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广学子 勤勉致富

时间:2022-09-17 10:08:19

郭云勇,云南省曲靖市陆良县三岔河镇三岔子村九组的一名普通农民。1986年初中毕业后,家里经济困难,无法支持他继续上学,辍学后,他仍与所有的年轻人一样,怀揣着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外出打工。期间,他背过水泥、搅过混凝土、抹过墙灰,做过很多体力劳动,尝到了外出打工的艰辛。这些打工的经历让他强烈地感觉到:要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没有一技之长是不可能的。

郭云勇所在的三岔子村是陆良县食用菌生产“专业村”,2002年,全村总户数1071户,从事食用菌生产、加工的村民有400多户。共搭建了130个大棚,栽培食用菌130余万包,产品经分级包装后直接供应浙江、山东等地的超市,三岔子村仅食用菌一项就实现年收入210万元。

三岔子村成熟的食用菌生产技术和销售渠道让郭云勇灵机一动,也打算在食用菌方面做文章。2002年他租用3亩地盖起了大棚,种植食用菌,可喜的是,当年就获得了1.8万元的收入,利润达到0.9万元。在进一步的发展过程中,因缺乏食用菌栽培技术,导致食用菌产量不高,规模越大成本费用越高,增收乏力。为进一步降低种植成本,提高经济效益,郭云勇于2004年参加了陆良县农广校举办的新型农民科技培训。通过学习,他较系统地掌握了食用菌栽培技术,为扩大种植规模,提高种植效益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科技培训助力生产模式升级

2004年到2008年间,陆良县两次争取到云南省省级新型农民培训项目,根据三岔子村有大量农户直接或间接从事食用菌的生产、加工和销售的实际情况,陆良县将食用菌专业培训班安排在了三岔子村。在这两次新型农民培训中,陆良农广校先后邀请省、市、县食用菌生产的专家、教授、生产能手,对三岔子村的种植户进行了全方位、多层次、高密度的培训,具体内容涉及:食用菌品种的选择、菌种制备、培养苗调制与消毒、大棚温湿度调控、病虫害防治、食用菌的采摘与初加工、市场营销等专题技能培训。当然郭云勇也积极参加在三岔子村举办的每期培训,通过学习,他掌握了科学的食用菌栽培管理技术,并在后来的生产实际中进行了实践,取得了一定成效。同时,在培训老师的指导下,扩大了种植面积,实行了规模化、专业化生产,把一个最初仅有2个工人,固定资产不足万元,年纯收入不到万元的家庭式种植模式,发展成为拥有6亩蘑菇种植基地,固定资产近20万元,年制作、销售菌种150万包,年利润达15万元,职工30多人的规模化菌包制作、种植基地。

在陆良县农广校三年的中专学习,使郭云勇在技术水平、经营管理方面的认识都有了质的飞跃。

随着市场的发展,三岔子村蘑菇种植规模不断壮大,但大多数种植户的菌包都是从外村买进的,这加大了种植的成本,郭云勇琢磨着:我应该把在农广校学到的知识应用于生产实践,为种植户降低生产成本。随后他利用半年时间,设计了一台装菌包的机器,开始了菌包加工生产。在加工过程中,他加强了制度建设,从拌料、装料、熏蒸各个环节入手,制定和规范了各项管理制度,在菌包生产基地营造“人人重视质量、人人关注质量”的工作氛围。他以身作则,经常认真、耐心地对员工讲解菌包质量的重要性。

质量求生存 信誉求发展

多年来,郭云勇始终坚持把诚信服务放在首位,把其视为基地生存发展的重要因素,生产中不放过每一个不合格产品,为广大种植户营造了“种得放心、看着舒心、长着安心”的食用菌生产环境。他宁肯少挣一点,也要让种植户种得踏实、安全。同时,他还不定期到种植户的大棚进行技术指导,查看菌包菌丝生长情况、出菇状况,根据天气变化,适时指导农户进行喷水、消毒、灭蝇等。

郭云勇始终把诚信作为立业之本,他认为用诚实劳动获取财富,是最可靠的方法。

有一次,基地有批菌包熏蒸不熟,就运往农户大棚中种植,他知道这件事后,亲自开车到农户大棚中把不合格的菌包全部搬走。看着一包包被销毁的菌包,很多人不理解,但就是凭着这种“服务群众,让群众满意”的精神,郭云勇的菌包生产基地才有了一批批的回头客。

2008年4月,因为气温较高,对秀针菇的出菇率影响太大,市场货源紧缺。一位重庆商贩找到郭云勇,给出高价收购他的产品,但郭云勇婉言谢绝了,告知商贩说:“我早已跟别人签订了合同,不能随风涨,得讲诚信。”商贩听后反倒高兴地说:“明年我提前找你签订合同,因为你是一个讲信用的人。”郭云勇始终按照这样的诚信理念做事,目前,他的食用菌基地生产的平菇、金针菇、杏孢菇、鸡松茸等多个品种,远销到北京、上海、深圳、海南、广州、香港、澳门、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

慢慢地,到三岔子村参观学习的人络绎不绝,郭云勇以诚待人,从不藏私,总是毫不保留地把技术教给前来学习的农民兄弟。几年来,他无偿接待前来参观学习的人员1000多人次。在他的带动下,2009年,三岔子村种植食用菌达到了600多户,比2002年增200多户。面积达到1800亩,比2002年的780亩增1020亩,平均亩产值达到5400元,实现产值970万元,比2002年的210万增加了760万,占该村经济总收入2784万元的35%。

由于成绩突出,郭云勇多次被共青团曲靖市委、市农业局、市科学技术局评为“曲靖市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2009年荣获陆良县首届诚实守信道德模范荣誉称号;自2002年以来连续八次被三岔河镇人民政府评为“优秀食用菌种植大户”。

郭云勇始终把自己的成功经验总结得很简单:与农广校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分不开,与自己诚实守信的经营方式分不开!

云南省陆良县农广校韩丽敏 高鸭红

上一篇:海参健康养殖技术四要点 下一篇:倡导科技致富的村支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