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区域游戏中培养小班幼儿动手能力的有效策略

时间:2022-09-21 04:18:33

在区域游戏中培养小班幼儿动手能力的有效策略

摘 要: 幼儿期对于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提高孩子的小肌肉动作能力是极其重要的。幼儿只有手部肌肉活动越多、越丰富、越精细,才越能开发大脑潜能,促进智力发展。因此,可以在区域游戏中利用充满趣味的游戏内容、恰当的游戏指导策略,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关键词: 小班幼儿 区域游戏 动手能力

小班幼儿由于年龄小,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如穿衣、洗脸等)都由家长们包办了,从而失去了很多锻炼小手的机会。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我将锻炼幼儿手部肌肉灵活性的游戏内容渗透于各个游戏区域中,有效地培养了幼儿的动手能力,现介绍如下:

一、区域游戏要幼儿年龄特点,充满趣味,让幼儿的小手动起来。

1.美工区的“小小设计师”和“糖果屋”两个游戏,我为幼儿准备了色彩鲜艳的木珠、泡沫“糖果”、彩色的卡纸、皱纹纸、包装纸、水粉颜料等多种材料,让幼儿包糖果、分糖果和装饰衣裤、围巾、手套。

2.益智区的“夹小花”游戏,既可训练幼儿的点数能力,又能利用夹夹子的动作锻炼幼儿手部力量;“瓶子配对”游戏中,幼儿可以根据瓶子的大小、颜色等特征,找到相应的瓶盖,练习手部动作,锻炼手部力量。

3.在娃娃家的“晾衣间”、“试衣间”,幼儿可通过将袜子、手套等匹配成对夹在衣架上,为娃娃串项链,为娃娃系围巾等动作,锻炼手部肌肉的灵活性。

4.桌面游戏“图形找家”、“好玩的雪花片”等就是利用大小、形状不同的玩具和雪花片,在复制好玩具形状的图形底板和线条上,根据颜色、形状、造型,请幼儿一一对应摆放,既锻炼了幼儿的动手能力,又拓宽了幼儿观察视角。

在游戏材料的选择上,我们避免自制玩教具成为只能看、不能动的“看具”或摆设,绝大部分玩教具都具有一定程度的“可操作性”,在材料的选择方面,我们很注重环保、卫生,大部分选用柔软的KT板和塑料夹子,避免因粗糙而划伤孩子或夹伤孩子的手的情况。由于小班幼儿好模仿喜欢独立的平行游戏,他们常常看见别人玩什么自己也想玩什么。因此,在游戏材料投放数量上,我力求实现“游戏材料为孩子人数的1.5倍”的目标,在区域人数的控制上,我们规定了每个区角人数为2~3人,利用桌子和区角标记相对隔开,游戏材料摆放在固定的玩具柜里,为玩具、材料做好标志,规定放置的位置,使幼儿根据标志就知道各种物品所需要放置的位置。这样,便于幼儿整理活动材料时做到有序、有目的,既可减少了教师的游戏布置时间与环节,又能满足幼儿的游戏需求。

二、进行恰当有效指导,使幼儿的小手乐于操作。

由于这些游戏主要都是以操作摆弄为主,需要进行个别传授,因此,需要教师的恰当有效指导,让幼儿求知求新,积极探索,努力解决问题。如何恰当有效指导,让幼儿真正成为游戏的主人呢?

1.在“给小动物穿毛衣”的游戏中,个别幼儿虽多次探索操作,但仍然无法将毛线绕好,我便采取直接指导的方式,及时告诉并教会其正确的方法,用一只手固定住毛线的一头,另一只手进行缠绕覆盖住毛线头,幼儿很快掌握了方法。

2.幼儿之间有个别差异,能力都有所不同,教师要针对不同幼儿的具体情形进行指导。例如,在“毛毛虫”游戏中,刚开始幼儿总是不会用左手捏夹子,总是无法完成毛毛虫的左边“小脚”,时间一长,有的幼儿就失去了耐心,把注意力转移到其他区域游戏中。而动手操作能力向来很弱的司栩凡却破天荒地夹好了两只“小脚”,我欣喜地赞扬了一番:“哇,司栩凡你夹得真好!你真棒!”随即又一问:“你是怎么做的?”调皮的她一歪头:“不告诉你!”“那你能夹得更好些吗?”我又问。“当然!”信心满满的司栩凡很快又忙开了,我也伺机邀请其他幼儿观摩她的现场秀,引导他们仔细观察司栩凡是怎样用手夹的,并激励他们:“你们有谁能超过司栩凡,和她比一比?”不一会儿,一群幼儿便聚集在一起,认真研究起夹“小脚”的正确方法,很快大部分幼儿都很好地掌握了左手捏夹子的技能。

3.《纲要》指出:“教师在幼儿区域游戏的过程中,是幼儿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为了担当好新角色,使区域游戏有章可循,一定要制定相应的游戏规则,让幼儿在区域活动中“有法可依”。例如:根据小班年龄特点,我在班级每个区角都设置了图片讲解图,这样幼儿在游戏时一目了然,便能很快掌握和了解游戏方法和相应的规则。另外,在游戏中,教师的观察性指导十分重要。幼儿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要自始至终发挥主导作用,根据各个区域游戏情况及时给予鼓励或诱导,用微笑、点头等非言语评价形式,帮助幼儿正确评价自己。

三、更新和升级区域游戏材料,让幼儿乐此不疲动手操作。

对于小班幼儿来说,兴趣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游戏内容首先要丰富有趣,才可以吸引幼儿参与活动,鼓励他们动手操作,运用多种感官感受、体验,从而获得更多的学习经验。比如,我们在益智区设置的“瓶子配对”游戏中,让幼儿学习“拧”的动作,如果单单是让幼儿反复地给瓶子宝宝找“帽子”、戴“帽子”,相信不到三天小朋友就感觉这个游戏索然无味了。因此,我们给这个游戏设置了好几种玩法:根据瓶子的大小不同,找大小不同的瓶盖“帽子”;在瓶子上贴上小动物,在瓶盖上贴上不同的食物,请幼儿给动物瓶子找食物帽子;瓶子身上贴不同的颜色,请幼儿给瓶子宝宝找相同颜色的帽子。如此一来,简单的游戏内容便被扩展了,这样不仅大大激发了幼儿的游戏热情,还能较好地实现游戏目标。其次,游戏内容要循序渐进、由易到难,既可以吸引幼儿参加活动,又能激发幼儿继续活动的兴趣,从实际出发,根据幼儿的不同发展状况,制定不同的游戏目标,提供不同层次的材料,使每个幼儿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比如在“小小设计师”游戏中学习印画这一技能时,刚开始让幼儿用棉签、手指印画,在掌握印的技巧之后我们又添加了一些材料,如瓶盖、小型木制积木等,并引导幼儿“一物多用”或者材料交替使用着创作印画:用瓶盖做小鱼的眼睛,椭圆形积木可以做小鱼的身体。这样,不但再次激发了幼儿对印画的兴趣,而且他们开始在周围寻找另外一些适当的材料玩“印画”游戏,创造能力也越来越强了。

经过这段时间的不断探索与改进,幼儿活动时的兴趣变得非常浓厚,动手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今后,我将继续丰富已有游戏内容,结合主题活动,生成一些新的区域内容,争取让幼儿在游戏中受益更多。

上一篇:中学物理教学新课引入方法及其案例设计 下一篇:基于高校体育教师共享的可行性研究