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州窑瓷枕上的篆书装饰

时间:2022-09-21 05:39:42

磁州窑瓷枕上的篆书装饰

宋金元时期,磁州窑瓷器装饰除绘画外,还大量运用了书法,内容有诗词歌赋、警言佳句、元曲、对联和谜语等,其笔墨豁达,气韵生动,流畅洒脱,构成了书法艺术的独特风貌。起初,磁州窑工匠只是在器物的底部书写窑场的窑号或定做者的姓氏及器物用途,大多为单字、多字或孤句。后来,他们把瓷枕的枕面或坛罐的外壁作为书写的载体,挥毫泼墨,把笔纵横,或直抒胸臆,或激扬文字,其书体行、草、楷、篆各体兼备,各呈其美,从一个侧面显示了当时社会文化发展的面貌。而在磁州窑瓷器上众多的书体中,篆书是较为少见的一种书体,仅见于开光面积较大的长方形瓷枕和腰圆形瓷枕的枕面上,可谓独树一帜,别具特色。篆书文字在陶瓷装饰上极为罕见,有大篇幅篆书装饰的瓷器就显得弥足珍贵。现就见到的磁州窑瓷枕的篆书装饰加以简单介绍。

元“人月圆”白地黑花长方形枕

枕现藏于磁州窑博物馆,属金代。长31.6厘米,宽15厘米,高12.1厘米。底部有竖式双栏上莲叶下荷花“张家造”窑戳。该方瓷枕上抄录着吴激的《人月圆》:“南朝千古伤心事,犹唱花。旧时王谢堂前燕子,飞向谁家?恍然如梦,仙肌胜雪,云髻堆鸦。江州司马,青衫泪湿,同是天涯。”吴激,宋朝宰相吴杭之子、书画家米芾之婿,这首词是他在金国被羁留时的一次宴会上写的,由于词曲情感真挚,有思乡思国之意,在南宋、金、元时期盛传一时。磁州窑的工匠们把它书写在瓷枕上,使人引发深切的思乡之痛。

金“词寄月中仙”白地黑花长方形枕

该枕现收藏于广州西汉南越王博物馆,是香港瓷器鉴赏家杨永德伉俪捐赠的,为金代制品。枕面用篆书书写了一首《词寄月中仙》,并通过联想把“潇湘八景”巧妙地隐于词中,全词如下:“独倚危楼,向春来,玩赏山市晴岚。青红探绿,见樵人相呼,独木桥边。渡口渔村落照,乍雨过,西山畔,轩远浦帆归岸。羌笛数声,幽韵孤峰伴。摇(遥)指酒旗高悬,望滩头隐隐平沙落雁。潇湘夜雨,打松霜惊,山僧归禅。洞庭秋月圆。听堂寺晚钟,声潜远,暮雪江天。景堪图画,入屏仗看。”该词以潇湘八最为题,描写了春天日暮时分佳人登楼所见情景。

金白地黑花腰圆形诗文枕

枕现藏于磁州窑博物馆,属金代。长25.7厘米,宽21.8厘米,高12.3厘米。枕面开光内篆书:“绣顶聚金不胜情,夏使磁枕自凉生。清魂内入游仙梦,有象纱橱枕水晶。”这首诗生动阐述了瓷枕作为寝具在三伏夏日使用的妙处。

元“满庭芳”白地黑花长方形枕

枕现收藏于河北峰峰矿区文保所,属元代。长44.4厘米,宽16.6厘米,高14.5厘米。底部有竖式双栏上莲叶下荷花“张家造”窑戳。该方瓷枕上书写着坡的《满庭芳》:“香霭雕盘,寒生冰注,画堂别是风光。主人情重,开宴出红妆。腻玉圆搓素颈,藕丝嫩新织仙裳。双歌罢,虚檐转月,余韵上幽阳。人间何处有,司公惯见,应谓寻常。坐中有狂客,恼乱愁肠。报道金钗坠也,十指路,春笋纤长。亲曾见,全胜宋玉,想象赴高堂。”这首词是坡由贬地湖北黄州移往河南汝州赠前来送别的好友李仲鉴的。词中描绘了在雪堂举行宴会的情景和作者悲喜交集的心情。

值得一提的是,磁州窑工匠在引用古诗词或随性挥毫时,也在枕面上留下不少错字、别字,这不仅无伤大雅,反而从另一个方面折射出他们朴实的情怀。

责编 耕生

上一篇:上海工部书信馆邮政用品及其市场价格 下一篇:红太阳四季盛夏拍场告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