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金融创新力度,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时间:2022-09-21 07:51:33

加大金融创新力度,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摘要:本文针对金融机构天平失衡;金融机构与中小企业信息不对称;金融体系不完善,资本市场结构单一;信用担保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提出完善互联网+金融新型政策、加深企业和银行的联系,建立良好互信关系;完善相关法律,创新金融体系;加快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发挥信用担保作用,以求破解融资难问题。

关键词:金融;创新;中小企业;融资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17-000-01

一、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分析

在加速经济发展、增加就业岗位、完善服务产业方面中小企业的展现了旺盛的生命力。与之形成鲜明相对的是,中小企业的贷款难、成本依然居高不下,融资渠道狭窄,融资过程长,已经严重制约了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步伐,甚至影响到了他们的生存。中小企业融资难究其原因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

1.缺乏现代经营管理理念,信用水平比较低

虽然我国中小企业得到了飞速发展,可是有的企业法人管理水平落后、经营领导力较弱、产品粗放型比重过大、承受金融危机和突发事件能力不强等。另外,信用等级低甚至不讲信用问题也是中小企业广泛存在的问题,由于管理的漏洞导致财务数据虚假、相关制度不健全因素的作用,使银行为这类企业承受的信贷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2.资本市场和金融机构对这类企业信心不足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加上企业本身效率低下、信用等级低等诸多问题,在吸引资本的环节当中没有得到资本市场和银行业平等的对待。我国对此类企业也在很多方面持保守态度,比如对债券发行的审批保持很高的警惕性:相对于大型或国有企业,这类企业有着天然的劣势,例如竞争能力明显偏弱,政府政策偏向性低,常常在募股过程中面临很多压力。

3.金融体系不健全,商业银行发展受限

我国当前的金融行业对中小企业的帮助有限。第一,中、农、工、建四大银行对小型金融机构融资渠道进行压缩,金融机构获得的资金十分有限,影响了中小企业从其获得资金的力度,但是这些银行机构不愿承担中小企业小规模贷款的低效益和面临的风险。数据显示,我国大企业占整个企业比重的5‰,但它们却获得了市场上一半以上的贷款比重,但占企业总数近90%的中小企业获得的贷款比重低于1/5。其次,国家对商业银行的发展不够重视,商业银行受到种种限制发展太慢,很多商业银行的金融产品和业务受到限制,无法与国有大行站在同一平面上平等竞争。第二,对此类企业开发的专项金融服务或设立的机构稀缺,目前市场上能为这部分企业给予贷款的部门和名目较少,专门的结算对象更是少见,影响了结算的顺利进行。交易成本大提高。

二、加大金融创新力度,为这类企业更好地进行融资提供方便

1.对传统信用担保部门进行改革

要规范市场信用管理,加快对这类企业信用标准、信用考核、信用公示等一整套信用管理制度的建立,开发专一、安全、威严的企业查询窗口,解决企业信息不对等现象,从根本上完善企业信用体系建设。一要建立和完善风险补偿机制,对专门的金融担保机构而言,国家要实行财政的扶持政策,给予必要的财政补贴,保障担保机构的健康运行。另外,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比如日本允许担保机构对社会或银行资本的吸收。此外,还要对这些机构进行税收方面的特殊照顾,鼓励这些机构实现资本的内部偿还。

要降低风险的影响。让担保的对接机构参与主要的分散,可以按照担保机构和银行商定的风险承担比例进行分担,遵循相应的条款格式;实行再担保的风险分散。创立健全的完整担保体系,用多种机构和多种方式的担保,规避了风险,政府的再担保机构是一种很好的补充。

2.对金融机构和对应产品进行改革

建立同此类企业规模相匹配,带有自己特点的金融服务的中型、小型融资银行。通过这种创新能够创造公平的融资环境,能够增加资金的供应,突破了大型银行的屏障。中小型银行具有显著的地区特色,由于这类银行对此类企业研究很透彻,有利于避免因信息的不对等带来的融资风险。

我国银行当前金融产品很少,针对目前中小企业的问题可以有巨大的发挥空间。由于这类企业目前现状问题,金融产品创新恰逢其时。由于金融产品不同于一般的产品,因而在对其开发和创新时需要分析中小企业融资特点,比如:贷款频繁、周期短、数量小、担保不足等,因此要进行担保质押范畴(包括资金租赁、有形无形、保理样式、第三方中介等)、具体融资渠道和载体的革新。

对于资产创新和业务开发等,要充分考虑资产的样式、证券的引进来对融资走向证券形式和融资体系的完善进行改造,实现银行机构信贷和市场融资接轨,实现证券的商品化,这样就能完美地降低中小型企业对于银行融资不畅带来的风险成本。

3.金融服务的创新

在服务方面进行改革创新,完善融资、投资、金融产品信息,保证信息具体得体、实现快速更新并应用于实践,利用信息的监督可以避免信息的交错造成的额外损失。在这个平台上逐步推动信息询问、投资理财、融资方面的服务工作,可以帮助中小企业在信息和融资方面解决麻烦,借助互联网的影响力提供中小企业结构管理和财务管理工作咨询工作,利用改善中小企业相联系的配套法律法规,净化金融市场,改善中小企业的融资环境。

进一步扩大金融产品的科技含量,延伸金融服务的触角,以客户各种需求为出发点,不断进行改善和发展,提高产品的使用价值。银行机构对旗下的产品进行功能改进或开发,实现形态的优化,实现市场化。主要开发的领域包括推出新产品、升级替代产品、业务的完善、“山寨”产品。

4.监督体系的改进和优化

首先要确定具体的监管方向,围绕目标通过吸收西方国家优秀做法,克服以往的不足,同时要符合这两个标准:第一,结合我国经济发展规律和需要,考虑我国银行性质并满足国家银监会的要求,第二,目标制定要具有全局性。

综上所述,中小型企业融资困境已经严重影响了其发展速度,因此必须要进行金融创新,推进信用建设创新、促进部门发展、产品升级、服务的建设,建立健全与当前金融制度相适应的法律法规及信用环境。

上一篇:关于完善审计项目审理制度的几点思考 下一篇:浅析我国金融业“营改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