质对财务绩效有显著影响,而本文中的产权性质与财务绩效的相关性(0.165)较小,后经查阅发现,在本文选取的34家上市公司中,30家为国有控股公司,只有4家是非国有企业,两者间的数目差距较大,显著性难以得到体现。

3、回归分析

通过SPSS19.0软件运行出的结果R2=0.622,调整后的R2=0.570,R2显示的是模型对样本的拟合度,因样本数量小,所以拟合优度没有那么高,但这不能说明本文的模型有问题。此外,模型的Sig.=0.000,在0.05以内,说明模型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下通过了检验。

表4为变量的显著性检验。从表4可以看出,社会责任对财务绩效的影响在0.05水平上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即支持了本文提出的假设,钢铁行业上市公司的社会责任的履行有助于提升其自身的财务绩效。从控制变量来看,公司规模与财务绩效呈显著负相关,可能因本文选取的样本中,大多数的资产规模都已达到了上百亿的规模,正如前文所说,在一定范围内,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其盈利能力会随之上升,但是当企业规模达到了一定程度时,由于内部治理以及资金运作上等一些其他环节出现了问题,导致成本的增加和投资决策上的障碍,因此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在资产负债率方面,结合我国企业的实际情况,由于流动负债在债务中占主要的比重,且多以银行借款和企业间借款居多,这样债务融资就无法体现出西方学者们提出的财务理论的功能,另外,负债的增加还会导致企业收支性财务风险,同时,在存在通货膨胀率的情况下,负债的利息也会随之变动,这样成本可能会因为利息的提高而上升,降低了企业获利能力。在产权性质方面,前面已经解释,是由于样本中国有企业跟民营企业数量的分布问题所造成的。

六、结论、局限性及建议

1、结论

本文以2010年度沪深两市披露了社会责任报告并且被润灵环球机构评分的钢铁行业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实证研究了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的关系,最终发现,钢铁行业的社会责任履行的越好,其财务绩效越好。

2、局限性

本文的局限性在于只讨论了钢铁行业一年的数据情况,只从短期来看两者关系,没有加入时间这一因素来讨论在长期内两者的关系变化如何;另外,由于本身钢铁行业的上市公司不多,披露社会责任报告的也不多,再加上被润灵环球纳入评分系统的公司更少之又少,所以最终的样本数量为34,样本数较少,可能会对其结果产生偏差。

3、建议

(1)加强企业对社会责任的了解和重视程度。我国企业披露社会责任报告的数量较少,就是因为大多数企业没有认识到社会责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2010年A股上市公司总共1999家,其中披露社会责任报告的只有471家,仅占24%,可见比例之少,企业对社会责任的关注意识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2)重视对社会责任报告的披露。本文既已实证分析出上市公司社会责任的履行有助于提高企业的财务绩效,那么上市公司就更应该要重视对社会责任报告的披露,跟国外相比,我国企业中自愿披露社会责任报告的企业还是少数,政府可以适当地采取强制性措施要求企业披露社会责任报告,结合每个行业的特殊性对披露内容作一个统一的规范,以免同行业间企业披露报告内容不一样,给社会责任评价造成困难,不便相互比较。

(3)制定完善评价体系。虽然本文采用了润灵环球的社会责任评价体系,但由于该体系发展时间很短,现在还无法从长远看到该评价体系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因此基于国外已有的几个成熟的评价体系,结合我国的实际国情,我国在研究、制定和完善评价体系的工作上还需要些时日来完成。

总之,企业对社会责任的履行必定是今后企业发展不可或缺的要素,只有这样,企业以及整个社会才能有更好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Ruf.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ange in Corporate Social Performance and Financial Performance:a Stakeholder Theory Perspective[J]. 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2001,32(2).

[2] 张洪波:企业社会责任和财务绩效因果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09(17).

[3] 温素彬、方苑: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利益相关者视角的面板数据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8(10).

[4] 许岩、曾平、曾繁荣: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相关性分析——基于上证180指数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J].财会通讯,2011(6).

[5] 嘉林:我国钢铁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财务绩效关系研究[D].西南大学,2009.

[6] 沈洪涛:我国公司社会责任与财务业绩关系的实证研究[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6).

上一篇:建筑施工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探析 下一篇:一个优秀的人的标志和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