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前中效胰岛素联合口服磺脲类降糖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体会

时间:2022-09-21 11:07:36

睡前中效胰岛素联合口服磺脲类降糖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体会

【摘要】目的观察睡前应用中效胰岛素联合口服磺脲类降糖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45例单用口服降糖药治疗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给予格列吡嗪及睡前加用中效胰岛素治疗,观察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睡前加用中效胰岛素治疗3个月后,FBG(空腹血糖)和2 h BG(餐后二小时血糖),HbAlc(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均

【关键词】中效胰岛素;2型糖尿病;口服降糖药

作者单位:473000南阳市第八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我们对于口服药物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给予睡前注射中效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取得了很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选择门诊及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且口服两种及两种以上降糖药物血糖控制不良者45例,其中男31例,女14例,年龄39 ~76岁。平均56岁,病程5~15年,平均(75~36)年,排 除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格列吡嗪过敏者。全部患者无合并感染、酮症、酸碱失衡及电解质紊乱等疾病。

12给予格列吡嗪5~10 mg tid口服,中效胰岛素(NPH)每日睡前皮下注射,NPH初始量,根据患者实际体重 按02 U/(kg・d)计算。 治疗过程中测定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每二天一次。4~8周复查 肝肾功能、体重及HbAlc。血糖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HbAlc测定采用BioRad公司测定仪、试剂。

13统计学方法用药前后比较用配对t检验。

2结果

见表1。中效胰岛素(NPH)睡前皮下注射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经过3个月的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有不同程度的明显降低。

2不良反应在治疗过程中出现轻度饥饿感4例,轻度头晕3例和中上腹不适1例。不良反应持续时间较短。程度较轻,不影响药物治疗。

3讨论

2型糖尿病患者在治疗的开始应用口服降糖药物治疗往往有效,但是随着病程的发展往往最终都不可避免的导致B细胞功能的衰退,UKPDS进一步揭示了2型糖尿病的自然病程,即随着时间的发展,B细胞功能将会逐渐减退,因此,随着病程的进展, 更需要强化治疗以保持良好的血糖控制[1]。联合口服用药已不能使患者血糖得到良好的控制,部份患者虽然采用注射胰岛素治疗,但是一天多次的胰岛素注射往往使很多患者难以接受,有较多的患者为此放弃了胰岛素治疗,从而导致依从性较差。

控制好空腹血糖在2型糖尿病的治疗中非常重要,而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增高的主要原因是夜间胰岛B细胞基础胰岛素分泌减少、肝糖输出增多以及黎明时胰岛素拮抗激素分泌增加。而中效胰岛素的最大活性是在睡前用药后的8 h,注射后正好可以抵消在凌晨逐渐增加的胰岛素抵抗,从而降低了因“黎明现象”引起的空腹高血糖。并可以减少夜间肝糖原的产生和降低空腹血糖。而且睡前注射无需进餐,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我们采用口服磺脲类药物联合睡前中效胰岛素治疗, 既可以补充原来口服药物作用时间的不足,又可以补充基础胰岛素抑制肝糖过度输出,使白天口服药物的作用更好发挥,有利于全天血糖控制。为此对于使用口眼降糖药血糖控制欠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我们采用在原有口服药的基础上,在睡前皮下注射一次中效胰岛素治疗。我们从结果中看出,患者的血糖得到比较满意的控制,而低血糖的发生很少。有报道联合治疗的患者平均HbAlc比单用胰岛素治疗低05%,两组体重增加相似,但联合治疗低血糖事件发生率低[2]。磺脲类药物加胰岛素治疗比单纯胰岛素治疗的效果好,长期应用可以减少外源性胰岛素的需要量约20%~50%[3]。在本研究中,我们应用诺和笔3注射中效胰岛素,患者在门诊便可掌握, 操作方便、简单,易于患者接受,易于长期坚持。

由于单纯白天应用口服降糖药,餐前及夜间血糖控制尚可,但是由于黎明时胰岛素拮抗激素分泌增加,致使糖尿病患者呈现黎明时高血糖,其又可加重餐后高血糖。中效胰岛素作用时间虽可持续24 h,但作用最强时间在12 h内,而睡前注射中效胰岛素,作用高峰恰好在黎明时,能更好地控制血糖,故睡前注射中效胰岛素可满意控制空腹高血糖。由此我们认为,如果2型糖尿病患者口服降糖药没有取得良好的血糖控制,应尽早联合睡前中效胰岛素治疗,以更好的控制血糖。

参考文献

[1]李秀钧,齐今吾UKPDS简介与评价实用糖尿病杂志, 1999,7(1):25.

[2]李明升继发失效后不同类型降糖药联合胰岛素治疗观察实用糖尿病杂志,2005,5:4546.

[3]邓尚平2型糖尿病胰岛素治疗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辽宁实用糖尿病杂志,2002,2:12.

上一篇:两种中药注射液在冠心病心绞痛中的成本效果分... 下一篇:网络信用风险交易几率的判定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