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美德教育”校本课程《九九重阳孝久久》实施方案

时间:2022-09-21 04:53:42

“传统美德教育”校本课程《九九重阳孝久久》实施方案

一、 课程目标

1、关爱老人就是关爱我们的明天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们是炎黄子孙,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中蕴含着需要我们传承的“孝亲敬老”的传统美德。我们每个人都有“垂垂老去”的那一天,关爱老人就是关爱我们自己的明天和未来。

2、为老龄化社会作出自己的贡献

中国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如何让“尊老、爱老、敬老、助老”的新风尚成为上海发展的闪亮名片是对这座国际化大都市的精神考量,是对上海市民的精神考量。重阳节的教育价值应该体现在让我们的学生在“孝行”中悟“孝道”、尽“孝心”、履“孝责”,尊重老者、敬畏生命、热爱生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3、积极传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重阳节的活动不仅仅是引导学生了解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更要凸显“祝福老人长寿,祝愿生活美好”的教育主题,要充分体现出学生在“孝亲敬老”中“感谢在言,感动在心,感激在情,感恩在行”的正能量。

二、 课程内容

(一) 了解“重阳节”的节日由来

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重阳节,据考证,古代的《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又因为“九九”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意,且秋季是一年中喜获丰收的黄金季节,古人认为这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因此重阳佳节由此得名,寓意深远。

重阳节有“赏菊、登高、佩茱萸・簪、放纸鹞、吃重阳糕、饮菊酒”的习俗,老百姓把“求长寿、除凶秽、招吉祥”作为对美好生活的一种期盼。1989年,我国把重阳节定为“老人节”,又叫“敬老节”,每年农历九月初九就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纪念日子。

(二)确立课程的分层目标

总目标:

重阳节教育活动,应突出重阳节“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主题,了解“孝”文化的民族内涵,继承中华民族“孝亲敬老”的传统美德,引导和培养学生在“孝行”中悟“孝道”、尽“孝心”、履“孝责”。

1、 预备年级

重点了解重阳节是中国重要的民族传统节日之一,也叫“敬老节”。通过生动直观地感受了解重阳节有“赏菊、登高、佩茱萸・簪、放纸鹞、吃重阳糕、饮菊酒”等习俗,体会重阳节所蕴含的中华民族“孝亲敬老”的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并懂得要体现在行动之中。

2、 初一年级

激发学生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认同,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孝亲敬老”的传统美德,通过“知行合一”的各项活动,引导学生有积极向善的“孝行孝道”,并在践行中不断体现其“精神品质、美德风范、价值导向”的正能量。

3、 初二、初三年级

重点引导学生认识传统优秀文化的价值,能够为积极传承传统优秀文化做出努力,发掘重阳节的社会意义和中国元素,从关心老人的物质生活提升到给予老人“精神关怀、心灵慰藉、情感支持”,培养学生基于社会责任感的人文情怀,让“生命关怀”的理念充盈学生的心灵。

(二) 确立课程的主要内容

围绕三个层面

1、 学校层面――主题宣讲

(1) 中国古代二十四孝经典故事点读宣讲 (已制作光盘);

(2) 历届感动中国“孝心英雄”事迹宣讲(已制作光盘);

(3) 学校历届“孝亲敬老之星”事迹宣讲(已制作光盘);

(4) 评选以及表彰当届“孝亲敬老之星”;

2、 班级层面――主题班会

依据校本“四航”课程的相关内容开展主题班会活动,提供和积累优秀教案。

“四航”校本德育课程的具体内容:

以“小故事,大智慧”样式编写的“四航”校本德育课程,综合考虑了学生的“身心特点、内心需求、接受程度”等相关要素,期间的每个篇章均以“案例分享,故事链接,锦囊妙计,智慧点金,行动感召”等来呈现,启发同学们在寓教于乐、深入浅出中丰富自己的“生命体验”,展望自己的“美好未来”,在“爱国家、爱社会、爱集体、爱他人、爱自己、爱生活”的道德情感的激发中生动绽放“真、善、美”的人文之花。

(3)学生层面――主题实践

结合“一班一居委”开展敬老实践活动(提供和积累优秀教案)

提供参考:

(1) “夕阳关怀忘年交”温情对话: (2)“举手之劳表孝心”动情时刻;

(3) “事事礼让老人先”传美倡议; (4)“别样亲情敬老心”助困行动;

三、课程实施

(一)时间安排

每年10月份开展“我的孝,你的笑――重阳敬老月”系列活动

1、 结合“一班一品”的建设开展“重阳敬老活动”(校内)

