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职高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时间:2022-09-21 05:05:26

思维导图在职高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近年来随着英语教学在课堂中的认识,新的英语教学手段及方法等在课堂中广泛使用。思维导图在英语教学中的使用为学生英语思维的开拓、潜能的激发、学习效率的提高等提供了有效的方法,本文主要对思维导图在职高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分析,并对其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方法进行探讨,旨在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水平及能力。

【关键词】思维导图;职高英语;课堂;语法;英语思维;潜能

职高学生已经具备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在课堂单纯的教学多是根据教师教学经验及自身逻辑而定,并未根据学生思维发展进行,因此造成直观形象的思维及表达方式。思维导图可实现大脑思维过程的直观化及具体化,充分将新旧知识、学生认知等进行融会贯通,使学生学习思维变成具象,通过文字、图标等表达出来,从而激发学生潜能,提高其学习效率的提高,促进学生学习水平的提高。近年来,思维导图已经在职高英语教学中广泛使用,效果显著。

1 思维导图定义及特征

1.1 思维导图定义

思维导图能够刺激人类大脑潜能的开发,学习者可通过思维导图学习英语词汇,听力及阅读能力等均得到显著提高。“思维导图”作为图形思维工具,主要由核心词及图像组成,由核心概念向外发展出多种多次级概念。通过核心概念将“思维导图”主题明确,各个分支形成关节点结构,对核心概念的各关联点进行表达。“思维导图”发明者Tony Buzan认为作为文字与图像共同组成的联想网络,可充分感合图像、节奏、数字、词汇、颜色及空间等,并形成独特的思维记忆模式。他认为思维导图具有反应大脑全能发散性联想的功能,因此可对大脑潜能进行激发。Buzan则将“思维导图”用特殊程序进行设计,先在纸上画图并填写词语,之后将与中心主题相关的关键词进行填写,而通过色彩、代码、图画、多维度等修饰思维导图可提高整个导图的趣味性、审美性及特性,同时对于学生回忆亦有着重要的作用。Michael Gelb认为“思维导图”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联想能力,使其思维更加清晰,更具条理性。总之,“思维导图”能够提高学生记忆检索信息,可帮助学生在学习、阅读、写作中检索信息,提高其学习能力。

1.2 “思维导图”特征

“思维导图”有着自己独特特征,托尼・巴赞在《思维导图・放射性思维》一书中对思维导图的基本特征进行总结,共4个:(1)突出主题,思维导图可引导学生将注意力焦点清晰的集中在中央图形上。(2)树状结构,主题主干通过分支由中央图像向四周呈放射性扩散。(3)高度概括,关键性图形或可引起联想的关键词是构成分支的主要部分,一般与主题关联性比较小的不重要话题表现在分支上,在较高层次的分支上依附。(4)层次分明,思维导图的节点结构的构成主要是通过各个分值所依据的相关性及重要性而连接,因此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层次。由于思维导图构建者的不同,每个人的思维均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其绘制的思维导图亦可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其自身特点的思维方式及学习方法。

2 思维导图在职高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2.1 词汇上思维导图的应用

词汇是英语学习的基础,在英语学习中有着重要的地位。职高学生经过一定程度的累积,已经形成一定的词汇量,然而庞大的词汇量未能分级分类记忆,导致学生在学习中,使用能力较低,存在较大的局限性,而思维导图能够有效的摆脱这一现象。如在职高高一年级的学习中,“excited”一次的学习中,充分利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在课文中,联系学习过的或课外知识中积累的词汇,建立自己思维导图“excited”作为关键词,其关联词语“exciting”、“bored”等,在导图的绘制中,教师引导学生在课文中寻找与“excited”相关的词汇,并找出他们之间内在联系,并绘制相应的思维导图,在此基础上,回顾思考已经学习过的词语,通过对相关信息的查询,将链接上出现的空白进行填补,从而促进课外词汇量的扩大,促进学生运用词汇的能力。通过思维导图联想的方式,学生可在充分掌握基础词语的基础上找出相关领域词语的内在联系,从而根据自身学习情况制定相应的单词图标,实现了词语学习的具体化,学生在学习中亦可熟练掌握词语内在联系,转变学习的思维模式。

2.2 阅读上思维导图的运用

英语阅读过程中需要充分运用词汇、语法等,是英语学习中的难点与重点。传统教学中,英语课文的阅读多是由教师作为主导,学生在学习中缺乏主动性及积极性,阅读能力不能得到有效提高。思维导图绘图方法独特,能够清晰呈现思维过程、思维重点及思路间关系,因此在阅读中使用具有较大的优势。如在高职高专实用英语综合教程教案的Unit1“ Unit 1 Starting College Life”的教学中,教师可采用风暴头脑法、图片展示法等教学策略帮助学习者归纳、激活,并对学生已经存在的认知图式进行整理,从而激发其学习兴趣,为课堂的导入提供铺垫。在课堂开始中,教学线将需要学习及掌握的知识告知学生,使其自己分组阅读并讨论,完成后根据提出的问题及任务完成小组设计方案,讨论结束后,由小组成员共同绘制思维导图,使学生可充分参与进讨论中,保证各个小组成员的意识能够得到体现,从而加深其对课文层次结构的理解、分析判断。

2.3 写作中思维导图的运用

学生在英语写作中,缺乏相应的表达技巧,词汇量较少,因此逻辑较为混乱,条理性较差同时缺乏深度,写作难度的加大使得学生在写作中出现应付情绪,而教师在写作教学中未采取有效技巧,仅是通过优秀文章的读背,死记硬背,学生学习积极性较低,同时学习能力较差。思维导图能够帮助学生准确审题,激活、打开学生思路,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增强其篇章意识。

3 结束语

思维导图在职高英语中的运用,能够使学生在熟练掌握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并对各分值关系进行详细分析,有助于学生知识能力的掌握,学生在学习中不仅作为学习者,更是一个思考者,有效提高了其对知识的记忆能力,因此在职高英语的教学中,教师可充分运用思维导图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及学习能力,促进英语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张雪冰.思维导图在英语教学中的用途[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0,26(01):55-58.

[2]刘菊,钟绍春.网络时代学习理论的新发展――连接主义[J].外国教育研究,2011,12(01):34-38.

上一篇:亲英语学习行为的培养 下一篇:浅谈滑坡的成因及防治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