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助答的教学策略

时间:2022-10-13 09:06:18

试论助答的教学策略

“助”:帮助、协助、助推。“答”:回答。“助答”:可直接理解为帮助、协助、助推学生回答问题。和设计问题、提出问题一样,助答问题也是有效问题教学的重要环节。为提高教学质量,教师重视问题提出前的设计、问题提出时的呈现方式等是十分必要的,但是,仅仅重视问题的设计和问题的提出是远远不够的,同样还要重视问题提出后对学生实施切实有效的助答。这好比招待客人,如果把设计问题、提出问题比作做菜、上菜,那么,助答问题就是怎么保证客人有时间吃、吃得饱、吃出味道、吃到营养、吃得轻松愉快、吃了这次还想再吃下次的问题。做菜、上菜重要,而招呼客人吃饭的态度、策略、方式、方法同样重要。

目前,研究问题的设计和问题的提出的文章较多,而研究助答的文章较少。本文愿在这一方面做一探索。

一、 耐心候答,留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

所谓“候答”是指等候回答。候答的时间分为两类:第一类是提出问题后到学生回答问题前所给予学生思考的时间;第二类是学生回答问题后到教师评价回答情况前或再提出一个新问题前所给予学生补充回答的时间。

提出问题后,学生没有时间思考,就难以回答;学生思考时间短,就难以准确、全面、深刻、系统地回答。因此,留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对学生提高回答问题的质量十分重要。

听完学生的回答后,教师不应该急着对学生的回答做出评价或再提出一个新问题,而是等待一段时间,让学生可以对问题进行更全面、更深入的思考,斟酌、补充、调整、修改前面的回答,使学生能够更完整地做出回答。

学者们的研究表明,对教学中的一般问题而言,当候答时间经常性地控制在3-5秒的时候,会产生令人满意的效果:学生回答的时间长度和语句数量都有所增加;回答“我不知道”和回答不出的现象减少,回答的正确率提高;学生的思维含量增多,体现在思辨性的思维事例增多;提出了更多证据,用证据来支持自己的观点;在提出证据之后或之前都有推理性的叙述;学生的信心增强,课堂的参与程度提高,同学之间的交流增多,提出问题的数量和学生计划收集资料活动的次数都增加了,成绩差的学生的回答次数也增加了。当然,对于难度稍大的复杂问题,候答时间可以放得更长一点。

候答既重要又简单,只需教师在问题提出之后和学生回答问题之后留有一段等待的时间,但是现实的教学实践中大部分教师做得并不理想。候答时间多数少于1秒钟,大部分教师希望在提问之后10秒钟内获得满意的答案,不然便会流露出焦急的表情,迫不及待地改由其他学生回答或者干脆自己说出答案。这极大地降低了学生回答问题的质量,挫伤了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二、 有效助推,提供学生继续回答的契机

当学生对问题理解不清、理解有误和回答不够准确、深刻、全面、流畅甚至完全“卡壳”时,教师要设法给学生指点迷津、铺路搭桥、启发诱导,提供有效的助推,创设继续回答的契机。

1.重复、改述问题,申明题意

当学生没有听到题目或没有听清题意答非所问时,教师应一字不差地重复所提问题。重复的优点是能保证问题的意思不发生任何变化,但如果学生不理解题意是由于听不懂教师提问时所使用的词汇或表达方式,重复就无济于事了。这时就需要改述问题。改述问题就是通过变换词汇、术语或采用其他表达方式重新陈述同一问题。

在学生答不出或答不好问题时,教师重新调整表述问题的角度、方式,降低词汇、术语的难度,突出重点词语的表述、解读,或将原问题分解成几个小的问题,降解问题的难度和坡度,使原问题变得清晰、明了、简单,能够大大提高学生回答问题的成功率。

但是,应尽力避免改述问题。这是因为,改述问题往往会使题意发生微妙的变化,产生歧义,衍生出新的问题,让学生手足无措。这是无效问题和低效教师的一种行为反映,也是在浪费学生的学习时间。要想减少改述问题的使用,教师就需要注意问题的预设性、清晰性、启发性和少量性,提高教学的预见性。

2.追问、探询,深化问题

学生的回答很难一步到位,达到完美无缺的水准。为了锻炼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发散性、变通性、敏捷性,提高学生解决问题、回答问题的水平,在学生回答问题之后,教师要基于学生回答问题的状况,提出追问性、探询性的问题,以促进学生进一步思考,助推学生深刻、全面、系统地理解问题、解决问题。

(1)当学生的回答是错误的时候,教师根据对学生情况的了解和把握,估计该学生实际具备正确回答该问题的能力,只是由于思维方法不当,才得出当前错误的答案。这时,教师可通过追问提出探询性问题,如“你是怎么知道的?”“你能告诉我你是怎么得到这个答案的吗?”“你能告诉我你这样说的原因吗?”等。从学生对这些问题的回答中,弄清学生前面得出错误答案的思维过程,然后教师再向学生指出问题所在,并向学生提示正确的思维方法,以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回答。

(2)当学生的回答不明确、模糊的时候,教师可通过追问,要求学生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对答案进行重新陈述,如“你能换一种说法吗?”“你能为你所讲的举个例子吗?”“你能解释一下刚才你所用的……术语吗?” “你能告诉我当你在说……的时候是什么意思吗?”“你能对你的观点做出另外的解释吗?”等,以便让听者听得明白。

(3)当学生的回答基本上正确,但可能会太宽泛或一般化,缺乏说服力和可信性的时候,这时教师可以进一步追问“你能说得更具体些吗?”“你能对你所说的给出一个例子吗?”“你能提供什么样的事实或证据来支持你的看法?”“作者的哪些观点支持了你的看法?”“你在教材的哪些地方找到了这样的观点?”以促进学生丰富答案信息,使之证据具体确凿,论证合理有力。

(4)学生的回答是正确的,但并不完整。这个时候,教师可通过追问和探询,如“你能说得更全面一些吗?”“你能在此基础上添加什么?”“请对此进行更详细的说明。”“对于……,你还知道什么?”“你已经告诉了我它们是如何相似,你能告诉我他们有什么不同吗?”等,以帮助学生在已知的基础上达到更高的认知水平,促使答案更加丰富和完整。

上一篇:论教师档案管理中的巴莱多定律运用 下一篇:价值观视野下的学生理财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