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书法的对比之美

时间:2022-09-21 07:45:51

论书法的对比之美

[摘 要]

书法的对比之美,主要从字体、结构、笔画以及章法等方面去体现,每位书法家各自的作品皆不尽相同,通过比较,我们才能真正感受到那种摄人心魂的美的力量。

[关键词]

书法 对比 艺术

所谓“书法”,即是书写的法度。书写是关乎个性的东西,每个人都不尽相同,是一种情感的宣泄,是一种人性的写照;至于法度,则是一种统一性的标准,是理性的硬性标准。因此,单从书法这个词上看,就存在一种感性和理性的对比。书法就是一种对比的艺术,只有通过对比,才能显示出灵动的美,清逸的美,厚重的美,古拙的美,才能显示出堆积在书法中的沉甸甸的历史厚重感。

书法的对比之美表现在字体方面。篆书古拙、典雅,好似远古时代的部落酋长,透着一种高贵威严的气息;隶书纵肆、多变,时而像温文尔雅的淑女,时而又像魁梧有力的大汉;楷书端正、严谨、一丝不苟,和不苟言笑的教书先生有几分神似;行草书豪放、恣意,毫无拘束,大开大合,就如同喝醉酒的诗人一般透露着真性情和浪漫主义色彩。各种书法的字体流露出的情感不相同,在这种动与静的对比、端正和率性的对比、典雅和豪放的对比中,书法的美应运而生。这种美让人震撼,让人感觉惊心动魄、流连忘返。

书法的对比之美体现在结构方面。每位书法家各自的作品都不尽相同;每篇作品的每一个字也不尽相同。在书法艺术中,只要一个小小的笔画有了轻微的位移,整个字的结构就会产生变化。首先从不同的书家方面看,欧阳询和颜真卿是唐朝时期有名的书法家。欧阳询是唐朝初期的人,代表作有《九成宫醴泉铭》《皇甫君碑》。他的楷书作品结体奇恻险绝,瘦长挺拔,多遵循上紧下松的原则,转折处棱角分明,中宫收的很紧,结构严谨,法度森严。而处于盛唐时期的颜真卿,其楷书的结字就大不相同。从他的《多宝塔碑》《颜氏家庙碑》等来看,其结字中宫外拓,转折处较为圆润,字形饱满,沉稳厚重,由欧体的瘦长型变为方正型。正是有了这两种结体风格的对比,才能使唐朝的书坛繁荣发展,丰富多彩,让书法的美在厚重的时间轮回中熠熠生辉。其次从一幅书法作品本身的结体来看,对比也无处不在。例如孙过庭的《书谱》,每个字的结体都各有特色,上大下小,左紧右松等等,开张处留出大量的空白,灵动的气息自然地充满字的空间,仿佛这个字有了生命一般;而密集处笔画层层叠加,不可透风,让人心情紧张,连大气都不敢喘。一张一驰,收放自如;一紧一松,对比鲜明。

书法的对比之美还关乎其笔画,笔画是一个字气息最直观的表现。书法中的色彩较为单一,多是白字黑字红章,而这个“黑”就体现在笔画上。笔画的对比可分为多种类型的,例如粗细的对比、墨色变化的对比、牵丝连带和停滞间断的对比。这些对比让本来很客观、没有生命的文字,变得丰富多彩、栩栩如生、耐人寻味。王羲之的笔画古拙、内擫,流露出清逸平和之气;而王献之的笔画却妍美、外拓,流露出率真、肆意、狂放不羁的情绪。李斯的篆书笔画细劲挺拔,被称为玉箸体;而邓石如的篆书却笔画厚重,字字力透纸背。墨分为五色,干、湿、淡、浓、焦,古人善用墨,利用墨色的变化来追求书法之美。“浓墨宰相”刘墉点画峻厚,用墨大胆,常用浓墨作为艺术表现手段,誉之者谓为“精华蕴蓄,劲气内敛”;“淡墨探花”王文治善于运用淡墨,来突出潇疏秀逸之神韵,有一种清远、高雅、远离世俗之美。

书法的对比之美还表现在章法方面。一篇优秀的作品,是要把每个字完美地组合在一起,书家不仅仅要注重每一个字的结体和笔画,还要从全局来看,注意字与字之间的关系,大小错落,浓淡干湿,奇恻平整等等。书法家就像一位统率大军的将领,只有做好谋篇布局的准备,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杨凝式的《韭花帖》布局疏朗,字距和行距很大,清秀洒脱,格调高远;颜真卿的《祭侄文稿》布局较为密集,行距大字距小,流畅飞动,感情充沛,点画密集多形成块面的感觉,仔细玩味,让人陷进去而不能自拔。

世界上没有完全绝对的事物存在,只有通过对比才能领悟到美的真谛。而书法的美,也是无处不在的。通过比较,我们才能真正感受到那种摄人心魄的美的力量,仿佛超越时空,和那些美的创造者进行对话。学习书法的过程,就是学习对比的过程,就是在历史的光晕中散步的过程,就是不断寻求美的过程。 责任编辑:晓芳

上一篇:Pondicherry 下一篇:民族民间舞教学中美感的训练和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