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生物反应堆育出放心菜等

时间:2022-09-21 10:25:47

秸秆生物反应堆育出放心菜等

2009年,山东省平原县坊子乡引进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以秸秆为资源,将秸秆在专用微生物菌种的作用下分解发酵,定向转化成植物生长所需的二氧化碳、热量、抗病微生物、有机质和矿质元素等。据了解,秸秆发酵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可以提高棚温3~4℃,可使产品提早上市20天左右,增产20%以上,秸秆发酵分解产生的废渣可以作有机肥料,产生的有机酸类物质可以喷施蔬菜叶面、灌根,起到提高蔬菜免疫力和防治病虫害作用。使用该技术解决了当前大棚蔬菜栽培中二氧化碳亏缺、地温过低、病害严重、土壤生态恶化等四大难题,使农产品达到高产、优质和无公害的要求。

坊子乡红庙村的王长峰是该技术的直接受益者。他介绍说,以前总认为提高产量就要多施肥:其实,这样反而降低了作物的抗病能力,造成了土壤的板结,投入成本不断增加,效益却逐渐减少:采用生物反应堆技术,不但提高产量,最重要的是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都大幅减少;这样,同样一亩棚菜,纯收入增加1万多元。

自去年坊子乡引进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以来,该技术先后在20多个村的800多个蔬菜大棚进行试验推广,严格依照中绿合作社的操作规程进行种植,并注册了“坊欣”蔬菜品牌,生产出的“放心菜”远销北京的大型超市,采用该技术的农民增收800多万元,减少化肥和农药投入160多万元。

农业科技信息网2010-5-05

清洁能源营造的低碳生活

北京市大兴区长子营镇位于北京东南,自实施“亮起来、暖起来、循环起来”三项工程以来。市、区、镇三级投入6560多万元用于该镇推广沼气、秸秆气综合利用、太阳能路灯、吊炕等新能源及村镇污水处理等。推广使用新能源不仅使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树枝、蔬菜枝叶等循环利用起来,大幅度降低环境污染,还使农民生活用能的成本节约一半以上。到目前为止,全镇共安装太阳能路灯815盏、吊炕4000余铺。同时进行了牛坊、留民营、北蒲州及镇域污水处理站场建设。相继建立气站5座,还将改造2座沼气站,扩建2座秸秆气站。

沼气七村联供、秸秆气八村联供成为长子营镇打造新能源镇的大手笔。据留民营村党总支副书记、沼气专家张广慧介绍,自从留民营村用上了沼气,环境更整洁了,村民过上了低碳生活。

为建设生态文明镇,让农民用上清洁能源,改善农村环境,打造新能源镇,长子营镇党委、镇政府每年投入几百万元,做实做好这项民心工程。今年全镇已有近一半的农户用上了清洁能源,以4000户计算。一户每年少用五吨煤,全镇就可以减少使用煤炭20000多吨,少排放二氧化碳40000多吨。

新农网 2010―5―05

上一篇:第22期《新闻速览》之市场 下一篇:玉米新品种:合丰50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