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环境下会计及审计工作变革研究

时间:2022-09-21 05:19:58

信息技术环境下会计及审计工作变革研究

摘 要:信息技术的发展带动生产方式的转变,会计信息化环境下对会计工作、审计工作带来巨大的变化,本文主要就是研究与分析信息技术对会计工作与审计工作都有哪些变化。

关键词:信息技术;会计工作;审计;变革

一、信息技术环境下会计工作的变革

1.会计信息处理流程的变革

在会计信息系统应用之初,会计核算电算化,即利用计算机自动完成过账、汇总、转账、生成报表等工作。实现会计算计的自动化,会计信息处理流程与手工基本一致,仍然是基于会计循环。而随着企业信息化的逐步深入,企业范围内数据共享的信息系统的应用,使得会计原始数据的采集更多地由业务部门或机构完成,会计信息系统成为会计信息报告视图,简化了信息处理的步骤。

2.会计人员工作内容的变革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会计工作的内容带来了革新,传统的会计工作人员的工作主要是对会计数据进行核算,而实现会计电算化之后,会计工作人员的工作重点不再是会计核算,而主要是向企业管理者提供会计决策理论以及如何完善会计信息工作等。因为会计信息化一方面拓宽了会计信息的渠道;另一方面,会计人员的企业地位也发生变化。如;目前已有不少企业通过互联网向有关客户提供联机财务报告(on-linefinanciaireports)。电子数据交换EDI也已在国外广泛应用,在我国外经贸不和原内贸部均已建立起相应的电子数据交换网,从而是网上的各个企业可以互相提品共需方面的信息,甚至通过网络进行商品交易,由此影响到会计人员对有关信息的获取、加工和存储。通过计算机技术已经建立起复杂的管理模型,对来源广泛的信息进行相关分析,还能对企业的生产过程进行模拟,甚至可以利用专家系统来替代会计人员的部分经验和职业判断,等等。有鉴于此,英国、美国和加拿大的一些会计职业团体已开始对未来十年会计知识资源和进行技术管理及信息管理。

3.会计管理手段和管理方式的变革

信息技术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会计管理手段以及方式,比如企业的重合业务方式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实现,促进企业的工作机构创新,缩减一些不必要的机构;信息技术的应用改变了企业单独的盈利思维,重新阐述了企业与相关业务关联者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企业与关联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他们是利益的共享者。这些管理思想和技术的应用都对企业会计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是近些年来,国外企业应用了许多新的成本管理方法,其中应用较为广泛的是作业成本法。采用这种方法可以将企业业务流程中各项与成本有关的问题反映到产品成本中来,特别是对期间费用可以根据作业进行逐项分析,还可以通过进一步的分析暴露出无效作业,从而有助于使企业的经营管理建立在更加科学的基础之上。

4.出现了许多新的会计管理对象

新出现的会计管理对象,如人力资源、知识资源等,特别是在信息社会,信息技术将成为创造企业财富和保持企业竞争力的主要源泉。因此企业管理将更多地集中于对信息技术资产和信息技术活动进行管理,其中信息技术资产包括人力资源、信息资源、研究与开发、供应商及客户需求信息、企业创新能力信息、知识产权其他知识资源,对这些资源如何进行会计计量和反映,对这些资源的运用如何进行评价和监督将成为企业会计管理中重要组成部分。

二、信息技术环境下对会计审计的变革

1.审计工作的程序的变革

传统的审计工作主要依靠人工工作,任何工作的进行都需要借助人完成,而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审计工作的程序作出了许多方面的变化,首先审计信息的存入形式发生变化,审计信息直接存入计算机内,而省去人工手工记录的环节。其次审计流程的变革,会对会计审计工作带来工作习惯等传统方面的新问题,以便审计工作在新的环境中发展。最后,审计工作软件系统开发与设计要根据信息技术环境的要求加大对审计监督内容要求。

2.会计控制方式的变革

信息环境在会计审计中的应用改变了审计数据的处理模式,审计工作在应用计算机技术之后,会计数据的处理不再是会计人员的手工作业而是依靠计算机自动处理,数据控制模式的改变减少了企业会计从业人员的数量,因为利用计算机之后,企业不再需要人员进行数据的计算等,同时利用计算机可以避免人为原因造成会计信息失真,因此可以加强会计控制强度,避免出现失误等,对于会计控制方式的改变需要针对计算机环境建立新的控制措施。

3.审计技术的变革

在手工会计系统的审计工作中,常采用审阅、核对、分析、比较和验证的方法,所有的审计工作也多是手工完成的,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审计的对象和内容发生了重大变化,审计的技术和方法必然要发生相应的变化,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可以帮助审计人员审阅会计文件档案,查找满足指定条件的会计记录,可以对众多的会计事项进行抽样,并对抽样的样本进行测试,还可以根据系统所记录的会计资料计算各种财务比率,分析经营绩效,扩大审计范围,提高审计的质量和效率。

4.审计人员的变革

传统的会计工作模式下,审计人员只要具有审计知识与会计知识就可以完成审计工作,而在信息环境下,审计人员除了要具备基本的专业知识与能力之外还要具有相应的计算机处理知识,懂得计算机软件、硬件等方面的知识,他们能够根据计算机工作模式进行会计内部审计工作,同时还要审计人员具有一定的管理与经营理念,懂得对企业的管理经营等进行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率的评价,分析企业的经营问题,为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监管。

三、结束语

总之,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带动会计模式不断创新,尤其是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审计工作要充分发挥计算机的网络优势,在技术层面、业务处理模式、会计控制方面以及人员综合素质等环节,促进我国会计工作和审计工作的创新与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汉文.公司治理结构与会计信息质量[J].会计研究,2002,(4).

[2]彭水根会计信息化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08(13)

[3]刘伟信息技术在会计实务中的应用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2年第06期

上一篇:农信社小额农贷的利率定价问题及优化 下一篇:基于事业单位科研项目经费管理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