2、 结合“一班一居委”共建开展“重阳敬老活动”(校外)

(二)分层实施

1、 预备年级

建议:从中国古代“二十四孝故事”中领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汲取精华,懂得“百善孝为先”。让学生在“孝亲敬老”方面“心有楷模,学有模范,行有榜样”。读一本敬老的书、学一位敬老明星、讲一个敬老故事、画一幅敬老的画、唱一首敬老的歌、做一件敬老的事。充分体现“生动性、形象性”。

2、 初一年级

建议:让学生在“孝亲敬老”中,立足身边小事,学会“爱的奉献”,通过“生日贺会”的温馨欢聚、“老少结对”的牵手互助、“雪中送炭”的热心解难、“举手之劳”的忘年交情等夕阳关怀形式,把“尊老、爱老、敬老、助老”落到实处。充分体现“体验性、实践性”。

3、 初二、初三年级

建议: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重在体现学生“尊老、爱老、敬老、助老”的“精神品质、美德风范、价值导向”等,通过“我的孝,你的笑”系列活动,增强社会责任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课题探究、调研考察、辩论宣讲”等方式,主动思考“老龄化社会”与城市文明、社会发展的关系;“中国式敬老”的利弊与改善等。充分体现“主体性、思辨性”。

(三)确立原则

1、整合性原则――资源巧整合;2、体验性原则――用心去感悟

3、主体性原则――以学生为本;4、过程性原则――参与很重要

5、实践性原则――知行要统一;6、有效性原则――启发有收获

7、继承性原则――美德需发扬;8、坚持性原则――可持续发展

(四)拓宽途径

总要求:

在整体推进重阳节活动的过程中,以有效生动的教育载体,让学生了解重阳节,并在具体的情境和文化环境中完成自我建构,内化认同重阳节的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并逐步作用于自己的行为。

1、资源整合

重阳节活动丰富多彩,取决于“时间上、空间上、内容上”活动资源的巧妙整合:

(1) 向革命老人表达敬意

拜访“老战士、老革命、老英雄、老模范”等;

(2) 向困难老人表达爱意

走访敬老院、看望空巢老人、慰问病重老人等;

(3) 向工作老人表达谢意

感谢依旧坚守工作岗位、发挥余热的老人家们;

(4) 向家里老人表达诚意

为父母、长辈送上温暖、送上真诚,亲情无价;

(5) 向陌生老人表达笑意

把微笑和温馨送给陌生老人,举手之劳最快乐。

2、多元展示

通过丰富多彩的展示聚焦和达成预期目标,生动地呈现活动过程。

(1) 宣传展示

通过“黑板报、专栏、电子小报、摄影”等形式进行展示;

(2) 才艺展示

通过“小品、歌舞、演讲、故事、说唱”等形式进行展示;

(3) 探究展示

通过“调研报告、案例分析、课题研究”等形式进行展示;

(4) 会议展示

通过“报告会、亲子家长会、主题班队会”等形式进行展示。

3、校外延伸

活动的“外显”固然重要,因为形式为内容服务;但更重要的是学生主观意识和行为上的“内化”,能自觉践行“尊老、敬老、爱老、助老”是活动本身的终极目标。

(1) 走进社区践行――依托“一班一居委”,关爱社区老人;

(2) 走向社会践行――积极“争当志愿者”,关注社会老人;

(3) 回归家庭践行――体会“亲亲父母心”,关心身边老人。

(五)评价反馈

总目标: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活动评价和反馈,使学生成为评价和反馈的主体,一方面可以了解学生对活动的“参与程度、价值判断、态度方法”等把握,另一方面可以进一步及时调整和完善活动设计方案。

1、 预备年级

以“鼓励性评价”为主,通过“学生自评、同伴互评、教师点评、家长参评”等进行评价与反馈。

(六)实施说明

1、立足长效

(1)变“被动”为“主动”――提高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2)变“消极”为“积极”――提高参与活动的自觉性;

(3)变“单日”为“常态”――提高参与活动的坚持性;

“爱你365天”――重阳节的“孝行”应扎扎实实地体现在每一天,成为学校传统美德教育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活动中,要多关注可持续发展,避免“突击”和“一次性”。

2、 把握策略

(1) 整理好、运用好活动过程中的相关性资料;

(2) 计划好、安排好活动过程中的分工与合作;

(3) 调整好、控制好活动过程中的节奏和选择;

(4) 掌握好、解决好活动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

上一篇:弘扬传统美德 做好中国人 下一篇:初中语文教学巧施中华传统美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