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课改中的数学课堂教学

时间:2022-09-21 11:16:39

浅析新课改中的数学课堂教学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即将进入全面实施新课程阶段,新课程与原课程相比,无论是教学理念,还是教学内容、教学目标都有了明显改变,这不仅仅给一线教师的教学留下了自主创新的空间,更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的主要途径。”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课堂结构,我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际,对在新课改中如何进行数学课堂教学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转变教学理念

数学新课程标准提出了许多新的教学理念,需要广大一线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加以落实。对于这个数学教育改革中的头等大事,我们必须下大力气去认真学习、努力探索,多关注学生的“学”,打破以往的“以学科为中心”的传统理念,体现以人为本的新理念,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以学生为主体,注意用无主句式表述,要求具体而明确,不用“培养、理解、获得”等这些不具备可观察、可测量性质的词语,而改用“说出、总结、列举、求出”等这些具体的、可以明确操作的表述学习结果的词语。

二、深入理解把握新的课程内容

新课程关注大众数学,将原教材中许多“难、繁、偏、旧”的内容删除,而将一些应用性强、贴近生活、有趣且富有挑战性的内容添加上;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上,也一反传统教材的“定义、公理―定理,公式―例题”的形式,而倡导“设置问题情境―建立模型―应用反思”的模式,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去。教师还要认真钻研,把握好课程内容的深度,把握准新增知识的教学。

三、合理设置情境,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与学习兴趣

新课程标准强调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主动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自主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教学中,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出学生感兴趣的情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感到数学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进而参与到数学学习与活动中来。另外,在课堂教学中,要对学生给予正确的评价和适当的鼓励,以增强他们的信心和兴趣,还要巧布疑阵,利用错解来培养学生的思维和兴趣。总之,学生兴趣提高了,参与意识强了,就能活跃思维,集中精力,提高效率。

四、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效率

数学的课堂教学一般有复习、引入、新授、巩固、深化、小结、作业布置等过程,如何恰当地将它们进行搭配与排列,设计出合理的课堂教学层次,充分利用课堂时间是上好一节数学课的最重要因素。在设计课堂层次时,首先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使教与学两方面协调统一,在学生获取初步的知识后,教师要让其自主练习,领会加深。其次,课堂教学层次要紧扣教学目的与要求,保证讲清重点,解决难点,有详有略。这样课堂才能结构紧凑,时间得到充分利用,有利于实现课堂教学目标。最后,设计好课堂结构的形式,或前后承接以旧带新,或螺旋式上升,层层深入,或变位思考一题多解。总之,在安排课堂结构时,要注意讲清知识内容、提高学生能力、有效利用课堂时间的原则。

五、探索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吸收率

新课程致力于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由传统记忆、模仿转变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与实践创新,数学课堂将成为学生主动从事数学活动、构建自己的数学知识的场所,数学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因此,教学方式要随之变化,努力探索出与新课程理念相适应的新的教学方式。总体来讲,教学要求较低的,可组织学生自学,但教师要围绕主题,设计出一系列的问题,引导学生自学,帮助学生抓住主干知识;教学要求提高学生运算技能和技巧的,可采取练习法,练习层层深入,由浅到深;对于常规题型,则要多花点时间,变换角度,用不同的知识和方法分析求解。这样,学生可通过比较,达到融会贯通的目的,加深对知识的领悟。另外,在教学中还要注意渗透数学思想与数学方法,实际上,我们在每一堂课上,都或多或少、自觉不自觉地运用了某些数学思想方法,比如方程思想、化归思想、类比归纳思想等,努力挖掘并向学生渗透这些数学思想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科学性、完整性与深刻性,必将对学生数学水平的提高大有裨益。

六、充分利用多媒体

新课程的实施高度重视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一方面,把计算机作为研究解决问题的强有力的工具,要求数学教师必须掌握计算机在数学学习中的应用技术。另一方面,许多数学内容的设计不利用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为此,数学教师必须掌握多媒体辅助教学。

总之,新课程的实施向数学教师提出了高标准、严要求,这就要求一线的教师们花时间与精力去努力适应,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所以要提高教学质量,必须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只能是主导。从教师来讲,要精研教法,精心设计教案,充分认知学生的特点,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变学会为会学,不断地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造出符合学生发展规律的教学方式与方法。

参考文献:

[1]数学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

上一篇:探索健康教育规律,促进体育教学改革 下一篇:服装结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