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题记 第7期

时间:2022-09-21 10:03:52

何谓题记?顾名思义,题记就是对文题进行概括阐释,用来揭示内容或主旨的文字。

题记的位置,在题目下正文前,一般以不问于正文的字体排印,以示区分和强调。题记不仅能增加作品的意蕴,也能使文采突出,更显形式美。用题记的大多为文学作品。

题记,绝大部分是作者自题自记,一般在所题文字后而用破折号标“题记”二字,也有标“作者手记”的。引他人的话做题记的也常见。不仅文有题记,而且诗也有设计题记的。个别的“题叙”也可认为是泛题记。

题记的类型有哪些呢?

以作者角度划分,有自拟式和他拟式。他拟式是把他人现成的话引来,表达自己的意思。例如:“开足马力,撞沉吉野!”――电影台词(祝勇《甲午风云》《青年文学》2001年第4期)。

从表现形式上分,有骈体与散体,其中散体居多。骈体的,例如:“让记忆覆盖在记忆上,让疼痛包裹在疼痛中。”(洪治纲《颤栗的花朵》《青年文学》2001年第10期)散休的很多,例不赘述。

从修辞方法上看,题记多采用引用、对偶、排比、设问等修辞手法。

题记虽小,作用很大。主要有:

1.揭示主旨

(1)人们啊,你可知秋天为何有一个丰厚的收获?因为它有着一个成熟的头脑。

这是刘增山的散文《秋魂》(初语一册)的题记。自问自答的设问句式,揭示了文章的主旨:秋之魂,在于“成熟的头脑”。细心的读者,读了题记,便把握了中心。

(2)写作就是寻觅你的信念。――大卫・哈瑞

这是美国葛罗莉亚・斯坦能《内在的革命――一本关于自尊的书》中《写作》一章的题记。引用别人的话,揭示写作的要义,一目了然。

2.阐释哲理

(3)人生有四李,哪能无风雨?

此系柳萌回忆性散文《关于雨的记忆和怀念》(《人民文学》2000年第3期)中的题记。

题记用比喻的手法,揭示了人生顺逆的哲理,看似大实话,细品意蕴深刻。

(4)钱可以帮助穷人解决问题,却可以帮助富人制造问题。

――史考特

这是商震的写实报告《天生我才》(《人民文学》2002年第2期)的题记。作者借史考特的话,表自己的意。语言精练,内涵丰富,明确揭示了钱的二重性特质,说理透辟。

(5)心复杂了,再简单的事也是复杂的;心简单了,再复杂的事也简单了。

这是诗歌《简恤》(《读写月报》2002年第2期)的题记。诗样的语言告诫读者:复杂与简单的区分,关键在于心。

3.抒发感情

(6)每当听到栗树飒飒地响,似乎全是“勿忘我”之声。

这是钟浩如《忆亡妹》(《散文》1997年第10期)的题记。作者用比兴手法,借风吹栗树之声,抒悼亡:妹之情。

(7)过去二十年的某些记忆在我熟睡时突然醒来,搅动着。翻开一页页真实的、虚拟的事件,我的头部如被刀割。

这是唐朝晖的散文《两难的尴尬》(《青年文学》2002年第10期)的“作者手记”。作者用形象化的语言,表达了创作本文的感慨。

4.概括内容

(8)此书描写了三十年代北京南城一条街上所发生的事情。

作者着力表现了当时人们的原生状态――

照相馆掌柜的奸诈、冷酷;

小油盐店老板的困苦和忠厚善良;

天桥小戏子的艰难无奈;

汽车夫的穷困与悲惨;

上访报员的卑鄙与愚蠢……

这是王愈奇长篇小说《鹰嘴麻雀》的题记简明扼要地介绍了作品所写故事的时代、地点及主要内容,起到了“内存提要”的作用。

5.交代动机

(9)我的一生像一条银光闪闪的项链,珠都是一种感动。把这些感动仔细穿起来亲人和读者、观众朋友们。

这是蔡明的门传《感动・自序》的题记。这个题记比喻形象生动,不仅诠释了作品的题目,更重要的是文代了写作的目的和创作本书的动机。

6.解释题目

(10)您千万把题目看清了,“歪”者,上边一个“不”字,下边一个“正”字,上下结构,组成一个“歪”字。歪才者,不正之才也。不是奇才,不是怪才,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天才。是歪七扭八,俗称歪瓜裂枣之才也……

这是魏雅华《电脑歪才纪事》(《报告文学》2001年第11期)的“作者手记”。作者巧妙地从分析会意字“歪”入手,解释了什么是“歪才”。

(11)我同意这样的说法:讲歪理比讲道理更符合我的爱好;造谣比制造真理更有意思。但愿这就是偏见的内涵,但愿这就是偏见

这是敬文东《偏见六则》(《书摘》2002年第11期)的“作者手记”。此题记简单明了地解释了“偏见”的内涵。

题记的作用,还远不止以上几种,如若深入探索,肯定还有其他作用。当然,一则题记的作用,往往不是单一的,作用可能是多方面的。

初中生作文,可不可以拟题记呢。

当然可以。实际上已有不少学生仿效了。《语文教学之友》2002年第8期,引述的山东省中考满分作文《咖啡豆的性格》,小作者设计了题记:“在生活中,我们应时刻追问自己:“你是胡萝卜、鸡蛋还是咖啡豆?”《语文天地》2002年第10期引述的安徽省2002年中考满分作文《爱的灵光》,小作者也没计了题记:“无论你是国王还是平民,是美丽还是丑陋,总有一双眼睛在背后注视着你。再小的进步也会赢得她的掌声;再艰难的时刻也会有掌声。这个人的名字――妈妈。”

实例证明,他们的作文得满分,受阅卷老师青眯,与巧写题记不无关系。

当然形式要为内容服务,不可本来倒置,不能单纯追求形式美,不一定每文必有题记。写不写题记的决定因索址表达的需要。如果文章各方面都写得不错,再加个题记,锦上添花,岂不更美?同学们有这种意识就可以了。

同是题下文字,题记与副标题有何不同呢?

首先,具置和破折号的位置不同。副标题紧靠正题下,先写破折号再写副标题,不空行;而题记与标题间往往空行,破折号在题记内容之后,一般标有“题记”或“作者手记”字样。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作用不问,副标题只起补充说明作用,而题记的作用要更广泛一些。

题记与词前的小序怎样区分呢?

例如: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再如:一九三六年冬,梅山被围,虑不得脱,得诗三首留衣底,旋围解。(《梅岭三章》)

上引两序,交代了诗词创作的时间、地点,背景、环境、缘山、事件的经过和结果。涉及范围比题记广泛得多,是解读作品的钥匙。而一则题记,一般不具有如此多的功能,作用比较单一。

(作者单位:吉林省珲春市四中)

上一篇:让作文成为表达情感的主阵地 下一篇:积累让作文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